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件件大国重器翱翔蓝天,地面上同样有一群人会仰望天空,那里凝结着无数人的心血,背后也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好故事。
在航空事业发展的长河中,伴随着型号的腾飞,总有一些让人难以忘却的感人故事激励着我们勇往直前。
1998年3月23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三代战机歼10一飞冲天,成功首飞。
然而最初的首飞时间并非这一天。就在原定的首飞前十几个小时,在一次发动机试车检查中,飞机发动机滴落了三滴油。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歼10和“三滴油”的故事。
歼10首飞当天
首飞前 发现三滴油
“当时我们正在做首飞前的试车工作,我负责检查发动机,一切都很正常。”张凤贵回忆起25年前的那天,双手紧握,平静的语气中,仍透露出一丝紧张。
“突然我的余光感觉到,旁边有一丝光亮的东西滴落下来。当时我的心里就‘咯噔’了一下,感觉不对劲。但定睛看的时候,却没有发现漏油迹象。”
此时的张凤贵怀疑自己看花了眼,但心里的疑惑,却始终没有消除。
“我就一直半蹲在那里,一边听发动机的转速变化,一边注视着可能漏油的那片区域,随即,第二滴油一闪而过,当第三滴油滴落下来时,我坚信,发动机就是在漏油!”说到这里,张凤贵的声音变得洪亮而有力。
当下立断,张凤贵立刻将发现的情况报给了机务大队副大队长。大家都不敢相信,飞机马上就要首飞了,如果发动机高温区确实漏油,飞机是万万不能飞上天的。
为了验证猜想,张凤贵主动申请打开发动机口盖,当20多颗自锁螺钉被拧下,大伙儿都震惊了,里面已经积了不少漏油。
歼10
人机不停 连续120小时排查问题
张凤贵口中提到的机务大队副队长就是李涛。
访谈期间,李涛拿出一本略微发黄,年代感十足的笔记本,一边找寻他的记录,一边搜索着脑海里的记忆。
“我记得是做了两次启动验证是否漏油,当机械员张凤贵打开口盖后,油漏出来的瞬间,现场所有人的表情都凝固了,包括我。”李涛表情严肃地说道,“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原定的首飞时间肯定飞不了了,必须要把问题找出来!”
当天晚上,整个团队开始通宵查找问题。“说实话压力很大,因为无法在短时间内判断出到底是哪个位置在漏油,我们甚至把发动机拆了又装上再试车,但仍然在漏油,反反复复,连续几天完成了8次试车,人不停,飞机不停。”形容起排查过程,李涛说,就像在大海捞针。
工作人员正在排查问题
李涛解释道:“漏油点都是需要发动机转速上去了,才会出现漏油,没有到准确的转速,它就不会漏油,也就看不出来;再者,拆发动机需要一些时间,高温区温度下来后,挂在内部零件上面的油基本也被烘干了,很难判断准确的漏油位置。”
“这里,你们看,从3月11号晚上一直到15号晚上,120个小时!”李涛指着笔记本上的一串串日期,日期后面,是团队一次又一次地拆、装……发动机管路系统错综复杂,能想到的办法都用过了。
他回忆道,“最后技术人员凭借无损检测实践经验,逐点检查分析并缩小检测范围后,终于在一次发动机开车过程中,通过视频内窥系统将瞬间的漏油过程捕捉并记录了下来,找到了漏油点。”
工作人员正在排查问题
“确实不容易啊,事后通过反复观看录像证实,漏油只有短短的3秒钟时间。”李涛感叹道,十几号人连续通宵达旦地工作,没有一个人退缩,没有出一个差错,大伙想的,就是尽快找到问题、解决问题,把战机送上蓝天。
“那时候,看到飞机完成首飞平安着陆,现场所有人都哽咽了,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最后一句话,李涛像是对记者说,更像是对25年前的机务团队说道。
质量意识根植在航空人的心底
如果1998年3月11日那天,没有发现这三滴油,没有打开发动机的口盖,飞机按照原定时间首飞了,会发生什么样的后果?
“发动机有问题,严重情况下,很有可能会导致等级事故的发生。”回答起这个问题,李涛感到后怕,但更多的是坚定。“这更加说明了质量意识的重要性,我们应该对试飞员的安全负责!”
张凤贵也深有同感,“进成飞的第一天,老师傅就告诉我们,飞机不能带故障飞行,它跟汽车不一样,汽车有故障可以停路边,飞机有故障,它怎么办?”
在张凤贵看来,“我只是做好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质量问题关系到试飞员的生命安全,发现问题,要敢于发声,找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才是航空人应该做的。”
歼10
即使推迟首飞时间,也要确保首飞的万无一失。谈到“三滴油”事件的意义,李涛和张凤贵不约而同地表示,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最终到“三滴油”成为一个符号,并非一蹴而就的,它是成飞这么多年以来对全体员工质量意识培养的必然结果。
正是因为航空人对质量问题的绝不妥协,对客户和产品强烈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最终将歼10安全送上了天空。
虽然歼10飞机因为“三滴油”而推迟了首飞,但它的故事,却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质量就是航空人的生命,成飞始终将客户的安全,放在首位。
25年后的今天,“三滴油”所代表的一丝不苟、求真务实的精神,刻在了每一位航空人的心里,它将随着每一次战机的安全起飞,永远闪耀在航空工业成飞的史册。
推广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