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京津冀水土流失面积超4万平方公里,三地均提出治理目标

去年京津冀水土流失面积超4万平方公里,三地均提出治理目标

00:00
04:20

3月31日,水利部官网发布《中国水土保持公报》。公报显示,2023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区水土流失面积达4.07万平方公里,占其土地总面积21.55万平方公里的18.90%。

其中,水力侵蚀面积3.64万平方公里,风力侵蚀面积0.43万平方公里。按侵蚀强度分,轻度、中度、强烈及以上强度侵蚀面积分别为3.93万平方公里、0.09万平方公里、0.05万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面积的96.45%、2.37%、1.18%。与2022年相比,水土流失面积减少0.10万平方公里,减幅为2.29%。

记者注意到,去年以来,京津冀三地均已印发文件,就加强水土保持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近日,北京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实施意见》。根据《意见》,北京的水土保持工作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北京水土保持体制机制和工作体系更加完善,管理效能进一步提升,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管控,重点区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全市水土保持率达到90.3%。到2035年,系统完备、协同高效的水土保持体制机制全面形成,人为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控制,生态系统水土保持功能显著增强,全市水土保持率达到95.0%。

《意见》提出,加大重点区域预防保护力度,以燕山、太行山地区为重点,推进北方防沙带生态保护和修复等重大工程。以密云水库、官厅水库、怀柔水库和白河堡水库上游等重要水源地为重点,全面实施水土流失预防保护。以门头沟、房山、昌平等区域为重点,与水利、农林、交通等领域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相衔接,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推进重点区域水土流失防治与山洪、泥石流沟道综合治理,着力恢复提升小流域水土保持功能与防灾减灾能力。对密云水库上游、太行山东部和燕山南部等山地丘陵水源涵养区,采取“缺什么补什么”的方式,持续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对京密引水渠沿线、“三山五园”地区及地下水源储备区、温榆河公园周边等平原区小流域,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农田面源污染防控、流域河湖水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等工作,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

天津提出,到2025年,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管控,蓟州山丘区、于桥水库水源地等重点地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全市水土保持率达到98.55%。到2035年,系统完备、协同高效的水土保持体制机制全面形成,人为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控制,重点地区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治理,水土保持率提前达到国家下达天津市2050年99.34%的远期目标值。

河北提出,到2025年,水土保持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监管能力全面提升,智慧水土保持信息平台初步建成,全省水土保持率达到79.96%。到2035年,水土保持治理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全省水土保持率达到84.07%。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