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与多部门协作在大型商区、景区以及出租车等交通领域开展支付便利性工作,已划定17个重点城市和21个重点机构,并制定了工作方案。
当天,国新办举行第135届广交会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负责人严芳介绍境外展客商的支付便利性情况,并进一步介绍了我国在支付便利性方面的工作安排。
作为支付便利性工作的牵头单位,严芳表示,支付便利性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个部门协同共进,中国人民银行加强和商务部、文旅部、交通部等部门的协作,共同推动优化支付服务,除广交会外,还将在大型商区、景区以及出租车等交通领域开展支付便利性工作。
“我们与交通部合作,希望在出租车等行业推广使用‘零钱包’”,严芳介绍,“零钱包”是商业银行推出的一种现金服务,就是一个包里面放200元、300元、500元等金额的零钞,一方面便于现金使用,另一方面也方便找零,适合习惯使用现金支付的人群。
目前,支付便利性工作正在推进,已经根据外籍来华人员平常想去的一些地方和聚集的一些场所,划定了17个重点城市和21个重点机构,并制定工作方案,明确了路线图和时间表,力争在短期内取得明显成效。
同时,中国人民银行专门编制《外籍来华人员支付指南》,目前已在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发布中英文版,同时还在制作其他语言版本。
需要注意的是,除外籍来华人员外,老年人也是支付便利性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严芳表示,希望通过解决老年人和外籍来华人员的支付便利性问题,进一步提升我国支付生态的包容性和普惠性。
今年3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 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强调要聚焦老年人和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的支付不便问题,加强协同配合,加大必要的资源投入,多措并举打通支付服务的堵点,推动移动支付、银行卡、现金等多种方式并行发展、相互补充。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