落地了!

落地了!

00:00
03:15

昨晚美国CPI数据出炉,靴子终于落地了。

数据显示,3月CPI同比+3.5%,为2023年9月以来最高水平,高于市场预期的3.4%,核心CPI同比+3.8%,同样超出预期的3.7%。

主要是因为汽油和房价上涨,导致通Z连续三个月超预期,强化了美联储在降息方面的谨慎态度。

数据出炉后,6月降息的概率几乎消失殆尽,首次降息时间甚至推至11月,市场预期年内仅降息两次。

资本市场反应也不小,美国十年期美债收益率上破4.5%,创出年内新高,此外美股指、金价短线跳水。

假设4-5月的CPI一直高烧不退,那么黄金被继续推向高位的可能性就更大了,所以小震荡不会影响大趋势。

降不降息这点破事折腾一年多了,确实烦,但其实本质上变化并不大,无非就是降息延后,年内少降点,但终局不会变。

另外还有一个事情,耶伦老太太刚刚从我们这边走掉,国际三大评级机构惠誉将我国信用评级展望由稳定调整为负面,真的就是居心叵测。

降低评级展望会增加在全球市场的融资成本,信用评级低,借钱自然难。短期来说影响最大的就是外资了,但是昨天港股不跌反涨,说明外围的情绪面其实没有那么差。

但内资昨天先撤为敬,净流出超过200亿。

国内补贴中游的经济政策,也带来了上游需求的旺盛。这么看来,我们这几年其实是跟欧美一起“放水”,拖住了上游的需求。

七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积极发展碳中和债和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

国内补贴中游的经济政策,也带来了上游需求的旺盛。这么看来,我们这几年其实是跟欧美一起“放水”,拖住了上游的需求。

而如今,如果欧美因为中短需求不好,经济数据下滑而进入降息周期,对于资源股的前两个逻辑是颠覆性的,很可能出现降息但是资源股不涨的情况。

这会跟很多人的认知产生冲突,降息不应该涨吗?但从第一性原理的角度看,降息是因为需求不行导致的经济数据不好,需求才是最重要的变量。

如果今年是全球开始降息的年份,那过去四年的大级别的宏大叙事逻辑,很可能都会改写。

过去几年内遭遇了打压的成长类资产,会迎来一个长周期的春天。

消费基金:今天早晨国内也公布了CPI数据,2024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1%,上个月是0.7%,确实没有进入负通胀,但是这一个月降的有点快。

消费还是没有怎么起来,今天先保持定投。

科技基金:今天芯片小幅度的反弹上涨,定投日保持定投即可。

周期基金:今天猪肉小幅度的回调,可以适当的进行补仓。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