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个税大幅下降!居民收入下降致个税减少?没那么简单

2024年1-2月个税大幅下降!居民收入下降致个税减少?没那么简单

00:00
05:30

最近,财政部公布了2024年前两个月的财政收支情况。眼尖的网友发现今年前两个月的个人所得税收入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

2024年1-2月全国个人所得税总额为3262亿元,同比下降15.9%,在主要税种里下降幅度是比较大的。众所周知个人所得税与居民收入息息相关,收入越高缴纳越多,于是有人认为今年前两个月的个税总额下滑是人们收入普遍下降导致的。真是如此吗?恐怕没那么简单。

我们先来看下最近几年前两个月的个人所得税征收情况。

2019年1-2月:总共实现2326亿元,同比下降18.1%;

2020年1-2月:总共实现2672亿元,同比增长14.8%;

2021年1-2月:总共实现2753亿元,同比增长3.1%;

2022年1-2月:总共实现4043亿元,同比增长46.8%;

2023年1-2月:总共实现3881亿元,同比下降4%;

2024年1-2月:总共实现3262亿元,同比下降15.9%;

纵观最近6年前两个月的个税总额情况有三次是同比下跌的,分别发生在2019年、2023年和2024年,这三年其实出现了类似的情况,我们一个一个来说。

2018年10月1日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从每月3500元上涨至5000元,这应该是近近年来个税领域最大的变化了。由于我国居民的整体收入水平不高,起征点上涨1500元让大量人群不再需要缴纳个税、需要缴纳个税的人每月支出金额也有一定幅度的减少。

起征点提高的政策是从2018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2018年1-2月用的是3500元的起征点,2019年1-2月用的是5000元的起征点,所以这两个时间段的个税总额一比较,结果必然是2019年前两个月个税总额大幅下滑。

实际上2019年1月起个税进行了另一项改革,引入了“专项附加扣除”抵扣项目,包括子女教育、赡养老人、房贷利息、租房支出、继续教育、大病医疗在内的六大支出项目可以抵扣收入以达到少交税的效果。

当然,由于政策是从2019年1月才开始实施的,刚开始实施的几个月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填报,所以这一因素对当年前两个月的个税影响未显现出来,无法和个税起征点提高相提并论。

2023年1-2月以及今年1-2月的个税总额减少与专项附加扣除里的部分项目变化关系密切。

先来看去年的情况,个税总额同比下降4%,不算多,主要是2022年3月底国务院发布《关于设立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的通知》所致。

原来有孩子不一定能够享受每月1000元的抵扣,孩子的年龄必须达到3岁以上才符合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的要求;2022年3月新增加了婴幼儿照护扣除,规定家里有0-3岁的孩子每月也能从收入里抵扣1000元了。

注意,政策是从2022年1月1日实施的,可颁布日期是在3月28日,这意味着2022年1-2月征收个税时没有抵扣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导致个税收多了,通过后面几个月少收个税或者第二年退税的方式还给纳税人。

另一方面,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在2023年1月就开始实施,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在计算前两个月个税的时候直接抵扣,不存在“多收个税”的情形,所以2023年1-2月征收的个税总额相比于2022年1-2月少了一些。

2024年前两个月个税总额减少的原因与去年类似。

2023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提高个人所得税有关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的通知》,规定从2023年1月1日起提高三项专项附加扣除的标准,即子女教育和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从一个孩子每月抵扣1000元收入提高至2000元、赡养父母支出从每月抵扣2000元提高至3000元。该项政策的实施让不少人一下子连一分钱个税都不要缴纳了,收入较高者的个税支出少了好几千甚至上万元。

新政是2023年8月出台的,2023年1-2月征收个税时没有使用,多收了个税;2024年1-2月政策早已落地,征收个税时该抵扣的都抵扣了,不存在多收个税的情况;这两个期间征收的个税总额相比较,2024年1-2月同比大幅下降在意料之中。

总结一下,2024年1-2月个人所得税总额同比两位数下降的真实原因并非所谓的国民收入下降,而是减税政策实施后导致的,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了2019年1-2月和2023年1-2月。

部分自媒体不了解我国的个税政策以及这几年国家在减轻老百姓个人所得税负担上出台的优惠措施,拍脑袋得出个税减少是收入下降引起的结论,误人子弟的同时也显现出了无知的本质。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