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嗤之于鼻,一边欲罢不能,土味微短剧为何“上头”?

一边嗤之于鼻,一边欲罢不能,土味微短剧为何“上头”?

00:00
11:05

一群服化简单的不知名演员,在竖屏里上演着网文里常见的霸总、重生、逆袭等抓马剧情。当下快节奏生活中,许多人在碎片化时间里随时能刷到这样的几分钟剧集,随时高能,卡到关键处还要不断充值,令观众“上头”。不少观众对其下沉的内容和商业化操作心知肚明,却忍不住点开甚至欲罢不能。为何一边对土味微短剧嗤之以鼻,一边又欲罢不能,爱恨交织的观剧体验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心理奥秘?心理专家告诉记者,它不仅带来茶余饭后的消遣,更是情感的投射、梦想的寄托和好奇心的满足。

微短剧的“吸引力法则”

实现情感共鸣,

每个人都是剧中主角

外卖员穿越成大佬、女主重生后发家致富、遇到各种不平立马怼回去、与霸总展开一段奇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江苏·南京12355心理专家智库成员、南京交通技师学院思政高级讲师韩宁告诉记者,短剧之所以让人“上头”,当然是因为给观众带来了情感共鸣。短剧正是通过细腻的情感刻画,让观众与角色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联系。观众投射情感、愿望和焦虑到角色身上,仿佛自己也成为了剧中的主角。这种情感共鸣不仅增强了观剧体验,更让观众在短暂的时间内体验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

为什么我们爱看逆袭?韩宁表示,短剧中的平凡人物往往能够实现现实生活中难以企及的梦想。这种幻想其实是白日梦。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白日梦是个体在清醒状态下产生的一种幻想性的心理活动。它不同于夜晚的梦境,因为它是在我们完全清醒的时候发生的。韩宁说,“短剧中的白日梦,通常表现为平凡人物在某种机缘巧合下获得了非凡的成就或经历了梦幻般的生活。这些情节虽然离奇,但却让观众为之陶醉,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个充满可能性的世界。”

这也是微短剧中的白日梦吸引人的重要原因,它满足了人们对幻想中生活的向往。现实生活中,大家可能面临着种种困境和挑战,而微短剧中的白日梦则展示了一个理想化的世界,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和可能性。当我们看到剧中的主人公从平凡走向辉煌,仿佛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满足。

好奇心与认知闭合

让观众融入剧情反转

紧要关头,谁来救女主?短剧往往几分钟就有高能反转,在追剧过程中,好奇心认知闭合也是让观众欲罢不能的“罪魁祸首”。

韩宁表示,认知闭合是指当人感到外部威胁存在的时候,在应对不确定的情形时,会陷入对确定性答案的渴望。好奇心作为人类的本能,驱使我们不断地探索未知、追求新鲜事物。当剧情出现反转时,好奇心被瞬间激发,想要一探究竟。而认知闭合的需求则促使我们继续观看,以获取一个完整的故事结局。这种冲突和平衡正是人类心理中探索与利用的体现。

好奇心与认知闭合的结合,使得我们在面对剧情反转时变得异常投入和专注。“我们被紧紧地吸引在屏幕前,随着剧情的起伏而情绪波动。而当剧情走向高潮,即将揭开真相的面纱时,这种吸引力更是达到顶峰。事实上,电视剧、小说、短视频等叙事作品都深谙此道。”韩宁说,它们在关键时刻结束当前集数或章节,留下悬念和未知,正是利用观众的好奇心和认知闭合需求,吸引观众继续观看下去。这种手法不仅提高了作品的吸引力,更让观众在追寻答案的过程中体验到探索未知的乐趣和满足感。

