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7 漫谈人物】萧峰

【2024-03-27 漫谈人物】萧峰

00:00
14:13

                                                                                                 萧峰:悲情的英雄

阴郁的天空中,几声鸿雁悲鸣长长地降下,仿佛但丁的《神曲》一般令人悚惧。皇帝的冷言,豪侠的不解,此刻都已在男人的思绪中淡去。春风快意的三十年与动荡不安的三年一齐涌上了他的心头,南还是北,宋还是辽,何处是他的故乡?他在心里冷笑了一声,可叹自己一生如履薄冰,终究还是没能走到对岸,天地辽阔,南北苍茫,却无一处可供他容身。索性葬身于此吧,雁门关,他想,这里有他故去的母亲,有他亲手击碎的美好爱情,有他唯一留下的一点小小和平。大家好,周三的漫谈人物又和大家见面了,我是主播xxx,今天,让我们迈入《天龙八部》的武侠世界,去陪伴英雄萧峰,走过他悲情而伟大的一生。

萧峰,又名乔峰,出生于北宋年间,是一个契丹人。他在婴儿时因为一场意外失去父母,成为孤儿,从此被寄养在北宋境内的乔三槐夫妇家,随养父母改姓乔。三十年后,当乔峰长大成人,贵为丐帮帮主时,他因为一场阴谋,得知了自己是契丹人而非宋人,最终明了自己的身世,回到了辽国,将姓氏改回萧。他在辽国官至南院大王,享尽富贵,却始终不忘维护宋辽边境的和平,多次力戒辽帝南征,最终以死明志,自尽于雁门关外。

在《天龙八部》中,乔峰的第一次登场就是一副爽朗洒脱、英武果敢的大男人形象:浓眉大眼,高口阔鼻,顾盼之间不怒自威。第一次见他的段誉也暗自赞叹他“英气勃勃、慷慨悲壮”。随后,他又和段誉比拼酒力和脚力,痛饮四十大碗,狂奔十余里。比拼结束后,乔峰见段誉武功高强,人品洒脱,更是当即就要和他结拜为兄弟,丝毫没有文饰虚浮。而这,也是乔峰在这本书中贯彻始终的形象,纵情狂饮是他的独特嗜好,高强武艺筑就了他的无畏胆气,仁义率真是他行走天下的通行证。步入武林以来,乔峰凭借自己的高超武艺、侠义情怀,一直都是受人敬仰的英雄,直到那件惊天阴谋的发生。

在乔峰与段誉结拜后不久,丐帮中陡然掀起了一场惊天巨变。大智分舵的舵主全冠清联合四位长老,囚禁了帮派中其他几位舵主和长老,意欲揭露乔峰契丹人的身份并废除他的帮主之位。当时,宋辽两国冲突不断,因此两国人民之间也心存芥蒂,成见颇深。起初,乔峰以为这是一场误会。他先是制服了全冠清,又通过向段誉介绍四位长老的契机,抬高了长老们的身份,给足了他们尊严,缓和了气氛,平定了局势。随后,在论处四位长老罪行时,他更是不计个人嫌隙,遵循“自流鲜血,洗清罪责”的帮规,以自残的形式为四位长老开恩。谁料,多位武林前辈亲临现场。他们共同讲述了乔峰不为人知的身世背景:三十年前,宋朝武林高手为防止契丹人盗取少林秘籍,在雁门关外设下埋伏。谁料情报有误,大侠们错杀了乔峰母亲,引得乔峰父亲跳崖自尽。当时尚在襁褓之中的乔峰就此成为孤儿。大侠们了解到真情后深感愧疚,于是将乔峰寄养在乔三槐夫妇家中。多位前辈同时出场作证,更有前任丐帮帮主留下的遗书为据。确凿的证据之下,乔峰虽半信半疑,却也无从辩解,只得退出丐帮。

