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019 明月皎月光

G019 明月皎月光

00:00
04:48

G019明月皎月光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hé)。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jī)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译文
明亮皎洁的月光照耀着夜空,东边墙角下不时地传来蟋蟀的吟唱。
北斗星中的玉衡星已指向了孟冬,天上众多的星星是这样闪烁璀璨。
晶莹的露珠啊已沾满了地上的野草,时节流转转瞬间又是夏去秋来。
树枝间传来秋蝉断续的鸣叫,燕子啊不知又要飞往何方?
昔日与我携手同游的同门好友,已经举翅高飞腾达青云了。
可是他们一点也不念曾经的交情,就像行人遗弃脚印一样把我抛弃!
箕宿四星、斗宿六星都不能用来盛物斟酒,牵牛星也不能用来负轭拉车!
再好的友情也不能像磐石那样坚固,仔细想来炎凉世态虚名又有何用?


注释
皎夜光:犹言明夜光。
促织:蟋蟀的别名,一作“趣织”。
玉衡:指北斗七星中的第五星。北斗七星形似酌酒的斗:第一星至第四星成勺形,称斗魁;第五星至第七星成一条直线,称斗柄。由于地球绕日公转,从地面上看去,斗星每月变一方位。古人根据斗星所指方位的变换来辨别节令的推移。
孟冬:本指冬季的第一个月,此处指方位。玉衡星已经指向孟冬亥宫之方向——西北方,时已过夜半。
历历:逐个的意思,众星行列分明的样子。
忽:本义为不重视、忽略,这里用引申义,急速、突然的意思。易:变换。
玄鸟:燕子。安适:往什么地方去?燕子是候鸟,春天北来,秋时南飞。这句是说天凉了,燕子又要飞往什么地方去了?
同门友:同在师门受学的朋友。
翮(hé):本义为羽毛中间的硬管,指禽鸟的尾羽或翼羽中那些大而硬的角质空心的羽轴。这里泛指鸟的翅膀。据说善飞的鸟有六根健劲的羽茎,故曰“六翮”。
携手好:指共患难的友谊。
“弃我"句:就像行人遗弃脚印一样抛弃了我。
南箕(jī):箕宿四星,形似簸箕。
北有斗:斗宿六星,形似古代盛酒的斗。当箕斗并在南方时,箕在南而斗在北,因称南箕北斗。
牵牛:指牵牛星。轭:车辕前横木,牛拉车则负轭。“不负轭”是说不拉车。
良:的确。盘石:同“磐石”,特大石,用以象征坚定不移的感情。


赏析

    这是一首落拓者感叹世态炎凉的诗。全诗十六句,每四句可为一节。

    开头四句由眼前落笔。从“明月皎夜光”到“众星何历历”,有一个时间的进展过程。明月皎洁,清辉普照,天上的星斗并不分明,这是入夜的景象;待到众星历历,则月已西沉,天色将晓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彻夜未眠的人已隐在其中,墙角蟋蟀的鸣声陪伴着他,更增添了一番凄凉的意绪。

     “孟冬”,即夏历的孟秋七月,下面四句便紧紧扣住这一节令特点,写出诗人由“时节忽复易”的物候变化所引起的内心感受。这里所写的“野草”、“秋蝉”、“玄鸟”——燕子,已不是眼前所见,乃是无眠时所想。与其说是写物,不如说是写己。作者充分调动了“比”的传统表现手法,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地,将心中的抑郁、苦闷和走投无路的悲哀揭示出来,同时也透露出诗人飘泊不定的生活处境。

     而“昔我同门友”四句,才是引起诗人慨叹的根本原因。当年的同窗学友,如今飞黄腾达了,有权有势了, “不念携手好”,把穷朋友象脚印一般抛到了身后,这才是最让人伤心的残酷现实啊!对这样的“同门友”,诗人不可能再抱有什么幻想了,于是最后四句发出了彻底决裂的声音。“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这两句采用了歇后的修辞手法,巧妙地运用了《诗经·大东》中的诗句: “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 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 “皖彼牵牛,不以服箱。”箕不能簸扬东西,斗不能用来斟酒,牛不能拉车,岂不是徒有虚名吗?诗人以此来比喻自己那些有名无实的“同门友”,形象、深刻,而又不失典雅。最后以“虚名复何益”作结,有如庄重的宣言,坚决果断,也包含着对“虚名”朋友的强烈谴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谈不上深广,但毕竟反映了当时一定的社会现实。在艺术技巧上,此诗不失为优秀作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