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暴动,吞噬盛唐辉煌的细节辨析

安史暴动,吞噬盛唐辉煌的细节辨析

00:00
05:33

《安史之乱:大唐盛世的一颗毒瘤》上篇:天宝时期的大唐外强中干

各位听众,在华夏五千年的文明长河中,大唐王朝无疑是最为璀璨夺目的明珠之一。那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时代,一个英雄辈出、文化繁荣的时代,一个让无数后人追思与神往的时代。然而,正如明珠也有瑕疵,大唐盛世亦非尽善尽美。其中,安史之乱便是这颗明珠上最为刺眼的一道裂痕,它犹如一颗毒瘤,悄然滋生,最终爆发,将大唐的繁华与荣耀撕裂成碎片。
从今天 开始分三期讲《安史之乱:大唐盛世的一颗毒瘤》。本集讲上篇:天宝时期的大唐外强中干。


大唐天宝三载,天下太平无事。李白被唐玄宗取消关注,落寞地离开长安,然后在洛阳巧遇杜甫。两双温暖的大手紧紧握在一起,碰撞出一段佳话。他们一起在河南求仙访道,秋天又遇到了高适,三个人每天除了喝酒闲逛,就剩下作诗了。
为大唐工作50年的贺知章,也骑着小毛驴回浙江老家了。此时,离生命的最后时刻不过半年。
大明宫中住着李隆基,太真观里有杨玉环。一年后,他们将走完世界上最遥远的旅程,向天下宣布他们的爱情。杨玉环的哥哥杨国忠仍然默默无闻,但后来他踩上了一条光彩大道,走向了自己也不清楚的未来。
右相李林甫在朝堂只手遮天,每次发朋友圈都能收获上万点赞,然而,他都懒得看一眼。幽州的安禄山春风得意,他刚刚接替裴宽 担任范阳节度使,再加上已有的平卢节度使、河北采访使等职,大唐东北王即将加冕。 
日后搅动风云的人物都已各就各位,只是他们都不知道,自己将要面临的是什么。
大唐天宝三载,天下太平无事,所有人都在挥洒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他们坚信,如日中天的大唐将永远存在下去。然而,长安地下早已埋下了无数伏火雷,只等一丝火星。


天宝元年,长安城外的广运潭 热闹非凡。从渭河而来的三百多艘船在广运潭 一字排开,首尾连接数十里,每艘船上都写着大唐州郡的名称,还有各地的土特产。
乍一看,仿佛是来长安赶集的。
唐玄宗在观礼台上就座后,三百多艘船依次从台前经过,接受皇帝的检阅。潭中心有一艘船突然锣鼓喧天,陕县县尉 崔成甫 扯开80分贝的嗓门,唱着唐玄宗亲自写的《得宝歌》:
得宝弘农野,弘农得宝耶!
潭里船车闹,扬州铜器多。
三郎当殿坐,看唱《得宝歌》。
看看这词,多感人,多喜庆,一股"啊,五环,你比四环多一环"的画风,猝不及防地扑面而来。李隆基确实很开心,因为终于能吃饱饭了。
堂堂大唐皇帝不应该用金锄头种地吗?怎么会吃不饱饭?我跟你说,这啊,还都是真的。
开国初年,朝廷爱惜民力,再加上长安城人口少,一年只需要消耗20万石粮食。可在太平岁月,人们总是向往首都生活,当年在长安找机会的人,和如今的北漂没什么区别。
人口多,粮食需求就大。而造福秦汉的水利灌溉系统早已残破,曾经接受灌溉的4.5万顷田,被缩减到只有6000顷。唐朝的关中,早已不是经济重心。
知道为什么唐高宗、武则天都喜欢去洛阳吗?人家不是去搞团建,也不是去旅游,只是单纯为了吃大米、烙饼、烩面、胡辣汤等等,因为没办法,长安实在是没粮食吃啊。
就在天宝元年,广运潭 把之前修建的运河连通起来,江南的大米可以直抵长安,并且在当年就运来400万石粮食,李隆基能不高兴吗?
长安城解决了温饱,可大唐依然是烂摊子。《旧唐书 · 玄宗纪》说:"天宝十三载,户981万,388万不课,530万课。口5288万,4521万不课,766万课。"
然而,这串数字已经成为历史学界的一段公案。从字面上来看,大意是:唐朝的财政税收方式是租庸调制,纳入这套税收系统的人口叫课口,有课口的家庭叫课户。
大唐登记在册的人口中,40%是免税的,剩余60%人口交的税要用在朝廷开支、官廷用度、洪涝旱灾上面,再加上在北、西、南三个方向同时开战,军费需求庞大。即便如此,正常的税收渠道都不一定通畅,往往需要朝廷派转运使之类的官员,去地方上临时疏通、压榕,才能把钱粮运往长安。
大唐盛世如繁花锦绣,可朝廷只有两个字就是:没.钱。因为国有土地制度早已崩溃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