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建立你的信心螺旋

正确建立你的信心螺旋

00:00
14:42

文:王智远 | ID:Z201440

最近,朋友们老聊「信心」。

做生意的抱怨,店关了不知道能干啥,不关的话,一天挣的钱不如打工;上班的也叹气,内卷严重,不投简历看不到希望,投了简历心里更堵,感觉自己啥也不是,一无是处。

我们都在琢磨,到底应该保持头脑清醒,还是悲观下去。虽然一起吐槽能暂时让人舒坦,但抱怨完,问题还在那儿,两天后又滑回原来沮丧的状态中。

当然,每个阶段都有机会和挑战,绝不能失去信心,因为「信心比黄金更珍贵」,有了信心才有克服困难的勇气。

可是,老掉牙的励志说教,到处旅游散心的行为,始终无法解决实际问题。

面临职业曲线挑战、生意中的困难,怎么才能越努力越有信心?怎么建立一个正面循环的信心机制?是很多人在经历一段毫无成果的日子后,一遍又一遍自问,却找不到答案的关键。

不过别急,提出正确的问题是好开端,我从一次次失败中,总结出一套关于信心的心得,或许能帮你换个思路。

01

什么是信心?给你分享个故事:

五十年前,有个哲学家叫内格尔。他写一篇论文,叫《成为蝙蝠是一种什么体验?》,论文结论是:我们人类怎么都想不到成为一只蝙蝠是什么体验。

他解释说:不管怎么试图用语言描述蝙蝠的感知,比如,它怎么接收和感受超音波,或蝙蝠与蝙蝠之间如何对话,你都体会不到蝙蝠那一刻的感觉是啥。

就算你白天倒挂着,晚上飞来飞去捉昆虫,闭上眼睛只用回声定位来感受周围,但你还是理解不了蝙蝠的主观体验。

也就是说,有些感知我们通过物理信息无法理解,也不能用这些信息完全感受到别人内心的世界。

所以,世界有两种存在:

一种用文字语言描述的物理世界,另一种,用语言描述不了的意识世界。意识世界不在我们能描述的任何东西里,但它的确存在,且能给物理世界产生巨大反馈。

信心,就是这样的东西。

我不能简单的教别人怎么「产生信心」,也不能像点赞一样,简单点亮信心,因为信心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世界,它像一个人在另一个世界为自己建立的一座心理堡垒,用来抵御现实世界中别人定义的现实。

所以,信心是共识游戏。这么听着会不会有点绕口?

来换个角度:

1929年股市崩溃事件你听说过吗?很多投资者因为那次损失,长时间不敢投资股市。后来,老觉得股价还会跌,结果反而长了,再后来他们又怀疑股价太高,不稳定,结果又涨了。

他们被过去经历吓到了,对现在判断也受到了影响。

你知道吗?通常情况下,我们基于已有信息,包括记忆、一些简单的计算、总结,来判断一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如果一件事反复被说起来,久而久之会被当作事实接受。

路边摊上挂着“江南皮革厂倒闭”的牌子,打着打折促销旗号,想买真正好皮具的人一般不会去;大家并不真觉得“皮包如此便宜”,反而,那些围观的多半是想买个便宜货的大妈。

这就是共识。

再清晰一点,朋友圈经常看到各种创业课、操盘手培训,动不动2.98万起,而且真有人掏钱。为什么?准备付费的人要收费的人之间,形成某种信息共识,这份共识让付费的人觉得投入是值得的。

跨学科里有个概念叫可利用性叠加法则,正好解释此类情况。

当有人到你面前“敲门”,你和你周围的人在思考层面,已经有了某种预设共识,就形成了被利用的空间;这就是“信心”如何从内心世界步入现实,对行动和决策产生影响的过程。

02

那么,为什么会突然对某事没信心了呢?

