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雍也篇(9)条乐于道,追求内心的喜悦

《论语》雍也篇(9)条乐于道,追求内心的喜悦

00:00
07:45
《论语》雍也篇(9)条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这句话同样也是在赞扬颜回的,说:“颜回,真是一个贤德之人!”为什么这样说?这个箪,是古代盛饭的竹器。食,是指的食物,吃的东西。瓢,北方比较常见,就是比较大的葫芦,从中间的部分一切为二,剩下的那一半,经过加工以后,就叫做瓢,可以用来盛水的。所以这句话告诉我们,有一竹器的饭,有那一瓢水,就可以了。你看生活就是如此简单,有饭吃,粗茶淡饭,有水喝,就可以了。


在陋巷”,居住的地方也是非常简陋的。“人不堪其忧”,就是无法忍受,别人是无法忍受这种生活的。“回也不改其乐”,可是颜回依然是很快乐的,所以说“贤哉,回也!”

我们再看颜回到底在乐什么呢?乐贫?不是,他在乐道,而安于贫。当一个人在乐于道的状态的时候,他会忽略所有外在的环境,和外在的条件。为什么要讲人不堪其忧呢?贫穷往往是人们最忧虑的事情,一旦贫穷没有那么富足的时候,人们就开始忧虑,开始担心,开始焦虑,甚至坐立不安,彻夜难眠。而颜回不是这样的,他在安于道的时候,没有什么可忧虑的。粗茶淡饭、冷水、居陋巷,可以了,已经很满足了,并且乐在其中。这里我们就要来思考,我们在意什么,就会忧虑什么。所以看看我们生活当中,还在在意什么,你在意的事情,就是让你忧虑的事情。


比如说举个例子,我很在意我能不能升职,我就会因为升职这件事情,而不停地忧虑;比如说我要特别在意我的生意能不能做得好,我就会因为生意这件事情忧虑。

​比如说我特别在意我的一段感情,我就会因为感情这件事情而忧虑,开始患得患失,今天担心得到了以后不长久,明天又开始担心失去。所以我们在意什么,就会忧虑什么。


我们再看看乐在哪里?我们讲乐在其中,每个人乐在的地方不一样。我们先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有的人乐在游戏,你看打游戏痴迷的人,他也可以忽略外在的环境的。


比如说你看,痴迷于打游戏的人,饿吗?还行。吃什么?都行,无所谓,甚至几点睡觉,睡不睡得好,都无所谓。甚至我穿什么样的衣服都无所谓,因为我乐在游戏之中了。


所以你看看孩子是不是这样的?当他在打游戏的时候,或者他在玩什么游戏的时候,他乐在其中的时候,冷热,吃什么喝什么,不知道。所以每个人乐在的地方不一样,而颜回他是乐在道中的,所以我们说“贤哉,回也!”那再来看看我们自己,乐在什么事情之中呢?乐在什么事情之中的时候,都会让你忘了外界的环境,忽略了外在的条件。


比如说我们很多朋友,跟着学习半年,学习一年以后,很多人都会在分享:说我现在穿什么衣服,是不是名牌的,已经不重要了;我用什么样的化妆品,已经不再重要了。


我出门的时候穿着舒服就好了,我已经不在意穿什么样的衣服了。不像之前出门,可能出门两小时,我都在选衣服,两小时都在化妆,可能为了出门十分钟,我准备了几个小时的时间。而现在不一样了,因为很多人已经乐在修身之中了,很多人已经乐在文化之中了,乐在道中了。我们开始追求内在的喜悦,我们开始每天学习和修身,我们变得很坦然,很自在的时候,你会发现,似乎所有的外在的条件,都可以把它忽略掉,这个就是乐。


所以看看我们的乐从哪里来?它不是从外在的环境和外在的条件之中来,而是我们看看安住在哪里呢?如果我们乐于道,所有的事情你都可以忽略,“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亦不改其乐。


颜回是安贫乐道,但是乐道一定要安贫吗?这个不一定,当你乐道的时候,可以安住在任何的条件和状态下。比如说,我现在是一个颇为富贵之人,那你就安在富贵上,但是同样可以乐于道。所以这里一定不要有误解,只不过他的条件是这样的,所以他可以安贫乐道。但是,比如说子贡,可以安贵而乐道。


所以《中庸》讲:“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君子是能安在自己的本位和本分上的,你当下是富贵的,你就安于富贵就好了。你不要说“原来只有安贫才能乐道,我就不能富了,我富了无法入道”,不是那个道理。


所以无论我们当下,在什么样的条件,在什么样的状态,我们都可以乐于道。当我们乐在道中的时候,无论我们当下有什么,我们都不在意,都不影响我们内在的喜乐,都不影响我们内在的贤德。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