满足短暂逃避现实

的心理需求

在繁忙且充满压力的现代生活中,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永不停歇的漩涡中。工作的压力、家庭的琐事、社交关系的纠葛,如同无形的重担,让人疲惫不堪。韩宁认为,在这无尽的纷扰中,微短剧成为了片刻的精神栖息地。“它以其快节奏、强冲突和精彩的剧情反转,迅速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当我们沉浸在剧中的故事、人物和情感中时,仿佛能够暂时忘却外界的纷扰和喧嚣。那些工作上的压力、家庭的琐事,以及社交关系中的纠葛,在这一刻都变得遥不可及,我们的心灵得到短暂的解放。”

这种逃避现实的心理需求,在某种程度上,正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自我实现需求的一种体现。通过观看微短剧,我们仿佛能够暂时逃离现实的束缚,实现内心的渴望,从而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慰藉。我们喜欢看到剧中人物在面对困境时的挣扎和奋斗,喜欢看到他们在经历种种波折后最终获得成功的喜悦。

然而,短暂的逃避之后,我们仍需面对现实。有些人会在一部电视剧、短剧、小说结束的时候有种空虚无力感,甚至短暂的精神疲惫。这会触发他们寻找新的电视剧、短剧、小说来替代这种空虚无力感,这也是成瘾的开始。

韩宁也提醒,沉浸于微短剧的白日梦并不是一种长久的解决方案。它虽然能够为我们提供短暂的慰藉和满足,但却不能替代现实生活中的努力和奋斗。“如果过分沉迷于白日梦中,就可能会失去对现实的感知和判断力,导致无法应对现实生活中的挑战。”面对白日梦,我们首先应该认识到它只是一种幻想,不能替代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行动。我们应该学会在欣赏白日梦的同时保持对现实的关注和思考。我们应该将白日梦视为一种心灵的慰藉和激励,而不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手段。

提醒

小心商品化的微短剧

操控消费心理

在当下的娱乐市场中,微短剧凭借快节奏、强冲突以及引人入胜的剧情设计,不仅吸引了大量观众,更在商业领域中展现出巨大潜力。值得注意的是,其营销策略和商业逻辑无疑会对我们的消费行为产生深远影响。

往往需充值平台会员或付费购买剧集才能观看全部内容,微短剧的营销策略往往与广告、推荐等商业手段紧密相连。在观看短剧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形式的广告植入和推荐。这些广告可能是剧中人物使用的某款产品,也可能是与剧情紧密相关的某种服务。此外,短剧平台还会根据我们的观看历史和喜好,为我们推荐相似的短剧或相关产品。这种个性化推荐不仅提高了观看频次,更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消费行为。当我们沉浸在某个类型的短剧中时,平台可能会推荐与之相关的衍生品或周边产品,从而激发我们的购买欲望。

埃尔文·罗森塔尔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为我们揭示了群体影响和社会压力对个体消费行为的影响。在短剧的世界里,这种影响同样存在同时也更加隐秘。当我们看到身边的人都在观看某部热门短剧时,我们可能会受到群体压力的影响而加入其中。同样地,当某部短剧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时,我们也可能会为了追赶潮流或融入群体而观看该剧甚至购买大家在剧中津津乐道的产品。

解析

如何应对短剧

带来的心理影响?

首先,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短剧本质上只是一种娱乐形式,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逃避现实、放松身心的临时场所。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完全沉浸其中,忽视现实生活的存在。相反,我们应该在观看短剧的同时,保持对现实世界的关注和思考。这种平衡的态度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短剧带来的心理影响,避免过度依赖或沉迷其中。

同时也要有批判性思维,在观看短剧时,我们不仅要享受剧情带来的乐趣,更要学会独立思考,对剧中的人物、事件和观点进行客观分析。这样,我们就不容易被商业逻辑所操控,能够更理性地看待剧中的广告植入、推荐等商业手段,避免盲目跟风或冲动消费。

我们要找到娱乐与现实之间的平衡点,明确短剧在生活中的定位,将其视为一种调剂品而非替代品。通过制定合理的观看计划、控制观看时间等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平衡短剧娱乐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实现身心的和谐发展。同时我们还应该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进行适度的运动锻炼以及培养其他积极的兴趣爱好等,这些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短剧带来的心理影响。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