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电动自行车“围堵”在地铁站周边|城市体验官

共享单车、电动自行车“围堵”在地铁站周边|城市体验官

00:00
13:22

随着春暖花开,骑车出行渐渐“升温”,但随之而来的自行车乱停放,甚至影响局部出行环境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北京市交通运行监测调度中心的数据显示,今年4月1日至4月7日,工作日共享单车日均骑行量较前一周小幅增长至334万人次,环比增长9%。

北京市交通委的另一项数据显示,2022年,北京中心城慢行出行比例已达49%,其中自行车出行比例达到17.3%。

高出行量和停放设施不匹配,高峰期共享单车调度无法满足需求……连日来,新京报记者探访北京多个区域发现,地铁站周边成为乱停车“重灾区”,有车骑,也要有合理的地方停,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地点:10号线西钓鱼台站

自行车绵延两百多米,挤占人行步道

4月1日上午,记者来到地铁10号线西钓鱼台站,由于该站毗邻京密引水渠和万寿路,车站周边空间资源紧缺,早高峰后自行车就挤满了出入口外狭长的人行步道,绵延两百多米,车辆都是紧贴着停放,几乎没有什么空隙。

记者统计后发现,仅C口一处,停放的自行车就在600辆以上,周边步道被压缩、更显局促,剩下可供人通行的空间已是捉襟见肘,勉强能满足两人擦肩而过,不少自行车甚至停到了马路中的机非隔离带上。

李女士在西钓鱼台站乘地铁出行有近5年时间,她说,从她最初在这里坐地铁通勤到现在,站外的环境一直就是这样,“只是说现在早上有人员管理以后,秩序稍微得到了规范,地面画了停车标线,不至于把步道彻底堵死。不过来晚了肯定就只能把车停在远处再走过来,不然插空停也没有位置。”

其实,不仅是10号线,在城市中心区域内的1号线、2号线、4号线、5号线等线路的相关站点,缺少自行车停放空间的问题,同样十分普遍。

地点:昌平线沙河站

原有停车区域已饱和,周边停车场尚有可用空间

一些设有固定停车设施的地铁站,也在遭受着停车之困。地铁昌平线沙河站曾专门清理闲置区域,增加停车设施供非机动车停放。但如今,非机动车出行增加,尤其是电动自行车出行量明显增加,上班族来晚了,车辆都无处可停。

2023年的数据显示,沙河站全天的进出站量约10万人,光早高峰7点到9点之间的两个小时,进站量就接近3万人。

在地铁站东侧,马路两边的非机动车道、人行步道内并排停满了车,往来的行人、自行车、机动车都挤到了机动车道。地铁口外,仅留下一条不到两米宽的通道供乘客出入。

除了没地儿停车,有时候市民停放的车辆还会被挪离原来的位置。4月2日下午,一位小伙子在沙河站B1口外的车堆里扒拉了十多分钟,终于寻找到了自己的自行车,而这一位置与他此先停放的位置相距十余米。经过好一番折腾,他才从层层叠叠的包围中将自行车“拽”了出来。

记者注意到,早在2021年,沙河镇就针对沙河站周边自行车停放乱象开展过整治行动。当时,除了加大对乱停放车辆的清理力度,也充分利用地铁站周边闲置地块,对非机动车停放区进行扩容,满足乘客停车需求。通过清理该地铁站桥下空间区域,新增停车区域面积约3000平方米,可停放非机动车约4000辆。

不过,这些新开辟出来的空间并不足以满足市民的停车需求。多位经常在沙河站乘坐地铁的市民向记者表示,这几年来,沙河站周边的自行车停放环境还是这么乱。

“骑车来沙河站坐地铁,最幸福的事情就是早上来了有近一点的地方停车,晚上走的时候,电动自行车没有被别人堵在里面。”一位常在沙河站坐地铁的乘客这样调侃道。

不过,沙河站外并非没有空间可供利用。在B2口旁,就有一处能容纳近百辆机动车的停车场,记者探访当日,停车场内至少还有50%以上的空余车位。这里距离地铁站的直线距离不过50米,但这处停车场并不向自行车开放,在停车场的收费公示牌下方明确注明了“非机动车禁止入内”。

地点:13号线龙泽站

改变与问题并存,立体停车架利用率有待提升

记者注意到,给地铁站外的自行车腾空间、找地儿停,一直是相关部门、地区的重要工作内容。属地通过“一站一策”的办法,组织专业规划单位拟订方案、研判供需情况,增设停放区。一些地铁站为了避免自行车、电动车无序停放堵塞通道,还在站前广场上加装了密集的阻车桩,限制车辆违规停放,给行人留足通行空间。