我认为用“非共识”更准确。

什么是非共识?当你信誓旦旦地认为某个想法、计划挺靠谱,结果四处一问,大伙儿都觉得行不通,那种和周遭环境的不同步感觉,就是“非共识”。

它一种更深层的内心信号。

这个信号提醒你:想法和周边的人不一样,所依赖的信息可能没被证实,你的观点和别人的观念发生了冲突,接触到的信息与大家认知存在误差。

这种误差会让自己感觉边缘化,缺乏认同价值,从而在采取行动时变得犹豫不决。

我的一个朋友想开米线店,开始状态良好,问一圈身边的人,有的说没机会了,有的说可难了,结果他原本信心也大打折扣。

同理,心里对某事挺有顾虑,即便外面的人对此有很强的正面看法,那么,内心的这股“反声音”也足以让你在行动上犹豫不决。

来看看什么是落差?

最近我在看《无限超越班》第三季,节目里“大海哥”纪凌尘,一开始信心满满,随着节目深入,他表演戏又不过关,又经常说大话,多次被导师指出问题,最终自信心受到了严重打击。

这正是,个人期望和实际结果之间有距离才形成的。

你以为触手可及的东西,突然之间变得好难,有所期待,然后发现事情并不像想象中那样顺利或容易;或者,辛辛苦苦追求的东西,别人轻而易举得到了,都是落差。

落差感解决方案普遍是,不妨从现在开始把期望值调低一点,看清楚现实,实在做不下去,再想别的办法。

但问题是,一旦开始降低期望,对这件事情的热情也会跟着减少,有时本来能成功的事情,就因为热情度不再了,才会觉得做不下去。

非共识不同。

你知道吗?不跟大家想的一样才算正常。别人加油打气时,大多提供情感上的支持,而非具体的参考价值,那些说“这事儿难办”、对你表示怀疑的人才更重要。

听他们的怀疑,你能挖掘出他们觉得难在哪里,这样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一个通俗的例子:

现在决定要开家SaaS公司,周围人反应大概分两派。

一拨人说:“挺好的,加油”,这话听着暖心,其实对下一步怎么走没啥帮助;另一拨人会说:“现在什么时代了,还搞SaaS产品,赚谁的钱?你会不会考虑做定制?”这听着不太舒服,实际指出了要面对的真正维问题。

后来我挺喜欢非共识建议,聊过之后总结出两个规律:

一方面,普通人偏见。

天水麻辣烫好吃吗?淄博烧烤还行吗?都没有标准答案,你跑到天津问别人我开一个行不行,他大概率说还行。为什么还行?因为印象还行。

一件事被认为好,立马就被炒上天;周围的人觉得不行,那很快就很差,互联网让信息传播速度极快,网络上更明显,这些基于观点的结论立不住。

这个现象叫群体极化,大家一块儿讨论事情时,要么变得超级谨慎,要么冒险得离谱,结果往往不是最理想的选择。

你原本觉得一部电影还不错,但周围人开始吐槽后,你也开始跟着质疑,原本的看法会被群体影响了,所以,大部分人提供的建议,连背后动机存在偏见。

另一方面,简单归因。

有人觉得读多书能发财,只要努力肯定能成功。其实,学习和赚钱、努力和成功之间关系没有那么直接的关系。

世界上的事,不是简单“我做了这个,一定能得到那个”,一件事结果包括很多因素的相互作用,一些可以被控制,一些控制不了,还有偶然发生的。

别人只看到能控制的一部分,这样就误以为,某个结果完全因为我们做了某事,其实只是影响结果的诸多因素中的一部分。

明白这两点你也就理解了:为啥很多人的信心总忽高忽低。他们听别人一套带有偏见的简单理论后,拿这些思路去走自己的路,过程中,肯定一踩一个坑。

03

因此,信心应该来自于哪里?回到内部,和自己共识,和事实共识。为什么?

毛爷爷在《实践论》里讲了我们怎样学习新东西。开始听听看看,了解事情表面和一些细节。接着,亲自动手去做,理解就会加深。

感觉和理解是连在一起的。

我们一开始隐隐有感,但不完全明白。但当真正理解了之后,对它的感受也会更加深刻。

感觉和别人的说法能解决表面问题,深入理解,能解决问题的本质,要想彻底搞懂一件事,必须要亲自去接触和体验。

所以,毛爷爷把知识分成两种:直接经历与间接听说。不管哪种,都要实践做事得来。如果理论脱离实践,就变成了无用的空谈;反过来,做事不靠理论指导,就是盲目行动。

这就是为什么我强调回到内部,回到事实本身,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找到问题的真正解决办法,从而让信心随之增强。

拿找工作来说,你跟一帮朋友抱怨,他们会建议你换个工作试试,但是,换行真能解决问题吗?不一定。现在哪个行业都很卷,该怎么办?

