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爆火到消失,中国人为什么不学钢琴了?学不起还是不想学?

从爆火到消失,中国人为什么不学钢琴了?学不起还是不想学?

00:00
08:04

在曾经的中国,说到孩子学乐器,第一反应就是钢琴:高端,上档次,艺术,有品位,等等词语都加在了上面,甚至很多买不起钢琴的家庭,也愿意花钱让孩子在外面去学习和练习。记得小时候,如果有客人来访,父母总会让孩子弹上一曲,那是一种展示,一种炫耀,仿佛在说:“看,我的孩子多么有才华。”然而,神奇的是,突然之间,钢琴的热度就没了,似乎一下子就快消失了,这到底是文化自信带来的不屑一顾还是经济下行而迫不得已呢?

第一:孩子不愿意学

以前的时代,相对而言诱惑较少,至少很多孩子是无法接触到互联网,或者短视频这一类的东西的,而钢琴对于很多孩子而言,是一个非常有面子的玩具,也自然就有很多孩子愿意去学习,但是现在不同了。

现在的小朋友们的生活真是丰富多彩,但也忙碌得让人心疼。他们的课外时间被安排得满满当当,仿佛每个人都是小小的时间管理大师。你看,这个周末,小明要去上编程课,学习如何编写自己的小游戏;下周,小红则报名了机器人工作坊,动手制作自己的小机器人。这些听起来就让人眼前一亮的课程,不仅让孩子们兴奋不已,也让家长们觉得这是投资孩子未来的明智之举。毕竟赶上了时代的潮流,科创是现在大力提倡的热门行业啊。

而与之对比,钢琴似乎显得有些黯然失色。想当年,钢琴是何等的风光,几乎每个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学会弹奏,哪怕是简单的《小星星》。但现在,当孩子们在平板电脑上轻轻一划,就能玩到各种制作精良的游戏,或是在短视频平台上观看各种神奇的科技发明,钢琴那单调的练习曲似乎就没那么吸引人了。

不仅如此,现在的孩子们似乎更愿意把时间花在与朋友们的在线互动上,或是沉迷于社交媒体上的短视频。他们的小手在屏幕上飞快地滑动,仿佛那才是他们表达自己的方式。而钢琴,那个需要耐心和坚持的乐器,似乎与他们追求即时满足的心理格格不入。

当然,这并不是说所有的孩子都放弃了钢琴。还是有一些小朋友,他们对钢琴有着浓厚的兴趣,愿意在琴键上花费时间和精力。他们在钢琴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即使手指酸痛,也乐此不疲。这些孩子,他们对音乐的热爱是真挚的,他们愿意去探索那些美妙的旋律背后的故事。

但这样的孩子越来越少了。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孩子们的注意力被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所吸引,他们的兴趣爱好也在不断地转移。钢琴,这个曾经让无数人为之疯狂的乐器,也慢慢退出了孩子们的视线了。

社会整体不看好钢琴了

咱们这代人是真的见证了一场文化的大变革。记得小时候,电视上一放那些金发碧眼的外国人,穿着笔挺的西装,喝着咖啡,那叫一个洋气。那时候,大家都觉得,西方的月亮都比咱们的圆,西方的生活方式就是成功人士的标配。你要是手里拿着一杯星巴克,那就是时尚的象征,你要是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那就是有教养的代表。

可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的壁垒被打破了。咱们开始看到,那些看似光鲜亮丽的西方生活背后,其实也有他们的烦恼和问题。与此同时,咱们的传统文化也在悄悄地复兴。现在的年轻人,他们开始穿汉服,开始学习茶艺,开始弹古筝、吹笛子。这些传统的元素,不再是老土的代名词,而是变成了一种新的时尚。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话现在越来越被大家所认同。

特别是那些传统乐器,它们独特的音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一大批爱好者。古筝那悠扬的旋律,笛子那清脆的音符,都在告诉世界,中国的音乐也有着无法抗拒的魅力。现在,不仅在国内,就连在国外,学习中国民族乐器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这种文化自信的回归,不仅仅是对传统的复兴,更是一种文化的自觉。很多人开始意识到,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而这些文化都值得我们去珍惜和传承。咱们不再盲目崇拜西方,而是开始用心去感受和发扬自己的文化。

所以,现在的小朋友们,他们有更多的选择。他们可以学习钢琴,也可以选择学习二胡。他们可以享受西方的流行音乐,也可以沉浸在民族音乐的韵味中。

实用主义放弃了钢琴

另外,必须还知道人类的圈子文化,现在要想在音乐圈里混出个名堂,那可不容易。你得有人带,得拜码头,得认识对的人。这圈子,水深得很。普通人家的孩子,想靠着弹钢琴出人头地,那难度,不亚于登天。

想想看,音乐圈就像是一张巨大的网,每个节点都是一个机会,也可能是一个陷阱。你得知道怎么在这张网上穿梭,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比如说,你得知道哪些音乐节值得参加,哪些大师班能学到真东西,哪些比赛能给你增加曝光度。这些信息,不是随便上网搜搜就能找到的,得有人指点,得有人脉。

而且,音乐圈里的人际关系复杂着呢。今天你可能是某个音乐节的新星,明天可能就因为一句话得罪了某个大佬,从此销声匿迹。你得学会怎么与人打交道,怎么在保持自我风格的同时,还能让那些有影响力的人注意到你,支持你。

另外要知道,在传统文化圈,一个东西好不好不是由普通人说了算的,因为他们觉得普通人没有什么艺术水准,要是圈内的大佬说你好,那才是真的好,之前火遍网络的所谓的书法大师们,写的东西真的是字吗?但问题是人家还是艺术家了,这就是同行之间相互炒作的结果,你自己在这行没有人脉,你钢琴只要不是好到超过贝多芬,依然可以说你水平一般,没有出头日。

这对于普通家庭而言,是做不到的,所以家长们心里非常清楚,不要希望自己孩子通过钢琴走上艺术的道路,甚至到艺术圈里面混口饭吃,没希望的。

最后确实是没钱了。

钢琴教育,这门曾经被视为贵族教育的艺术,如今在经济压力下,正逐渐成为许多家庭难以承受的重负。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力成本不断攀升,钢琴老师的收费也随之水涨船高。一节专业的钢琴课,价格不菲,足以让家长们感到压力山大。而这只是开始,钢琴本身的购置费用更是让人咋舌,一台品质上乘的钢琴,价格往往高达数万元甚至数十万元。

不仅如此,钢琴的维护同样是一项长期的开销。定期的调音、保养和维修,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费用,累积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特别是在季节变换时,钢琴对环境的温湿度要求极高,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琴体变形或音质受损,这时候的维护费用更是让人心疼。

家长们在面对这样的经济现实时,不得不重新审视钢琴教育的价值。他们开始权衡,这笔钱如果用在其他教育投资上,比如孩子的外语学习、编程课程或是体育活动,是否能够带来更实际的回报。毕竟,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家长们更倾向于选择那些能够为孩子未来教育和职业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的途径。

在这样的背景下,钢琴教育似乎逐渐从许多家庭的必备清单中淡出。尽管钢琴依然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一部分忠实的爱好者,但在经济考量面前,它不再是每个家庭都能够轻松承担的选择。钢琴教育的黄金时代似乎正在悄然落幕。

我的意见:就让它退热

这个世界从火热到落寞的东西不计其数,自然也不差钢琴这一种东西,同样的,没有钢琴,对于人类也不是什么大的影响,当然有了也有好处,所以喜欢的人可以继续学,不喜欢的人可以不管,不必什么打击,也不必要拯救,一切都是选择。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