可有人在一夜之内,从辉煌的顶峰坠落至黑暗的谷底的吗?或许是疯狂的赌徒、投机的商人,然而这样一个充满智慧、胆识、仁义的大男人,因为一纸旧信,几张碎嘴,搅和着山一样沉重的民族偏见,只在须臾就被逐下了神坛,实在是世所罕有。可事实上,往往在冤枉与困厄之中,才能真正显示一个人心灵的强大、格局的高远。在今天的社会上,同样有许许多多的中年人和乔帮主一样,他们面临着外界形形色色的评价和标签,面临着随时可能失去职位的压力;又有许许多多的青年人如同乔帮主一样,使劲浑身解数却难以逃出时代的浪潮,空有一身本领却不知何处施展。真正的英雄绝不是依靠所谓的武功秘籍逞一时潇洒的人。每个在平凡生活中熬过苦难,熬过闲言碎语,并最终奔赴自己的春暖花开的人,都是自己人生的英雄。

随后,令乔峰不解的事情仍在上演。当他想要回家探望自己的养父母和受业恩师,一查究竟时,却意外发现自己的养父母和受业恩师都被人击毙,并且自己还莫名其妙地被人诬陷成凶手。纵然充满疑惑,迷茫,委屈,他仍能保持侠义精神和超人勇气,只身带着交情并不深的阿朱勇赴聚贤庄英雄宴,为她寻医治伤。在聚贤庄上,他与江湖群雄痛饮绝交酒,饮下的不仅是与诸位大侠过去的情分,更是一个男人过去三十年所有的荣耀成就与人生轨迹。

或许正是由于委屈,他才会在打斗时使出宋太祖所创的“太祖长拳”,想以此挽回民族归属感。成见如此深重,可乔峰的拳法依然正气凛然,他的心气依然真诚勇敢。终于,乔峰在围攻之下还是败了,幸得一位神秘人将他救出重围,他才得以保全性命。只是这一次打斗,乔峰已在人际关系上与大宋绝交。待到乔峰养好伤,与阿朱汇合后,他又亲眼目睹了宋兵戕害契丹百姓,深感宋人未必全都高尚,契丹人也未必全都卑劣。此刻,他又在道义上与大宋做了绝交。

国仇既已无可纠结,乔峰只想理清自己的家恨。仰慕他的阿朱陪着他,一一探访当年参与雁门关之战的故人。直到二人寻觅到善良的智光大师,大师才为乔峰揭晓了身世,告诉乔峰他原本姓萧,并劝导萧峰“汉人契丹,亦幻亦真。”同行的阿朱也从旁开导,并对萧峰表达了倾慕之意。他们约定寻找完最后一个证人后,就去塞外一同放牧。

谁料造化弄人,证人提供了假的线索,萧峰受到误导,在种种误会之下亲手击杀了阿朱,击破了唯一可能使他得到解脱的爱情与理解。在那个瓢泼的雨夜里,上天也为这个悲情的英雄而哭泣。从这刻起,这个英雄与自己的家和国都做了一次彻底的绝交,成为了一个真正孤独的人。

后来,重回契丹的萧峰由于立下军功,被提拔为南院大王,可他的心却始终停留在与丐帮兄弟欢聚一堂的岁月里。更令他不解的是,宋辽两国的人民本性都是淳朴善良的,为何辽帝的心中只有战争与侵略,为何边境的军官只想着“打草谷”,为何宋辽两国人民要相互诋毁,互称猪狗。

萧峰的思考,虽未能清晰明了,却已然跳出了狭隘的民族主义偏见。他所期待的和平与平等,也正是现代的我们所呼唤的。千年以前的宋人与契丹人同属于汉民族,全球互通的现代有更多的民族,实际上我们都是地球家庭中的一份子。民族主义歧视就像是西西弗斯推动的那块巨石,也像是在无边苦海之中驾驶的一叶扁舟。歧视者折磨着被歧视者,看似抬高了自己的身份,实则是在傲慢、无知与孤独的苦海中越游越深。

当辽帝决定出兵伐宋时,大宋的侠者们又找到被囚禁的萧峰,他们听闻萧峰因劝解辽帝南征而被关押,深感萧峰是个大仁大义之人,故前来搭救。此时的萧峰,早已不在乎虚名了,也不再纠结国仇家恨。当他面对辽军时,他和二位结义兄弟施展神功,擒住了辽帝,并威胁他从此退兵,不得跨入宋朝边境。辽帝折箭应允后,萧峰也对世间无所留恋,他挥动辽帝折断的箭,插入自己的胸膛,自尽而亡。今天的漫谈人物到这里就结束了,我是主播xxx,代表编辑青予牧节。感谢你的收听,我们下期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