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地茶农反映,村里的炒茶机被农业部门贴了封条,农业部门要求茶农办证炒茶,否则只能将鲜茶叶卖给企业统一加工。据报道,当地莓茶发展服务中心主任称,系与茶农协商得到同意后贴封条,茶农将莓茶大规模售卖到市场确实需办证加工,目的是把莓茶产业规范化做大做强,无证加工只能自己食用或到农贸市场摆摊。
去年底有媒体报道,该地近年来随着莓茶产业迅猛发展,家庭式小作坊加工生产的莓茶,不仅品质得不到保障,也扰乱了整个莓茶市场。为了改变家庭式作坊“小散乱”等问题,当地开展了“取缔整治莓茶小作坊,狠抓莓茶清洁化、标准化加工建设,引导小作坊转型升级”等行动。
前述回应中对“把莓茶产业规范化做大做强”的强调,算是与此背景呼应上了。
客观说,相比家庭式作坊生产,企业生产在规范化、标准化等方面,大概率是要好很多。而由家庭作坊走向规模化的企业生产,这也是包括茶叶在内的诸多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主要方向之一。但如何推进这种转型,方式和路径非常重要。给茶农的炒茶机贴封条,本质上是通过一种行政命令的方式禁止茶农“私自”生产,以倒逼他们在“办证”之前将“生产权”交给茶企。尽管是为了当地莓茶产业更好的发展,可在手段上有商榷之处。
其实,当地相关人员对于为何给炒茶机贴封条的解释中,就不无自相矛盾之处。比如,“系与茶农协商得到同意后贴封条”。问题是,茶农若真心同意不再“私自”生产,那又何必多一事封上炒茶机?退一步讲,茶农“同意”了又何至于闹出此番舆情?再比如,该人员还表示,“无证加工只能自己食用或到农贸市场摆摊”,也就是说,在不办证的情况下,茶农也并非完全不能自己加工。但给炒茶机贴上封条,又如何保障“无证”下的“加工权”?
此外,其强调,“茶农与企业签订的收购协议价高于茶农自售价,不会让茶农利益受损”,若真能让茶农利益不受损,他们又何以会选择自己加工?至少从经济理性角度难以完全解释得通。事实上,有茶农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自己炒的话,比卖鲜叶要划得来一些。
还要看到,这番操作在程序上或存疑。比如,贴封条的行为是否有足够的法理支撑?按照当地的解释,需要办好相关证件后,茶农才具备自己加工茶叶的资格,这就相当于增设了一种行政许可。但行政许可的增设可不是随随便便找个理由就行。《国务院关于严格控制新设行政许可的通知》明确指出,设定行政许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影响很大,必须从严控制。今后起草法律草案、行政法规草案一般不新设行政许可,确需新设的,必须严格遵守行政许可法的规定,严格设定标准。那么,茶农必须办理某个证件才能加工茶叶,是否有滥设行政许可之嫌?对此当地或有必要多一些解释。
同时,抛开茶农办证的难度和成本不谈,此举是否如不少网友所质疑的,有助推市场垄断之嫌?毕竟,以这种方式让茶农不得不将更多鲜茶叶卖给企业统一加工,也就是让少数企业掌控当地莓茶的“经营权”,虽然可能有助于产业标准化程度的提高,但这种建立在行政手段之上的操作,难免留下有违市场公平的质疑。
其实,换个角度看,茶叶产品相对有特殊性,不少消费者反而更相信传统作坊式的手工炒茶质量,在推进茶叶产业规范化的过程中,也给看似“松散”的传统生产模式留一些空间,由市场来决定其去留,未尝不是更好的选择。
一个地方特别是偏远地区,要成功打造一个农业品牌确实不易,地方管理者希望尽可能快地形成统一品牌和标准化的产业格局,初衷完全可以理解。但具体操作还是应多一些耐心,尤其在程序上和利益权衡上,把握好边界和合理节奏。要知道,发展产业的目的终究也是为了地方民众的切身利益。多听取真实的民意,多体恤民情,才能走得更远。
(原题为《给茶农炒茶机贴封条,发展产业也要把握好边界》 作者 朱昌俊 来源 红星新闻》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