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危机加速到来,如何塑造一个有韧性的明天?

气候危机加速到来,如何塑造一个有韧性的明天?

00:00
16:06

2023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与此同时,极端高温、暴雨、野火、低温冻害等越来越频繁地走入人们的视野。人们正面临气候变化的重大影响,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迫在眉睫。

3月23日,第64届世界气象日来临,主题“气候行动最前线”再次重申了气候行动的重要性:它不可或缺,且刻不容缓。

我们应如何应对越来越频繁的极端天气?又该如何延缓全球变暖的趋势?

“天灾”频发

全球变暖使得天气更加恶劣,跨行业、跨区域的复合型气候变化风险将增多且更加难以管理。《2023年中国气候公报》显示,过去一年,气候在农业、水资源、能源、植被、交通、大气环境、人体健康方面都造成了影响。

去年,云南出现冬春连旱。土壤持续缺墒,旱情严重,部分无灌溉条件的山地、半山地旱地作物玉米等播种成活困难。

在河南,小麦遭遇“烂场雨”,麦田积水,眼看就要到手到仓的粮食,却将面临发芽变质。河南省财政紧急下拨资金2亿元,专项用于小麦烘干。

华北地区还遭遇了极端高温和降雨。华北黄淮出现了1961年以来最强的高温天气,这场“最强高温”持续了22天,197个气象站出现了40℃以上的天气。华北电网、四川电网最大负荷创历史新高,北京、河北、天津等地多人确诊热射病。台风“杜苏芮”北上,海河流域发生流域性特大洪水,8条河流发生有实测记录以来最大洪水。

据应急管理部统计,2023年,全国气象灾害造成农作物受灾面积1053.9万公顷,死亡失踪537人,直接经济损失3306.0亿元。其中,全国暴雨洪涝受灾面积占气象灾害总受灾面积的44.2%,干旱占36.3%,风雹灾害占11.2%,低温冷冻害和雪灾占5.0%,台风灾害占3.3%。与近十年均值相比,气象灾害造成的农作物受灾面积、死亡失踪人数分别减少49.2%、46.6%,直接经济损失与近十年持平。

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张兴赢告诉记者,气候变化模拟预估显示,至少到本世纪中期,未来全球地表温度将继续上升,极端高温、海洋热浪、强降水和部分区域农业与生态干旱的频率和强度、强热带气旋比例将增加。持续的全球变暖还会进一步加大全球水循环以及潮湿或干旱事件的严重程度。

“举例来说,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目前50年一遇的极端高温事件在21世纪末将变为1-2年一遇。这意味着,现在发生的破纪录极端高温事件会变成经常发生的事件。”张兴赢说。

全球面临“红色警报”

全球变暖所引发的“天灾”在全球肆虐。地中海罕见飓风“丹尼尔”引发利比亚巨灾,北美多地出现破纪录野火,澳大利亚西北部强降雨导致“百年一遇”洪水……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2023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显示,2023年,热浪、洪水、干旱、野火等影响了数百万人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数十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2023年,全球温室气体浓度、地表温度、海洋热量和酸化、海平面上升、南极海冰面积和冰川消融等多项气候变化指标创下新纪录。全球海面平均温度从2023年4月开始就不断创下历史新高,其中7月、8月和9月大幅刷新纪录。目前,南极海冰面积是有记录以来新低,冬季结束时的海冰最大面积比之前的最低纪录少100万平方公里。

该组织秘书长塞莱丝特·绍洛说:“世界气象组织正在向全球发出红色警报。”

联合国防灾减灾署发布报告显示,2000年至2019年,全球报告气候相关灾害6681起,环比上一个20年增长82.7%,其中,洪水灾害从上一个20年的1389起增至3254起,风暴灾害从1457起增至2034起。

全球变暖加剧了气候系统的不稳定,这是造成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的重要背景。

追本溯源,气候变暖在工业革命之后显著加剧,主要原因是人类燃烧化石燃料后排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2023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显示,去年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二氮这三种主要温室气体的浓度在2022年创纪录的水平上继续上升,其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水平比工业化前高50%。

为给地球“纠偏”,2015年《巴黎协定》正式提出,以工业革命之前的水平为基准,到本世纪末要将全球温升控制在2℃以内,并努力达到1.5℃的目标。

然而,世界气象组织已正式确认,2023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全球近地表平均温度比工业化前水平高1.45℃,正逼近“1.5℃”温升目标。过去10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10年。

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袁嘉灿告诉记者,要实现《巴黎协定》制定的温升目标,还要注意海洋升温带来的滞后性效应。地球吸收的热量有很大一部分贮存在海洋里,由于海水热含量较大,所以升温慢于大气。因此,即使现在就达到碳中和,未来一段时间内,地球的平均地表温度还会因为海洋的滞后升温而继续上升。

随着未来全球地表温度的上升,极端高温、海洋热浪、强降水和部分区域农业与生态干旱的频率和强度、强热带气旋比例还将增加,北极海冰、积雪和多年冻土将减少。

中国气象局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介绍,气候变化正在影响每个大洲,扰乱各国经济发展并影响人民的生活。如果这种趋势得不到有效扭转,未来的代价可能更为严重。

