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冯战争:套路高手阎锡山,如何不声不响,套路蒋介石、冯玉祥?

蒋冯战争:套路高手阎锡山,如何不声不响,套路蒋介石、冯玉祥?

00:00
24:13

蒋冯战争:套路高手阎锡山,如何不声不响,套路蒋介石、冯玉祥?

作者:棠棣之华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常棣tandy

早在1929年5月22日,阎锡山就致电冯玉祥,劝其“解除兵柄,还之中央,同适异国”。

冯正在焦头烂额之际,接阎电正好有了台阶可下,于是即刻复电:

“既承指示、极愿即日下野,或息影山中,或遨游海外,则介公之怒可以稍息,我弟之苦心亦可稍慰,然回首前尘,固不胜其怅触万端矣。此后办法,伫候明教。”

1、冯玉祥的以退为进

阎锡山接到冯复电后,再次表示愿意与之同游海外,并恳切促冯“一面通电宣布即日下野,一面偕同嫂夫人命驾来晋,以便早日放洋”。

阎还致电国民党中央常委会,声言与冯共同辞职同游。

是月27日,冯通电全国表示下野。

同日,谭延闿致电冯部将领曰:“冯玉祥背叛党国,中央已严重处理”。“

冯玉祥一面通电下野,另一面派遣邓哲煦、曹浩森赴晋与阎锡山联系,将冯希望联手反蒋的意见转告。

5月28日,阎回电冯,略曰:

“承允携手同游,欣幸何极……务请吾兄断然决然即日命驾莅晋,以便及早偕游。”

这时,冯部纷纷倒戈,马鸿逵、万选才、刘茂恩、田金凯等致电拥蒋反冯。

蒋介石致电阎锡山说:

如冯玉祥出洋“无论其道出晋沪,我二人皆可为其保障安全,即弟亦愿随其出国,以全吾兄三人之始终”。

接到蒋电的第二天,阎锡山即从五台老家携眷返回太原,同时电告蒋介石自己准备亲自到运城迎接冯入晋。

次日,阎锡山抵达运城,遂派朱绶光、贾景德赴华阴接冯玉祥。

6月4日,冯玉祥见到朱、贾二人后,即回电阎表示不愿入晋。

是月6日,朱绶光、贾景德只好与冯玉祥代表曹浩森由华阴返回运城。

同一天,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刘芦隐对记者宣称,中央讨冯绝非内争,乃政府处理“叛将”,中央讨冯为既定政策,当然无变更之理;冯最近有下野通电,并非真诚,不过缓兵之计。

2、阎锡山劝冯玉祥出洋

6月7日,阎锡山再次接到蒋介石电,称冯玉祥如决心出洋,必可保障其安全。

阎将蒋电出示给冯玉祥的代表曹浩森、邓哲煦二人,曹、邓遂返华阴复命。当天,阎锡山又接到何成浚电报,言蒋介石有致阎亲笔信由唐生智赴晋面交。

在太原,阎锡山会见唐、何二人,唐转交蒋介石促阎对冯用兵函。阎仍然主张和平处理,并表示对冯用兵,应以冯的去留为转移,去则罢兵,留则讨伐。

这段时间,冯玉祥四面楚歌,旧部方振武、程希贤、席液池倒戈,刘湘、刘文辉、邓锡侯、田颂尧等川军高级将领,以及甘宁青三省联军马仲英、马廷贤等纷纷通电反冯。

井岳秀致电国民政府曰:冯军假道陕境,业经电拒。

是月10日,阎锡山、唐生智、何成浚,联名致电蒋介石商量冯玉祥处理问题,蒋复电只要冯到运城出洋,中央不失威信,可不事苛求,其军队本系国家之军队,自无不可设法安置,否则为保持威信计,不能不按照原计划积极讨伐。

同日,阎锡山再电冯玉祥,以人格担保只要冯出洋保障其安全,并称:“弭战祸,全始终,端在我兄最后之一诺也。”

阎还致电北平行营,谓韩复榘、石友三服从中央确系诚意,“地方谣言不值一笑,敝处当随时辟之”。

3、成功的“说客”

