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讲 女科三篇 《我说金匮要略》(结)

第三十二讲 女科三篇 《我说金匮要略》(结)

00:00
43:32




讲师介绍

讲师:李老师

执业医师,中药师,高级健康管理师。

以阴阳立极的六要素图像体系为依托,精通中医仲景经方学派体系框架,善于应用经方和针灸调理各种慢性疑难病症。擅长将相学、地理与命理学与中医结合,融汇贯通,广泛应用于实际临床。


课程简介

经方在我国汉朝以前其实就已经存在,一直等到汉朝出现一位名医张仲景,他是利用《内经》热论中的六经辨证将经方如何使用系统化的第一人,也因此至今仍被历代中医尊称为医圣。最初的经方著作书名叫做《伤寒杂病论》,到了宋朝,《伤寒杂病论》被分成了两本书,一本叫《伤寒论》,一本叫《金匮要略》。现在说的经方,主要就是指以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为理论基础的处方,是中医最为正统的一个流派。

作为一个中医人,我们为什么要学经方,要学伤寒论?就是因为六经辨证是一种动态的模型,六经辨证的模型在境界上是高于五行、气血、营卫等中医模型的。张仲景的经方体系,处方药简力专,既精简,效果又好,讲究的是一剂就知道对错,二剂就有很好的效果。过去许多医家就是因为无法透彻了解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法则,面对这么多带有毒性的药物,自然而然就不敢轻易使用经方。同时,由于年代比较久远,传下来的书籍多有错误,文字语义也随着年代产生变化,造成许多医家对于《伤寒论》的框架更是一知半解,也正因为如此,自汉朝张仲景医圣至今,历代所出现的经方名家并不多,千年以来真正懂得伤寒论的医家是屈指可数的。

本次的《我说金匮要略》课程,是继《我说神农本草经》、《我说伤寒论》之后的又一系列重磅课程,《金匮要略》同样是建立在经方的六经体系框架下的,故而此篇可以理解为《我说伤寒论》的续篇。

按照《金匮要略》成书的结构,本篇课程以二十二个基本证的分型为基础,以处方为着眼点,着重介绍各脏腑病症的经方乃至阴阳立极下的应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