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军委副主席,功勋卓著,两个儿子分别是少将和中将

他曾是军委副主席,功勋卓著,两个儿子分别是少将和中将

00:00
05:47

众所周知,湖北黄安是全国有名的“将军县”,从这里走出的共和国将军多达二百余人,而刘华清将军正是当中之一。出生在贫苦农民家庭的刘华清,自幼便目睹了社会的黑暗,尝尽了人间的苦楚。1927年,湖北黄安、麻城爆发了震惊全国的“黄麻起义”,年仅十一岁的刘华清深受震动,报名参加了家乡的儿童团,并在两年后转入共青团,正式投身革命,鄂豫皖苏区建立后,国民党反动派将其视为心头大患,频繁发动围剿。1931年,为了保卫革命的胜利果实,15岁的刘华清参加了红军,成为了一名革命战士。加入革命队伍后,刘华清凭借着赤胆忠心和英勇无畏,表现相当出色,很快就成长为一名指挥员。全面抗战爆发后,刘华清所在的红四方面军被改编为八路军129师,他本人则调任129师司令部担任主任秘书,随部队一同挺进敌后。随着八路军的不断发展壮大,刘华清的职务也随之升迁,先后担任宣传科长、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长、军分区副政委等职务。由于长期在部队从事政治工作,刘华清深知政治工作对于我军的重要性,为此他不辞劳苦、呕心沥血,不遗余力的提升指战员的思想觉悟。在他的努力下,部队战斗力有了很大提升,成为了敌后抗日战场的一支劲旅。解放战争爆发后,刘华清继续奋斗在政工战线上,曾先后担任二纵六旅政委、第二野战军十一军政治部主任等职务,历经挺进大别山、淮海战役、进军大西南等重要战役战斗,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军的现代化开始提上日程,刘华清的人生也因此发生了改变,他被调到海军工作,担任海军学校的副政委。1954年,为了加快海军建设的步伐,组织上决定派遣刘华清等人到苏联学习。在苏联的这段留学经历,使刘华清意识到,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国防,国家的安全将无法保证。在此后的岁月里,刘华清一直致力于我军的现代化建设,并为之奋斗终生。1958年,从苏联学成归国的刘华清,被任命为海军某基地司令员,不久后升任舰队副司令员。彼时人民海军刚刚成立不久,一些领域还是空白,刘华清一方面组织部队参加各类演习,积累海军使用的经验,另一方面通过借鉴探索,为部队制定各种纲领。1961年,刘华清离开了一线部队,调到科研机构工作。当时我国正值困难时期,军事科研工作趋于停顿,刘华清率领广大科研人员,攻坚克难,组织开展多项科研项目,核潜艇等科研成果无不凝结着他的心血和付出,有力地促进了人民海军装备现代化建设。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刘华清升任海军司令员。上任伊始,刘华清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解决了十年动乱时期的许多遗留问题,同时提出了很多武器装备发展方面的宝贵建议。刘华清敏锐的意识到,要想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必须建造航母这样的大国重器,他曾郑重表示表示:“不造航母,我死不瞑目!”为此,刘华清曾多次向国家提出发展航母建议,在他的推动和不懈努力下,2000年,我国启动了航母的研究工作,十二年后,我国第一艘航母正式列装部队。然而,刘华清将军却没有等到这一天,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1988年,刘华清被授予上将军衔,次年,担任军委副主席。刘华清的两个儿子也在成年后子承父业,穿上了军装。在父亲的影响下,兄弟二人均选择进入海军工作,并通过不懈的努力,逐步跨入了将军的行列,需要说明的是,长子刘维明官至少将,次子刘卓明则官至海军中将。1997年,刘华清离休,从政治局常委、军委副主席的职务上卸任。离休后的刘华清依然关注着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表现出了一名党员的胸怀与担当。2011年,刘华清在北京逝世,走完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