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科技遇见传统文化”主题活动在中国科学院大学举办。现场有以非遗为主题的集市,以及学生们摆出来的科技小摊儿。
来自集成电路学院的解同学,和同学们将芯片实体物还有芯片原理结构图摆在摊位上。他面前,有一张酷似光盘大小的物体,上面贴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正方体。他向参观者介绍,那一块块小正方形,是芯片,每一张小芯片里都记录着海量数据信息。在他手边,有几张芯片原理图,像迷宫一样精密复杂的图案。他告诉参观者,早期的原理图都是科学家用手画的,而现在这项工作由计算机代替。
现场有不少家长和小孩参观,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同学们摆出的科技小摊儿吸引了他们的注意。一台地月运行演示仪周围站满了观众。比起广被人们熟知的地球仪,很少有人知道被称为“三球仪”的月地运行仪。这是一种由三个小球和机械联动装置组成的仪器,用以演示太阳、地球和月亮的运行关系。
除了学生们摆出的科技小摊儿外,还有民间非遗人士展出了榫卯、造纸术、风筝、沙漏计时器等非遗工艺品。来自东城区的风筝制作人杨惠,展出了以雨燕、金雕、游隼等禽类为图案的风筝。她展示了北京民间的“室内盘筝”玩法,即人握着连着风筝线的小棒,顺着室内的气流,让风筝在室内来回滑翔。这种玩法,引起围观学生们的惊叹。
集成电路学院的一位教师告诉记者,学院每周都有学生走出校门,去北京市的中小学去做科普;每年学校都举办多场这种科技小摊儿,让中小学生们走进国科大,和本校学生一起交流科学。
雁栖镇副镇长王宇表示,“‘遇见’系列活动是雁栖、北房、怀北等镇共同服务科学城,打造的一项系列品牌活动,先后成功举办科技遇见美好生活、科技遇见村咖等20余场次。今年还将推出‘科技遇见美好生活’之神堂峪三十年再出发、搭建‘雁栖大脑’智慧服务平台等,为打造科学家的‘一生之城’贡献雁栖力量。”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