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正赶上春分日,上午阳光正好,也把昌平区城南街道化庄社区回迁居民的脸,映得更多了几分喜气和暖意。当天城南街道化庄社区棚户区改造和环境整治项目回迁安置工作现场交房仪式,在白浮泉北街36号院举行,而这里也是800多名居民等盼了三年的新家。为了居民们住得更踏实放心,这一天居民收房即拿本。新社区,老街坊,与熟悉的面孔一起,化庄居民们也将迎来崭新的日子。
三年等待,眼看着新家拔地而起
新京报记者获悉,化庄回迁房项目紧邻大运河遗址公园北部,规划占地面积3.51公顷,建筑规模约9.7万平方米,共有12栋住宅楼,659套房。2021年前,化庄社区人口倒挂问题严重,社区内建筑密度大,违章建设也较多。棚户改造,是保护传承利用建设大运河文化带,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
张学宾是化庄社区的老居民了,2021年随着社区腾退,他与一家8口搬出了家里的平房老院子,之后几年仍然住在昌平老城区。他告诉新京报记者,自己租住的地点距离新房不过2公里,“因为离得近嘛,所以平时没事儿的时候就会过来遛遛弯,走走看看。”
上次来看着楼房封了顶,这次来发现装了门窗,等过些日子小区里开始栽种绿植了……来的次数多了,每次走到附近,张学宾总能发现些新变化,“真是眼瞅着它一点点建起来的,看见房子,心里就踏实。”
3月20日,作为居民代表之一,张学宾从昌平区副区长倪娜手中,接过了属于自家的房本,这标志着城南街道化庄社区棚户区改造和环境整治项目回迁安置房完成交房,与张学宾一样,社区800多名居民,也将在这个春天搬入新家。
张学宾告诉新京报记者,早些时候自己已经到新家看过,“房子是精装修的,设计的也不错,我们只需要再买些家具,过不了多久就能拎包入住了。”张学宾挺满意,他听说未来周边的配套设施也会进一步完善,“商场、学校、幼儿园,感觉这未来这日子有盼头,一天比一天好。”
交房即交证,把资产拿到手里、揣进兜里
记者从昌平区城南街道获悉,化庄棚改项目装配式全装修,较传统装修更质量可靠、节能环保、缩短工期等,为区内安置房首例。据悉,装配式全装修采用建筑、装修一体化设计、施工,不仅建造速度快,比传统现浇模式工期缩短30%以上,其预制构件的标准化批量生产,更是有效改善墙体开裂、渗漏等毛病,提高安全性和整体建筑寿命。
同时,此项目也是目前昌平最先使用装配式全装修的回迁安置房、最快完成规划核验、竣工验收备案并取得不动产权首次登记的回迁安置房、最先实现“人车分流”,地面无固定车位的回迁安置房、以及最先使用线上申报不动产证登记备案的回迁安置房。
此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的办证速度。在城南街道联动昌平区住建委、市规自委昌平分局,兴昌公司等相关部门的努力下,交房当天,即实现了“住权与产权零距离,交房交证零时差”,居民们领回了属于自家的“大红本”。
昌平区委城南街道工委书记张友鑫告诉新京报记者,这也是目前昌平区第一个实现“交房即交证”的回迁安置房,街道与多个部门一起打通工作路径,提高办证速度,也是为了让居民们收房收得更安心、更放心。
“就比如有的居民家里虽然分到了资产,但如果没有这个‘大红本’,资产的变现能力比较差,特别是万一着急用钱的话,没有房产证会带来很多麻烦。所以我们这次,在交房时实现交证,也是为了让居民心里更踏实,资产攥在手里,就如同钱装进了兜里。”张友鑫说,在未来,城南街道将继续做好交房后续工作,不断完善服务,加强社会治理,让居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越来越温暖。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