翌日,蒋介石召集朱培德、陈仪、方振武、刘峙、杨杰等,商讨继续对冯用兵和西北军反正各部出路问题。

与会将领一致认为冯毫无出洋之意,须进一步部署兵力。

吴稚晖致电冯劝其“尽释兵柄,翩然远游”。称阎邀冯去国之意在“冀先生另换一负担,望自任以工业之重,为伟大开山之人物”。

同一天,韩复榘、方振武、唐生智各部分别进驻洛阳、周家口、开封、兰封、商丘等地,继续向冯施压。

无奈之下,冯只得再遣曹浩森、邓哲煦二人赴晋“前往请教,至祈惠予接纳”。

冯还宣称“数十万军队,若不急图所以解决之者,恐非国家之福”。

6月12日,阎锡山、何成浚、唐生智等,在太原商议对冯问题善后办法:

(1)冯服从中央,于10日内外游;

(2)国民政府在冯出游时取消通缉令;

(3)冯之军队暂归阎指挥,由中央改编;

(4)冯的部下一俟时局安定,改由中央重新任命。

蒋介石并未善罢甘休,召见马鸿逵,面示讨冯计划。

同一天,冯部将领曹福林所部集中漯河,表示听从中央指挥。新疆省政府主席金树仁、晋军傅作义分别就任“讨逆军”第十八路、第十六路总指挥。

国民政府对韩复榘提出3个安排任其选择:

(1)韩任军政部部长,所部另由其部将领代为指挥讨逆;(2)韩部调赴山东,任讨逆后方事宜;(3)率部西进,肃清冯军。

6月14日,冯玉祥的代表邓哲煦、曹浩森、丁春膏等,在太原与阎锡山晤谈冯出洋条件和保障问题,并递交冯亲笔信。

信中,冯一再表示对阎的劝告完全容纳,对中央绝无抵抗之意,放弃河南就是证明。冯还谈到所部欠饷问题非空谈能解决的,“望吾弟转陈

介公得一切实办法”。

阎把冯信交唐生智、何成浚看,认为冯不无诚意,3人商议3个办法分别致电南京、华阴。

(1)冯须在最短时间内实行出洋,沿途保障安全;

(2)各路军队暂在原驻防地停止军事行动,听候解决;

(3)冯部欠饷由中央尽先筹拨,但冯部须听中央调遣。

此时,同盟会元老、阎锡山的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同学李书城也在太原,因与冯玉祥有私交,听说冯不愿来晋,遂毛遂自荐,搭上孙楚为他配备的专车,南渡黄河,面见冯玉祥。

冯已焦头烂额,所以见到李书城非常高兴,两人遂进内室,密谈良久。

冯被李一席话说动了,遂决定赴晋面见阎锡山。

4、走投无路的冯玉祥

6月15日,冯玉祥致电阎锡山,谓:“前言既出,决不反讦,日内总可见信于吾弟。”

同日,李书城也自华阴致电阎,称冯出洋通电已起草,又称刘郁芬、宋哲元、吉鸿昌等均商定一俟冯出国既通电拥护中央。

这时,冯部张维玺通电反冯,并请何应钦大军速进。冯部田金凯率2万人离开潼关,向何应钦输诚。

同一天,阎锡山电示张荫梧:

“以促成和平统一为职志,第一步采取和平办法,如无效再秉承中央,对中央绝对服从。如冯不走,中央无论如何处置无不听命。”

但是蒋介石并没有放过冯玉祥。

6月17日,蒋下达讨逆作战第一期作战计划。

该计划规定:

以河北、山西为北路军,阎锡山为总司令;以唐生智第五路军及方振武第六路军和在粤鄂各军为南路军,蒋介石自兼总司令,主力先从河南东、南两个方向,形成合围态势,压迫冯部至郑州以西地区;北路军乘机由晋南出清化、济源、陕州各道渡口与陇海线各军协取虎牢关、洛阳等地,最后在潼关以东地区将敌包围而歼之。

各军均于当月20日开始运动,限月底(31日)集中完毕。

计划还确定:

