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姑子,陪嫂子回了一趟她娘家,差点吓破了胆

我是小姑子,陪嫂子回了一趟她娘家,差点吓破了胆

00:00
14:36

上一集:我刚结婚没几天,嫂子就把我当仇人,只因婆婆的一个决定

历史专辑可看。

前情回顾:

穆尚景取出带“景”字的那块,戴在宋如安脖子上。

然后又拿出带“安”字的那块,示意宋如安帮他别在腰间。

这个老男人,还挺浪漫,宋如安心里甜丝丝的。

第二日,穆尚景一直把宋如安他们送出城。还是在宋如安的催促下,他才返回去。

往后,有很长一段时间,他都在后悔,为什么不亲自陪着宋如安一起去。

1

去的时候,宋如安她们是走的水路,船在江中行,两岸青山延绵不断,真真是风景如画。

一路上,宋如安心情都很好。这也是她穿过来后的第一场旅行,虽然是以探亲的名义。但是能够走出来,见见各地的风土人情,她还是很愉悦的。

和她一样愉悦的,还有穆尚宁。如果这次不是陪着宋如安去见外祖母,她可能这辈子都得待在盛都城。

外面的一切对她们来说,都是新鲜的,有趣的。

陆清妍先前去盛都,算是已经出过一趟远门了,相比她们,镇定很多。

一路上看看风景,吃吃喝喝,睡睡觉,三日后,船到了越州。

这里空气湿润,处处是小桥流水。宋如安在现代就喜欢江南。在这个朝代的南方,和我们现代的江南景致如出一辙。她的心情大好。

一行人上了岸,又坐了大半日马车,才到越州的都城。

陆家在城里有很大的园子,不算小。里面有假山,郁郁葱葱的树木,亭台楼阁,小桥池塘。人穿行在园子里,景致层层铺开,美的恰到好处。

宋如安边走边在心底感叹,看来陆家还是有些实力的。

两个舅舅和舅妈,先是带宋如安去见外祖母。陆老夫人虽然两鬓斑白,但是看得出来,她年轻时肯定是个绝世芳华的大美人。

也许是天生的血缘关系,宋如安一见到她就觉得亲切。她扑在陆老夫人怀里,亲热地叫外祖母。

祖孙俩抱着,默默地流了好一会子泪,周围的人看得也是鼻子一酸。

宋如安又给陆老夫人介绍了穆尚宁,老夫人说她是贵客,吩咐儿子媳妇定要好好招待。

2

晚上是接风宴,菜式都非常精致,宋如安吃了不少。饭后,她又陪着陆老夫人聊了一会子天。

她这才知道,原来自己的外祖父曾经在盛都做官。后来因为被同僚牵连,一气之下,辞官,陪着外祖母去了她的老家越州。

外祖母家是经商的,开点心铺子,就她一个女儿。她父亲去世前,把手艺都传给了她。后来外祖母又传给了两个儿子。

这些年,他们的糕点铺子,在越州越做越大,甚至在整个盛都开了不少连锁铺子。

大表哥陆永平,是大舅的儿子,他从小对做点心和经商有兴趣,如今开始接手家里的产业。

二表哥陆永安年少聪慧,爱读书,所以他的人生规划就是做官。

陆清妍是大舅的女儿,因为是唯一的女孩,家人都宠爱她,又不用背负太多,所以她活得肆意快活。

晚上,热闹散去,宋如安在园子里看月亮。

她突然叹了口气。翠竹好奇地问:“姑娘,如今你的心愿已达成,这又是为何?”

宋如安坐在廊下,清风徐来,带着丝丝花香。她有些伤感地说:“我只是想起了母亲。”

虽然现在的宋如安没有过去的记忆,也不知道母亲长什么样,但是她还是为她惋惜。

如果她不嫁给宋宁海,不远离越州,应该就不会早逝吧。也许会嫁一个不错的,对她温柔的男子,两人白头偕老,闲时回家看看父母。

不过,那样就不会有宋如安了。

当然,更不会有现在这个全新的宋如安任何事儿了。

看来,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3

第二日,陆清妍陪宋如安和穆尚宁逛越州城。逛到中午,她带她们去听风楼吃特色的越州菜。

一行人刚坐下,就见旁边的店小二怒气冲冲地指着一个男人嚷着:“没带银子,你来用什么饭?”

宋如安抬眸望去,只见那男子一身青色长袍,五官轮廓深邃而英挺,颇有风神。

男子试图同店小二商量:“你且先让我走,一个时辰内,我会让小厮把钱送起来。”

店小二大概是心情不好,依旧不依不饶的,男子面上有些恼,但是也无可奈何。

凭直觉,宋如安觉得这男子有些来头。她笑着走过去:“多少银子,我替这位公子出了。”

“5两。”店小二鄙夷地看了男子一眼。

宋如安让翠竹拿出银子,给了店小二。

男子赶紧给宋如安拱手道谢:“多谢姑娘。”

宋如安不在意地摆摆手:“举手之劳。”

“请问姑娘是哪个府上的,哈桑回去,必让小厮把银钱送到。”男子追问。

“哈桑?”宋如安重复了一遍他的名字,怪不得他的长相,不像是越州人,口音也不像。

男子眸中染了些许笑意:“是的,哈桑来自西域,是生意人。今日出门匆忙,忘带钱袋,幸得姑娘解围。”

宋如安心想,怪不得名字这么与众不同。

哈桑一再坚持要还宋如安钱,宋如安说告诉他:不必了,就当是她这个朋友请他的。

男子最终只能无奈地笑着离开。但是他却记住了宋如安。

哈桑今日特意不让护卫跟着,想着自己独自出来逛逛,没想到竟然出糗了。

走出听风楼,他眯着眸子回头看了一眼楼上。这个替他付账的姑娘,有些意思。

宋如安回到座位上,穆尚宁赶紧给她拿了一块点心:“嫂嫂,你人真好。”

“多行善事,肯定没错。”宋如安笑着回道。

几个人都赞同地点点头。

本来宋如安以为和哈桑的相遇,只是她生命中行善的一个小插曲。

她压根没想到,往后他们还会再见。但是,往后的见面,更加证明了,宋如安一直秉持的,多行善事,结善缘,肯定没错。

4

盛都城,同一时间,静和公主带着赵锦绣和宋如媚到了醉香楼。

落座后,静和公主好奇地问:“最近怎么没见到那几个人?”