在昌平区,从几年前开始,地铁13号线龙泽站外就增设了自行车立体停车架,可以实现上下两排错层停放。

4月2日下午,记者在龙泽站外看到,站前广场上停满了七八排密密麻麻的自行车、电动车,几个立体停车架都在使用当中,有市民正熟练地通过立体停车架存取车辆。

需要肯定的是,加装立体停车架后,理论上单位面积内能存放的自行车数量确实有所提升,现场也有工作人员负责对立体停车架进行管理和维护。

但是,在一些立体停车架上,由于存在“僵尸自行车”占位、部分自行车停放不规范等问题,导致立体停车架未能充分利用,尚有近一半的车位空余。同时,由于很多通勤者是骑行电动车接驳地铁,这些只能供人力自行车使用的停车架则派不上用场,很多电动车依旧停到了非机动车道内,阻碍人员、车辆的正常通行。

地点:19号线新发地站

利用已拆迁区域,增设2000平方米临时停车场

地铁19号线是近年来北京新开通的一条南北向快线,为大兴、丰台等地区居民通勤提供了便利,但是在一些地铁站周边,乘客停放的自行车、电动车数量庞大且秩序混乱,给市民出行带来了困扰。

比如新发地站,该站位于新发地北桥东侧,京开路与南苑西路交叉路口处,是新发地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人车流量较大。不少周边居民都会采用非机动车代步到此换乘地铁的方式通勤出行,但原先设置的非机动车停车场位置紧张,难以满足需求。

地铁19号线开通以来,新发地站周边许多居民会采用非机动车代步至此换乘地铁的方式通勤出行。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记者了解到,为改善新发地地铁站周边环境秩序,做好交通疏导,今年3月丰台区花乡街道、新发地村几经勘察,最终决定根据需求在地铁站东北侧已拆迁区域增设一处2000平方米的非机动车临时停车场,同时对原停车场进行规划管理。

4月7日,记者在新发地站B口外看到,虽然车辆依旧停放得满满当当,但由于加装了导向标志、指示标牌,并设置隔离栏杆,人行道与停车区域已实现分隔,停放秩序差、停车位紧张等问题得到有效改善。

记者在探访时发现,北京一些自行车停放需求基本能得到满足的地铁站,几乎都有“规划先行”的特征,将轨道站点、自行车停放空间、街区规划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事先预留较为充足的自行车位,并对未来的停车需求增长情况进行预判。

比如地铁14号线和15号线的换乘站望京站,虽然这也是一座大客流车站,但由于在规划设计时就为自行车停放预留了充足空间,这里的停车环境和秩序都要好很多,几乎每个出入口外都有一些剩余的停车位。

记者注意到,望京站就位于望京文化体育公园之内。据了解,该公园在地铁建设时曾被暂时征用,地铁建成后,望京街道立即进行公园还建。2019年底重新开园后,不仅为辖区居民提供了一处健身休闲的好去处,还在地铁站外留足了自行车停放空间、搭建了停车棚。同时,人行步道上也施划了共享单车的专用停车区,实现不同种类车辆的分类停放。

■ 追问

优化非机动车停车设施供给写入2024年北京交通综合治理计划

记者在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查询发现,目前,北京在非机动车停车位方面有一项地方标准《城市道路空间非机动车停车设施设置规范》。其中多项内容显示了对非机动车停放问题的重视,比如“非机动车停车设施应优先于机动车停车设施设置”,但并没有规定公共建筑、交通场站、商场、医院、学校等区域周边应该按照不同类别配备相应比例的非机动车停放空间。

对于地铁站周边如何设置非机动车停车设施,该地方标准中有一些简单的操作指引和标准。比如,非机动车接驳设施无法满足停放需求的情况下,可在城市道路空间设置非机动车停车设施;轨道交通车站、公交枢纽出入口周边空间不足的,宜在50米至100米范围内因地制宜利用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优先设置非机动车停车设施。

不过,征求意见阶段曾被列入的一项“机动车位给自行车位腾空间”的内容,在最终实施的标准中被删去。当时的征求意见稿表述为:交通枢纽、轨道交通车站出入口周边空间不足的,应首先取消两侧50米至100米范围内路内机动车停车位,设置非机动车停车设施。

记者注意到,今年,北京市仍在推进解决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的自行车停放难题。

在2024年北京市交通综合治理行动计划中,北京市交通委明确提出将优化非机动车停放设施供给。研究制定非机动车停车指导意见,编制非机动车停车设施专项规划。优化城市道路与路外公共空间非机动车停放区设置,继续推动轨道交通站点和大客流公交站点周边非机动车停放秩序整治。合理规划地铁车站、居住小区周边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停车位,提高接驳轨道便利性。增加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停放设施供给,车位比达到1:1。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