以晋军(第三集团军)步兵2个师、骑兵1个师编为北路军挺进军,由包头进取宁夏;以四川邓锡侯、田颂尧两部,编为南路军挺进军,由汉中威胁西安,断敌归路;总预备队为第三、第五、第六、第七、第四十七、第十八、第四十九、第五十各师。

为了进一步拉拢韩复榘、石友三,蒋介石接见了韩、石代表唐邦植等谈河南及西北军问题,同时明令韩部调防鲁西、石部调防皖北,原驻防地分由唐生智、方振武填防。

正在紧锣密鼓之际,历为冯玉祥股肱的张之江,居然通过蒋介石代表关树人,表达希望冯早日出洋之意。孙良诚则派遣交际处处长,拜访韩复榘,面交致韩亲笔信,略称:“破坏交通,百身莫赎,留此余身,图报党国。”

冯玉祥走投无路,只得于6月18日再度致电阎锡山:

“内人携小女,昨由长安取道华阴,预定今日再到运城,兄于明日或后日亦可到运,把晤在即,欣慰何似,特电奉闻。”

阎接冯电后即复,言已派遣朱绶光参谋长等“先往负弩,晋垣行馆早已备齐,弟亦即前往迎迓”。

冯玉祥的部属十分担心冯玉祥,落入蒋或阎的圈套,纷纷劝阻冯入晋。冯召集所部解释了不得不出洋的苦衷,并交代总司令职由石敬亭代理,陕西、甘肃仍交宋哲元、刘郁芬、门致中等负责,又令鹿钟麟与国民政府接洽一切事务。

5、冯玉祥暂避山西

6月19日清晨,冯玉祥携妻女并李书城及随员20余人,启程渡黄河赴晋,是月21日抵达运城,朱绶光等在此迎候。

同日,蒋介石突遣熊式辉造访太原,面交蒋致阎亲笔信,恳切希望阎不要与冯一起出洋,打消去意。

得知冯已抵达运城,蒋介石即邀胡汉民、谭延闿、戴季陶等商定,命军政部筹300万元作为冯出洋旅费和支付西北军欠饷,并电阎锡山先垫付,面交冯。国民政府委阎为西北宣慰使。

6月22日,蒋介石电约阎锡山在北平会晤。翌日,蒋携宋美龄、吴稚晖、赵戴文、孔祥熙、陈布雷、周佛海等离开南京北上。

6月24日,冯玉祥离开运城北上,晚8时,抵介休。

阎锡山抱病专程至介休迎候,当晚二人作彻夜晤谈。

第二天早上7时,阎、冯二人同车赴并,上午11时左右抵达太原新南门外,商震、熊式辉、贾景德等早在此恭候,众人携手同至省府东花园。

当晚,阎锡山在太原最著名的“清和园”饭庄为冯玉祥接风,二人边吃边聊,甚为投机。

阎推心置腹般说:

“焕章(冯玉祥字)老兄,反蒋问题不是一般小事情,需要好好筹划。你暂住我这里,我们好好商量。”

冯一听在理,便同意了。翌日,冯一行移驻名胜晋祠江翰花园。

所谓花园,其实仅是一座四合院,坐落在晋溪书院东侧。

冯玉祥安定后,阎锡山致电何应钦、方本仁及商震等,仍表示与冯携手出洋。阎还派人到天津预订了去日本的船票,并由宋澈、岳开诜先赴日本筹备行馆。

6月25日,就在蒋介石等抵北平的当天,阎锡山、冯玉祥联袂通电,再坚出洋决心。

阎还呈国民政府请辞本兼各职,俾便偕冯共同出洋,并谓所部已饬听候中央按照编遣会议编遣,晋冀察绥4省主席及各委员会,拟请一并由中央遴选妥员早日接替。

同日,国民政府五院长联名屡电阎,劝其收回出洋成命。张学良、张作相、万福麟、翟文选,上海市市长张群、山东省政府主席陈调元、湖北省政府代主席方本仁以及江苏省政府、中央军校党部等亦电挽留。

何应钦致电何成浚:

“焕章(冯玉祥)出洋,举国欣慰,西北军事善后非百公(阎锡山)莫属,尚祈力劝打消去意。”

