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自杀之痛

大学生的自杀之痛

00:00
19:06
只要能进行及时而合理的干预,绝大多数自杀事件是可以避免的。冲动型自杀、抑郁型自杀和精神异常引起的自杀。
从小开始,我们的学生被灌输了一个观念:学习成绩是评价他的最重要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这个标准就成了他支撑自己的支柱,但进入大学之后,这个支柱会受到严重挑战,很容易倒塌。

自杀的本质是逃避,是内心没有力量的人,面对人生的种种纠结和无奈时,唯一会选择,并且唯一可以由自己说了算的办法。自杀者的思维模式是“只为失败找借口”,当一堆借口压在自己身上无处可逃时,自杀的想法就出现了。自杀不一定非得是精神疾病,而是消极人生的一种逃避方式。生命如此美好,好好珍惜,好好生活!

孩子的心理是否健康,首先源自父母的心理是否健康。心理是否健康有一个衡量标准,就是看你每天的生命状态是什么。每天开心、快乐、感恩的程度越大,心理就越健康。有人会说:每天烦心事这么多,哪能快乐起来?其实大家的生活都一样,谁的烦心事也不少,就看你怎么去应对。随着学习的持续,烦心事不是越来越少了,而是过去的烦心事现在烦不了你了。各位书友,有没有这个感觉?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