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被流行音乐包围、短视频充斥的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聆听《冬之旅》?
它究竟有什么魅力?在历经上百年的演绎之后,它依旧能被人们反复咀嚼回味。《冬之旅》创作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它又被诠释成什么样的作品?
歌唱家眼中的《冬之旅》和听众眼中的《冬之旅》会有什么不同?
这个春天,邀请你和E播客一起再次聆听《冬之旅》,去品味那个冬天的寂静。
本期嘉宾:
张娜,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现就职于高校,从事西方音乐史的研究和音乐艺术推广工作。
本期你将听到:
01:21 简体版和繁体版《舒伯特的〈冬之旅〉》对比以及博斯特里奇的《冬之旅》有什么特别之处?
06:38 现场倾听博斯特里奇的《冬之旅》的感受:全场听众都屏住呼吸倾听
08:50 聆听博斯特里奇的缘起
11:00 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聆听和阅读《冬之旅》?
13:00 从诗人缪勒到音乐家舒伯特的《冬之旅》
19:00 舒伯特创作《冬之旅》的背景:冬天来了,我的生活已经失去了玫瑰色
24:51 如何理解《冬之旅》?怎么找到一个可靠的文本去引导阅读?
29:51 博斯特里奇试图去寻找新的方法去理解《冬之旅》
30:33 舒伯特和博斯特里奇的跨越时空的“执念”
31:48 博斯特里奇的两重突破,作为歌者的突破VS作为写作者的突破
40:23 通过一本书,将两个时代链接在一起
43:23 经典作品经典化过程中会遇见什么问题?
56:56 作为非专业的古典乐爱好者怎么鉴赏古典乐?
本期推荐阅读:
《舒伯特的〈冬之旅〉:对一种执念的剖析》
[英]博斯特里奇(Ian Bostridge)著
杨燕迪 杨丹赫 译
978-7-5760-3941-2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这是一本好看,好读,甚至有点“好玩”的书;同时,它又给读者带来新知、启发甚至深思。此书以舒伯特的著名声乐套曲《冬之旅》D.911中的二十四首歌为基本依托,分二十四个章节(外加“引言”和“尾语”)依次对每首歌的内涵、特色、表演要点和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讯息进行了别具一格而又兴味盎然的论述与阐发。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