赵锦绣饮了一口茶说:“我这边派去打探消息的人说,宋如安前几日就去了越州省亲。”

静和公主扣着几案,一下一下,眸光里透露出一丝狠毒:“是吗?我正愁找不到机会。如今这机会不就来了。”

赵锦绣一想也是,在外面动手,比在盛都城好多了,并且可以悄无声息。

宋如媚面上一喜。

剩下的事儿,静和公主说让她们不必担忧,她会找人去安排的。

宋如安在越州呆了半个月,每隔三日都会受到穆尚景的信。每封信的最后,他都会问:娘子,何时归?

看到她的第5封信,宋如安摇头失笑,这个老男人真的是……

这次出门,宋如安每日是见缝插针地写话本,可惜进展有些缓慢。想着她答应书坊老板,四月要交一本话本。

这都四月了,话本才写了不到一半。宋如安有些焦急。

不过,令她稍加心安的是,这次出门她收集了很多话本素材,有些是在茶馆听到的,有些是在酒楼听到的。

在陆宅住到第20日,宋如安向外祖母和舅舅舅妈辞行。陆老夫人倒是能理解,毕竟宋如安刚新婚。再者,她已经见过外孙女了,此生无憾。

陆老夫人让人给宋如安准备了满满两大车礼物,着人送到盛都。

来的时候是水路,回去的时候,宋如安想看别样的风景,选择了陆路。

好在有穆河在,吃住他都安排的明明白白的,不用宋如安操心。

陆清妍是个待不住的,她也想念盛都得朋友们了,就闹着和宋如安一起回去。

5

回程的第二日晚上,他们刚过越州地界,到楚州。

白日里行路,大家都有些累了。

安歇后,很快大家都睡着了。宋如安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晚膳吃多了,心里闷闷的,堵得慌。

夜半,她实在是睡不着,就坐起来,准备去院子里消消食。

却突然看到一个黑影闪过窗子,宋如安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她悄悄打开门,走廊上很安静,没人呀,难道是自己的错觉?

想着,穆河他们就在对面房间,宋如安又心安不少。她披着衣服,准备下楼。

这时候只听见外面有人喊:走水了!走水了!

宋如安赶紧回身,准备去敲穆河的房门。穆河十分警觉,他已经带着人走出来了。

看到宋如安,他说:“夫人,你先带她们下楼,我带人去看看。”

说着,他就带着身边的两个护卫匆匆而去。

宋如安转身,准备去叫陆清妍她们。

谁知道,背后有人劈了她一掌。晕过去之前,宋如安想,真是大意了,没想到会轮到自己中招。

这一晚上,翠竹是守在外间的。听着外面的呼喊声,她赶紧去里间,准备叫宋如安。

却见床上只剩下被子,翠竹说不出来的恐慌。

她赶紧去敲隔壁的门,穆尚宁和陆清妍住一个屋,此时她们也醒来了,正手忙脚乱地穿衣服。

丫鬟开门,翠竹问:“我家姑娘是在你们这里吗?”

丫鬟一脸懵。

翠竹又惊又慌叫:穆河。

正巧穆河赶回来。刚才他带人下去查看,是客栈西侧偏房起火了,离他们还有点距离。

见到他,翠竹赶紧扑上去,带着哭腔说:“姑娘,不见了。”

穆河一拍脑袋,方才是自己大意了,中了别人的计。

6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先让一旁的两个护卫先带其他人下楼。

他又去宋如安的房间查看了一圈,没人,也没线索。

他又院子周围查看,还是没人。

只是,穆河没留意到,其中的一辆不起眼的马车上,有两个黑衣男子。男子时刻留意着他的一举一动。

一刻钟后,见穆河骑马飞速离开客栈,为首的男子笑着说:咱们也可以离开了。

宋如安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是在行驶的马车上,手脚被捆绑着。身边还坐着两个男子,她悄悄地睁眼打量着他们。

好在,此刻,天已经亮了,帘子里透露进来些许光。看他们身着黑衣,宋如安明了,她是被他们绑了。

只是,她来到这里后,大多数时间都宅在家里写话本,和人无冤无仇的,会是谁呢?还是纯粹地劫财劫色?

突然她心思一动,难道是她们?

宋如安越想越有可能。

她仔细回想了昨晚的细节,发现有人是故意引开穆河,好对她们下手。

只是,不知道穆尚宁和陆清妍如何了。想到这里,她心急如焚。

不过,她不敢再睁眼了,怕被发现。

这时,左边那个男子摸了一把宋如安的脸蛋:“哥,你还别说,这姑娘真是绝色。说实话,我还真舍不得要她的性命。如果能换些银钱,咱们的日子也能好过一些。”

另一人点头:“也是,咱们本来就是为了钱。我有个兄弟在黑风寨,听说那大当家的,最近在寻找貌美的压寨夫人。你说,咱们把她送到那黑风寨,是不是能再赚一笔?”

说完,两人对视一眼,哈哈大笑。

未完待续……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