6、阎锡山的“谋略”

当天,国民政府令:冯玉祥已解除兵柄,自愿出洋游历,行经内地各处,应责成阎委员派员妥为照料。

蒋介石抵达北平后,吴稚晖对外宣称蒋此次来平目的有二:

(1)商冯出洋事;(2)和平处理西北善后。

蒋介石亲电阎锡山约冯玉祥一并来平晤谈。

蒋还亲电西北军各将领:

“今后编遣办法当悉照编遣会议原案办理,中央待遇各军向无歧视,所有西北军事善后并已委任阎总司令主持……望诸同志效忠党国,一致服从命令,并请合电挽留阎总司令。”

但是阎锡山与冯玉祥一并出洋决心已定,一方面偕贾景德赴晋祠与冯进一步商谈出洋事宜,一方面回复蒋介石电称:

“锡山拟行出洋,致老我公

溽暑远行,深感不安,短期内决来平进见,已嘱

启予(商震)先行返平面陈一切。”

此时,阎的代表朱绶光已到北平晋见蒋介石。

6月27日,阎锡山再电蒋介石,谓冯玉祥出洋:“系受本人之约,若不偕行,恐失信义,冯部结束问题由刘郁芬、马福祥赴平面陈”。

又称“冯在革命历史上不乏功劳,此次自觉出洋,请与相当名义”。

同日,蒋介石遣吴铁城、孔祥熙、赵戴文等,带着蒋的亲笔信,来到太原,挽留阎锡山。

阎锡山表示只要撤销对冯的处分,恢复原职,即可与冯一同赴平。

第二天,吴、孔、赵持蒋介石密函,专程赶到晋祠江翰花园,与冯见面,转达蒋约冯、阎北平会商意见。此后,孔祥熙经常来拜访,给冯带来绸缎、咸菜、西瓜、水果等,并5000元大洋,冯留下物品,大洋全数退回。

7月初,太原一带烈日炎炎,孔送去许多土特产,冯反赠孔一把团扇,并题文:“红日炎炎似火烧,田中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刀割,大人先生把扇摇。”

6月29日,朱绶光自北平携带300万元赴太原,交给冯玉祥作为西北军善后费用,另给冯20万元出洋费用。

翌日,阎锡山与吴稚晖、商震等抵达北平。阎到北平后,对新闻记者发表谈话,言拟于7月15日与冯玉祥夫妇在天津乘坐南岭丸号出洋,先至日本,过夏天再游欧美,家属及贾景德、南桂馨,一同随行。

同时声称晋冀察绥4省党务,及军事善后已完全交还中央,晋省主席以傅作义为宜,余将力保。

阎锡山还致电国民政府,再次陈述与冯一起出洋愿衷:

“伏冀俯念锡山出国,确系积极地为国家筹和平统一,非消极地以鸣个人高蹈,特恳俯允,俾得遄行。”

蒋介石也故作姿态,周旋数日。

7月2日,阎锡山忽称上吐下泻住进德国医院,闭门养病。蒋介石闻讯亲赴医院看望阎。

是月5日,阎锡山在医院对何成浚谈及“先编遣,后出洋”问题,言先编遣自己的第三集团军,然后再编遣第二集团军,这样西北根本问题即可解决。

同日,国民政府下令撤销对冯玉祥之通缉令。

7月8日,阎锡山出院回到在北平的私宅,阎对新闻记者表示,待蒋回南京后,自己也随即返回太原,督率办理第二集团军、第三集团军编遣问题,大致3个月左右时间,届时再与冯一起出洋。

翌日,蒋介石、阎锡山、张学良、何成浚等,在北平外交大楼举行宴会。下午,蒋、阎、张同赴西山,与冯玉祥代表马福祥、方本仁等商谈西北军问题,决定由阎负责处理西北军善后。是月10日晚,蒋、阎、张离开北平。

阎抵并后,遂面见冯玉祥,告之在北平与蒋介石、张学良商谈的经过,陈述未能即行出洋的苦衷,并与冯商量编遣事宜。

此后不久,阎锡山以邀冯玉祥去他老家居住为名,软禁了冯玉祥达半年之久。

此时的冯玉祥才明白,阎锡山的手段有多老辣阴鸷?他一石四鸟:和蒋、禁冯、扩军、坐收贤名,从而在编遣实施中名实双收,可谓赚的盆满钵满!

