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雪球出品的追基零距离,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又开始纠结手中的债基了,来自拾三圆。
说来也巧,我3月7日分享了名为“债市还能再挤挤吗?”的文章,3月8日开始债市就开始连续回调,这个节点卡得我本人都有点吓到了。但因为权益市场回暖,外加各种消息、利好频发,大家好像都没有怎么注意到,债市正在默默震荡调整。
债市这次调整是因为啥?
债市近期出现的明显调整,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一是从基本面来看,公布的2月份CPI和进出口数据都强于市场预期,此前市场对于经济基本面的过于悲观预期能得到一定的修正,而投资者对债券的态度也将转向谨慎。二则来自止盈压力,前期债券市场涨幅较大,随着利率已经到达一个低位,市场也会出现一部分的止盈需求,想要落袋为安。
三从股债跷跷板效应来看,当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稳定市场预期的政策,对股市形成了较强的支撑,市场风险偏好有所回升,也可能会分流债市资金。四是央行收紧流动性投放,叠加债市供给或将放量,进一步引发了市场对流动性的担忧。
3月以来,央行通过逆回购所进行的流动性投放出现了明显缩量,此前每日基本上都是千亿量级,开始大幅收缩至百亿规模,而在3月13日、14日更是创下30亿元的“地量”水平。此外3月20日还有件事,可以连带一说,那就是日本时隔17年来首次加息了,并且日本央行宣布结束国债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这估计也会对全球金融市场流动性构成一定冲击。
不仅“资产荒”,还有“策略荒”
自今年7月政治局会议提出“一揽子化债方案”以来,各地陆续推出特殊再融资债券,这也为本来质疑不断地城投“信仰”再度充值,被众多投资机构视为优质资产抢券配置。但化债政策,地方政府增量债务受到严格的管控,自23年8月后,城投债券的发行规模就在持续缩减。正是这种供需的不平衡,也让债市“资产荒”情况的持续至今。
除了资产荒外,其实债市也在面临着一场策略荒。目前债券投资的几大主要策略为久期策略、杠杆策略、信用下沉以及做波段。但如今面对的是长端交易过度拥挤,短端资金不松。而信用债供给不足,城投债、产业债的供给都在下降,信用利差极限压缩,信用下沉性价比过低。
其实久期策略在长期利率下行中,胜率一直不低,今年以来拉长久期甚至成为了一种“致胜法宝”,卷久期似乎已经成了一种迫不得已的策略选择。但超长期国债的配置,最初公募基金是没怎么参与的,更多都是保险资金处于长期配置考虑而进行配置的,是在经历了一波行情上涨后,公募基金才开始陆续进入的。因此资金并不稳定,一旦出现波动可能就直接赎回了。
当然,也是有基金经理抓到了这波涨幅的,比如一些本身就是做信用出身的基金经理,发现城投债有机会就及时跟进了,或者就是有宏观利率研究背景,自身对利率价格比较敏感的基金经理。像是国泰基金的李铭一,2020年加入的国泰,曾任信用研究员,虽然资历尚浅,但是管理的国泰惠丰纯债,今年以来收益率已经达到了5.1%,去年的涨幅也是有4.39%。国金基金的于涛先后做过信贷评审、信用评级、债券研究和债券投资,在信用研究领域有着多年的专业积累,管理的国金惠盈纯债今年以来涨了2.2%,去年涨幅达到了6.58%。
债基还稳吗?
我认为虽然债市会出现波动,但仍是一个稳健的选择。从市场角度来讲,短期波动是不可避免的,以中证全债指数为例,近一年就出现过两次比较明显的短暂回调,而小的波动更是十分寻常。
我国的债市向来是熊短牛长,债基的稳健程度自然不用多说。从近10年中债-新综合财富指数的年度数据来看,每年都能获得正收益,就2017年的时候收益率稍微弱了一点。所以对于投资者来说,如果能够承受债市短期的波动,长期持有基本上是能获得不错的回报。
我知道最近的债市的回调,让不少人又有点小纠结了,那我们就拿个比较极端的情况举例。譬如此前提到的2022年那次因为现恐慌情绪,发生踩踏式下跌的小型债灾。当时的背景和现在有点类似,当时A股较为低迷,期货市场也比较差,大量资金涌入了债券市场,导致债市出现拥挤。
在11月初的时候,市场普遍预期经济会好转,因此资金从避险的债券流回股市,债市经历了大幅的调整,引发银行理财破净潮,出现了恐慌赎回,导致债券继续下跌。当时的中证全债跌了1.17%,而这个坑,在23年3月基本上就填平了,并且后面还在持续创新高。当然了,实在是怕调整的,也可以选择适当止盈,毕竟还是自个睡得安稳最重要。
广告太烦了,关都关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