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保局:去年跨省住院直接结算率超80%,未出台“单次住院不超过15天”等规定

国家医保局:去年跨省住院直接结算率超80%,未出台“单次住院不超过15天”等规定

00:00
05:35

红星资本局4月11日消息,今日,国家医保局召开2024年上半年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强调,医保部门推行DRG/DIP支付方式改革的目的绝不是简单“控费”,同时,国家医保部门从未出台“单次住院不超过15天”之类的限制性规定。

2023年跨省住院直接结算率超过80%

发布会上,有关负责人表示,2023年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一是跨省联网定点医药机构突破50万家,达到55.04万家,比2022年底增长了68.37%。二是全年住院跨省直接结算人次突破千万,达到1125.48万人次,比2022年增加557万人次,增长近1倍。目前初步测算,2023年跨省住院直接结算率超过80%,提前两年完成十四五目标。三是全年门诊跨省直接结算人次突破一个亿,达到1.18亿人次,比2022年增加8542万人次,增长2.63倍。其中,已经开通跨省直接结算的5种门诊慢特病结算331万人次,减少垫付33.52亿元。

今年前两个月报销谈判药品近4000万人次

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司长黄心宇介绍,2024年1月和2月,国家医保基金为医保药品目录内的397个协议期内的谈判药品支付费用达154.5亿元,报销谈判药品近4000万人次。

“国家医保局通过谈判等措施,引导医保药品目录内的药品价格回归合理,通过医保报销大幅减轻患者负担。”黄心宇举例,临床上用于治疗心衰和高血压的药品沙库巴曲缬沙坦片,进入医保目录前,患者每天费用约为70元;如今医保报销后,患者每天的个人负担不到5元。2024年1月和2月,仅该药品就有超过500万人次从中获益。

“大多数患者在医院使用的药品都纳入到了医保目录范围。”黄心宇说,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公立医院采购的药品中属于医保目录范围内的品种占比已超过90%。

医保部门从未出台“单次住院不超过15天”等规定

据介绍,国家医保部门从未出台“单次住院不超过15天”之类的限制性规定,对少数医疗机构将医保支付标准的“均值”变“限额”、以“医保额度到了”的理由强行要求患者出院、转院或自费住院的情况,国家医保局坚决反对并欢迎群众向当地医保部门举报,将对相应医疗机构予以严肃处理。

9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国产仿制药占96%

医药集中带量采购已经实施5年,发布会上,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已开展的9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有1600多个产品中选,其中国产仿制药占96%,国内用药格局逐渐回归国际经验和药品本身价值规律,最终让群众受益。

全国超九成统筹地区已开展支付方式改革

在发布会上,有关负责人介绍,国家医保局成立以后,先后启动DRG和DIP支付方式国家试点,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到2023年底,全国超九成统筹地区已经开展DRG/DIP支付方式改革,改革地区住院医保基金按项目付费占比下降到四分之一左右。通过改革,医保支付结算更加科学合理,在老百姓负担减轻、基金高效使用、医疗机构行为规范等方面都取得积极效果。

今年将增加3-5种“门慢特”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据介绍,现有糖尿病、高血压等5种门诊慢特病已经覆盖大部分患者群体和费用,今年国家医保局将进一步扩大跨省联网定点医院的范围,推动各地有能力开展门诊慢特病诊疗的定点医院应上尽上,让门诊慢特病患者异地就医结算更方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门诊慢特病病种范围,增加3-5种覆盖人群多、药物治疗为主、待遇差异小的门诊慢特病病种,让更多的门诊慢特病患者能享受异地直接结算。

编辑 肖子琦 综合自财联社、北京日报、中新经纬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东方独车

    说这些直结算成绩突出,增长迅猛,看来平时一些地方搞得限制“均值变限额”问题,并没在国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