当冯玉祥被阎锡山软禁1个月后,蒋介石才醒过神,原来阎锡山意图吞并冯玉祥的西北军,自己做大。想到此,蒋介石不寒而栗,坐拥晋军、西北军的阎锡山统治,远比阎锡山、冯玉祥各自割据一方要难对付的多,俨然已经成为他最大的威胁。

自此,蒋介石不得不为冯玉祥的自由,而劳心费神的与阎锡山交涉,并且不惜为此和阎锡山开战。

7、编遣实施会议

1929年8月1日,全国编遣实施会议在南京召开,开幕式由杨杰主持。各方军事将领、国军编遣委员会以及国民政府有关方面负责人300余人出席会议。

会议主题实施编遣计划。冯玉祥未参加会议,由其编遣区主任鹿钟麟与会。

阎锡山也以病后体弱,而且正在办理编遣为由,派其编遣区主任周玳及朱绶光参加会议。

7月26日,阎锡山致电国民政府请求拨士兵编遣费290万元,官佐编遣费300万元。

当天下午召开第一次大会,何应钦报告中央、第一、第四编遣区编遣经过,通过编遣部队裁留标准等案。

翌日,召开第二次大会,周玳报告第三编遣区编遣经过。实施会议连续召开7次大会,于8月6日闭幕。

会议通过全国兵额为65个师,军饷每月为1884万元,军制采取三三制,军均整编为师,每个编遣区只能保留3-6个师,各编遣区必须交出超编军队。

今后省政府主席不得兼任军职,师长不得兼任政务官。

财政部部长宋子文由于编遣会议后军费仍不能减缩,预算不能实行,财政困难无法应付,在上海致电国民政府要求辞职。

同日,阎锡山辞山西省政府主席职。8月10日,国民政府令商震接任山西省政府主席、徐永昌继任商震遗缺河北省政府主席职。

会议闭幕的当天晚上,蒋介石请周玳吃饭,席间,蒋询问周对冯玉祥的看法。周回答非常恨冯。

蒋问原因,周说了去年北伐战争时候,晋军与西北军并肩作战。

在方顺桥,晋军正与奉军激战,双方相持不下。冯玉祥原答应立即进攻,牵制奉军,却突然命令前敌总指挥韩复榘,将主力部队连夜撤至石家庄,把晋军孤零零甩在前线,万分危急。幸亏白崇禧部赶到方才解围。蒋介石听后,冷冷地说了句“冯这个人向来如此,实在要不得”。

话中透露出杀机。

8月21日,国民党中央划地第五编遣区范围,为韩复榘、刘镇华、石友三、马鸿逵、杨虎城等部,以马福祥为主任、刘镇华为副。

8月24日,第三编遣区实施会议在太原开幕,周玳任大会主席,傅作义、徐永昌、辜仁发、李生达等32人出席会议。

周玳告知新闻记者:第三编遣区现存兵额130余个团20余万人,按规定最后额度为9个师54个团,遣散人数占到一半以上。

8月30日,前第四集团军驻各地部队编遣特派员李品仙、刘峙、何健、李明瑞均免职,另任晏勋甫、刘峙、何健、李明瑞、马福祥,分别为编遣委员会直辖第一、二、三、四、五编遣分区办事处主任委员;广东各部队编遣特派员一并撤销,任命陈济棠为中央编遣区第一分区办事处主任委员。

到9月初,广东、广西等地编遣工作基本结束。

第三集团军总部从9月1日起开始编遣,仅留百余人。9月8日,阎锡山荐举被裁高级将领出任军事参议,言他们在北伐期间勋劳卓著,一旦闲散,殊非国家褒奖有功之旨。阎锡山举荐黄国梁等10人为军事参议院特任参议,张维清等23人为简任参议。

(正文完)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常棣tandy,欢迎关注、点赞、评论!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