探索“宜居地球与人类未来”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意识到减缓全球变暖的重要性。

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特聘教授穆穆,与博士生导师袁嘉灿在复旦大学共同开设了一门名为“宜居地球与人类未来”的通识课程,面向全校所有专业学生展开授课。课程以地球气候系统和演变为核心揭示宜居地球建立的基本规律和条件,以人类社会发展对气候系统的影响为导向,揭示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规律,引导学生探索碳中和背景下维持地球宜居性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路径。

气候变化在学生之间得到了出人意料的关注,学生们“口口相传”,推荐这门通识课。课堂上,常有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发生观点碰撞,试图从不同专业背景出发共同解决气候变化的问题。

让袁嘉灿印象深刻的是,课上几名本科学生共同撰写了一份名为《大型海藻养殖对提升海洋碳汇的可行性分析》的论文,意在通过建立统计学模型探索最优海藻养殖的方式,提升海洋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从而减缓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袁嘉灿在这份论文中看到了学生们将课程知识结合专业特长,来解决气候变化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她感到很欣慰。

将海藻养殖与减少温室气体浓度相结合,这反映出气候行动的方针之一:既要应对气候变化,也要兼顾经济效益。碳排放所引起的气候变化,已经切实影响到了经济社会发展。“碳排放的社会成本”可用于估算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可能造成的所有经济损失,它表明我们今天避免的损害对于未来有多大价值。

“气候变暖会影响人类的健康,比如更频繁的热浪,会导致热相关的疾病甚至死亡,进而会 导致社会医疗成本的增加和劳动力的下降。同时,高温会减少户外工种的劳动时间,也会减少生产力。”袁嘉灿解释,根据研究,未来气候进一步变暖会给一些中低纬度的国家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要对气候变化采取积极的减缓和适应行动。

“应对气候变化的路还很长,这也将是学生们需要面对的未来,所以希望他们能够对碳中和最优路径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有自己的思考和实践。”袁嘉灿说,在浩渺的宇宙中,地球目前依旧是唯一探测到适合人类生活的星球,是值得我们无比珍视的家园。

在气候行动“最前线”

自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以来,全球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法律不断增多,适应规划和实施举措在所有部门和区域都取得了进展,但仍然存在适应差距,且在当前的执行速度下差距还将进一步扩大。在这一背景下,2024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确定为“气候行动最前线”,以强调合作起来开展气候行动的紧迫性。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席列斯特∙绍罗在世界气象日致辞中表示,面对前所未有的环境挑战,我们不能只做旁观者,今天的努力将为子孙后代打造一个更安全、更健康的世界。“让我们肩并肩,站在气候行动的最前线,利用我们的集体专长,为崇高的利益,塑造一个有韧性的明天。”

当前,各国的气候行动具有多样性和示范性。也门提出通过雨水收集解决水资源短缺,斐济增强土著人民保护森林的能力,3个东加勒比国家共同打击非法捕鱼……

我国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智慧和力量。周兵认为,只有不断加大应对气候变化的力度,坚定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加大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力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才能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持续提升应对气候变化水平。

开展气候行动,具体要做什么?张兴赢建议,面对逐年愈加频发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当前人类社会自救的最有效办法就是早期预警,如果提前24小时预警,灾害损失可以减少30%。预警可以挽救生命并提供至少10倍的投资回报。同时,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在人口稠密地区也格外显著。建立多气象要素的健康风险早期预警系统,提出因地制宜的气候健康适应策略,可以为我国科学精准应对气候变化人群健康风险提供科学支撑。

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工程和大型工程建设等方面,要广泛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张兴赢表示,以暴雨为例,要推动将气候可行性论证纳入特大城市规划设计和管理体系,制定涉及城市安全的重大规划、重点工程气候可行性论证强制性评估目录。针对超设防暴雨,要考虑气候变化和城市化的影响,复核城市防洪排涝标准,及时修订城市暴雨强度公式和城市防洪排涝有关规划,提升城市防涝能力。

社会各界也对此积极建言。成都理工大学校长许强在地质灾害防治领域深耕30余年,他呼吁有关部门共同补齐在建工地防灾减灾短板,建议提高在建工地的自然灾害风险精细化调查评价水平,健全工地的防灾减灾监测预警体系,优化工程施工中地质灾害危险性动态评估;编制防灾减灾预案,开展应急演练;强化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等。

全国人大代表雷亚飞则关注到台风预报与应对。他介绍,我国基本采用卫星遥感来获取海水表面温度数据,但由于受到陆地回波等影响,近海卫星观测数据有不可用或观测精度不高的情况,且不能对海面以下情况进行探测。他建议,可利用海上石油天然气生产平台和钻井平台更精确地收集海洋气象数据,提升应对台风和气候变化的能力。

个人微小的行动是否对气候变化有作用?袁嘉灿认为,比较容易做到的是,采用绿色出行方式,节约能源,不浪费食物,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物品,社会层面要多支持绿色产业,加大倡导低碳生活的宣传力度等。“个体力量可能是渺小的,但人类的合力已经足够强大,可以影响自然。”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