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下午,京师大模型传播应用系统发布第2期暨大模型垂类应用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会上,上海云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发布了“营销垂直大模型·云阙AI平台”。
据了解,云阙AI平台由上海云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师范大学新媒体传播研究中心合作研发,围绕垂直大模型的热点嵌入、场景设计等维度协同设计,在前一版本基础上实现迭代升级,更加兼容多模态、跨媒体、全场景、个性化的AIGC内容营销能力。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传播创新与未来媒体实验平台主任喻国明
云阙智能创始人、董事长毛雷雷介绍道,云阙智能已在汽车、餐饮、消费电子、金融、房产等多个行业成功实现商业化应用,“未来,将探索与更多高校、企业、产业链伙伴等合作,持续推动AIGC生产力变革,实现营销的降本增效和人才转型。”
“经评估,目前能做到让平均人效增加3倍,节省人力成本50%以上”。云阙智能联合创始人、首席技术官郑浩表示,面向AIGC技术与营销传播行业相融合,云阙智能打造了六条技术解决路径,分别是内容科学体系、营销垂直微调模型自主训练功能、营销垂直Prompt模型自主训练功能、部分行业垂直模型及品牌专属模型、跨媒体智能分发和营销传播数据飞轮。
郑浩以汽车品牌为例,在云阙AI平台上随机选取一款汽车车型,输入Prompt提示词模型、创作方向、重点主题等参数,平台即刻生成了一篇图文并茂的营销文章。
上海云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发布“营销垂直大模型·云阙AI平台”
会上,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和智谱AI、宣亚国际等业界嘉宾,共同围绕大语言模型时代的产业赋能、行业生态、互联网发展趋势等话题分享见解。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传播创新与未来媒体实验平台主任喻国明以《小有小的用处:大模型传播生态下的小模型》为题,分享了在大模型部署遭遇困境时,小模型在落地应用时的独特优势。
喻国明透露,在算力受限的背景下,不应“一窝蜂”做大模型,而应做一些垂直行业、边缘计算的小模型,从而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小模型具有的轻参数、低成本、方便运行等特点,不仅可以缓解大模型由价值偏态与信息供给窄化造成的信息茧房,还可以作为认知、情感与价值中转站反哺微调大模型。”喻国明指出,要把握小模型的内在逻辑机理,在大小模型的协同互构中打通价值实现的最后一公里,构建模型融合的新型生态。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