唯一的办法是“亲自去试”,亲自尝试后才知道这条路适不适合自己。不合适赶紧换路,合适,坚持下去。整个过程,是你在找属于自己的那份“事实”,其他方面同理。

所以,实践过程中要记住两点:

一,积累事实需要时间;二,学会从事情本身出发,客观地看待事实,不仅仅依赖别人的看法。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

04

我之前总以为挺理性,直到做几件冲动的事才发现,也会情绪化,每当不想正视事实时,都会有些明显的表现,你可以对比看看有没有:

首先,结果很惨淡。

心态垮时,谁也不想面对承认计划没成功,这种情况下,宁愿相信一个乐观的故事,继续活在希望中。

我有个朋友看别人小红书做的蛮好,自己也要尝试,坚持三个月,一分钱都没挣到。我跟他说:“是不是哪个环节搞错了?别人一开始就考虑怎么赚钱,你却想着先积攒用户再想赚钱的事。”

我问他要不要换换方式?他不,他总有一套自己的逻辑在里面。后来,不知道被谁点拨了一下,才恍然大悟,原来商业逻辑和努力无关。

紧接着,叙事被改写。

做某事时,我们希望事情做对,还能得到别人的肯定;但现实不会像你想的那样按计划走,总有一些出乎意料跳出来,打乱预期。

一旦情绪被突发现实打乱,人们会情绪化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我们喜欢看电影中充满故事性的叙事,不太喜欢自己遇到戏剧性的桥段。

毕竟电影里叙事给人片面的体验,好处在于容易传播,劣势也很明显,他失去很多细节,理性事实全面考虑的东西都被忽略了,这个过程恰巧要付出很大精力,投入更多经验。

所以,理想化的美好故事,不可能一直出现在生活中,剧本被改写才算正常现象,很多人不愿意接受冷静的一面,我以前就是。毕竟获得真相成本很高。

你想想看?

脑海里自导自演的大片,剧情是这样:开个店、弄个自媒体账号,努力过后赚个几百万,买房买车赢取白富美,多爽的剧本。

实际上,当你躬身入局后发现,一碗兰州拉面每天要卖几百份才算持平、一个客户后面藏着一堆需求要去满足、一份工资后面无数个凌晨待完成的工作,加上中间各种不顺,会不会很烦躁呢?

大多数时候,事情不会完全按照计划来走,没必要因为一点挫折心灰意冷。拿SpaceX和特斯拉来说,马斯克多次强调,快速失败和不断尝试,才能造出更棒的产品。

我觉得,这是一种更高级的思考方式,像贝叶斯那样:把情绪放一边,对自己保持诚实,用理性态度基于现实问题,不断计算下一步成功的参数。

只有面对那些不舒服的真相,才有进步的空间,才能让理想和现实之间,没那么大的差距。

如果再补充两点的话,我认为,明白失败真相后,要从小事做起,开始一步步改变。比如,很多从抑郁中走出来的人选择跑步,因为无论跑多远、跑多快,完全由自己掌握。

这些“微小的、绝对能胜任”的任务,对掌控感和认知重建都具备螺旋上升的意义。因此,接受不愉快的事实并决定从何处开始,是走向改善最关键的一步。

总结而言:

非共识,才有信息差。

和那些不切实际的期待不同,你得直面问题是什么。

信心来源于内在的、反人性的、在一次次失败中中迭代出来,这是准确的方式,也是更符合现实的方式。

————

我开通一个新专栏叫《AI产品操作手册》;如果,你对如何将AI转化为先进生产力感兴趣,欢迎点击下方图片订阅。

里面有理论,有实操,订阅后,内容每天通过微信服务号进行推送,相当于,我带着内容跟你汇报,欢迎找我聊聊你的工作方法,我也乐意,把经验分享出来。

推荐阅读:

1.《越难越要做品宣广告》

2.《这些年,为何总出现营销反噬?》

长按识别下方图片

加入MANDUN星球,同时可加入智远的付费社群

觉得有价值,欢迎点个在看,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舍满取半,欢迎分享给更多人。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