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王首道与王泉媛在北京重逢,王:当年你是不是不要我

1982年,王首道与王泉媛在北京重逢,王:当年你是不是不要我

00:00
06:04

“泉媛同志,你好吗?”年近八旬的王首道见到“妻子”王泉媛,话未出口,便泪眼盈眶…… “我很想知道……”王泉媛泣不成声地说:“当年我从马家军逃出,在兰州‘八办’留给你一封信,你可曾收到?” “什么信?我怎么不知道这事?”王首道吃惊地问。 “我在延安等你三年,却没有你的音信,起初我还真以为你不要我了,后来才打听到你们与部队失散,我差点还以为你已牺牲......”王首道忍不住涰泣起来。 说话间,王泉媛已将自己亲手纳的千层底布鞋递给了王首道。 “想不到你还记着当年遵义的定情诺言……”王首道双手颤抖地将布鞋攥在手里,忍不住哭出声来。 这对革命伉俪为何一别就是46年之久呢? 王泉媛在遇见王首道前,曾做过富人家的“童养媳”。后来,她受先进思潮的影响,在丈夫暴病身亡后逃离家庭,加入了革命队伍。 1935年,红军女战士王泉媛随部队转战到古城遵义,她与王首道被同时抽调到地方做群众工作。 “泉妹,你可知咱部队中有人整日惦记着你?”一天,蔡畅大姐故作神秘地向王泉媛打探。被看穿心事的王泉媛顿时脸颊绯红,欲言又止。 尽管王泉媛与王首道早已彼此互生爱慕,但王泉媛还是顾虑自己做过“童养媳”的过去,不敢奢望高攀自己当时的上司。 在部队离开遵义的前天晚上,王泉媛突然接到去上司王首道那开会的“紧急通知”。 “喜欢吗?送给你,这是我从敌人手里缴获的,这把手枪就算我们的定情信物吧。”见面后,王首道打开一个红绸包裹,取出一把乌黑锃亮的小手枪递到了王泉媛手里。 自小喜欢武弄枪支的王泉媛自然欢喜得不行,“谢谢首长!”王泉媛话一出口,让王首道开玩笑道:“我们都到这份上了,还如此‘生分’。” 临别前,王泉媛捧着小手枪与王首道打趣道:“我们老家有这么一说,新郎只有穿上新娘亲手做的千层底才不会走丢,等有时间了,我定要给你做双千层底拴住你……” “即便穿不上你的千层底,我也不会离开你。”王首道憨厚地笑着说。 部队出发在即,在战士们的见证下,王首道与王泉媛举行了一场简单的婚礼。这次既是夫妻关系的确立,也是夫妻分别的开始。 1935年6月26日,王泉媛所在的部队在两河口安营扎寨,提前得知消息的王首道先行到达,派人将王泉媛接到了他的驻地。 没想到,这成了二人婚后唯一的一次小聚,再聚首却已是46年之后。 1937年3月,西路军在河西走廊与马家军交火,经过40多天的血战,西路军伤亡惨重。 为配合部队转移,王泉媛所率的妇女团主动留下来断后,已是弹尽粮绝的妇女独立团女兵们,与敌人展开了殊死肉搏。 “不要开枪,抓活的,抓回去当老婆......”当敌人发现妇女独立团兵力已所剩无几时,使出了最后的阴招,对不幸被俘的女兵们进行了精神与肉体的摧残。 王泉媛被分给马步青的副官作老婆,但誓死不从的王泉媛,逃跑未成,又被马步青强行押送给了团长马进昌。 性情刚烈的王泉媛,受尽了马进昌的残忍折磨,长期受禁于马进昌的虎穴…… 1939年3月,马进昌所在的部队换防,准备离开永昌,一直伺机逃脱的王泉媛最终等来了机会。 在马进昌家善良女佣的帮助下,王泉媛最终乔装打扮得以翻墙出逃。 王泉媛历经三天的逃亡后,终于找到了兰州的“八办”(1939年3月驻兰州第十八路军办事处)所在地,得来的却是满眼的无奈与失落。 王泉媛是西路军失败三年后才回队,已经错过了部队最佳收留时间。 “组织有规定,你们不收留我,我不怨你们,但我向组织保证:我王泉媛无论何时何地都是党的人,请你们将我的这封书信转交给我的爱人......”王泉媛只得含泪离开。 这位当年的飒爽女兵,在战场上出生入死不曾畏惧,面对敌人威逼利诱不曾落泪,却在此刻委屈得泪奔。 王泉媛在“八办”为丈夫王首道留下一封信后,开始一路乞讨,踏上归乡返程的路。由于当时环境复杂,王首道并没收到这封信。 直至1949年秋,家乡解放,凭着一身红军衣帽的老年王泉媛,才总算找到了“红军”组织。 但王泉媛却无法回避“曾给马进昌做过姨太太”的那段过去,再次被遣返回村。她为证清白,曾四处奔走申诉,但长期无果。 直到1962年,朱德、康克清夫妇得知王泉媛的情况后特意出面为她澄清身份,使其重返工作岗位。直至1982年,王泉媛才得以与王首道重聚,所以就有了开篇的一幕。 王泉媛与王首道,这对革命队伍中的夫妻,他们是并肩携手志同道合的“战友”。 为了革命,他们宁愿爱情蒙尘,荣誉迟到,他们隐忍付出,无怨无悔。 在那个弥漫硝烟的年代,像王泉媛与王首道这样因同样的信仰而结合的夫妻,也因信仰而难以相伴相守。只因他们心存大爱,只因他们想创造更好的时代给后人,让后人不再饱受战争之苦,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是值得后人铭记的英雄。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