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这下稳了:中国公开10000千瓦国之重器,3天造一座岛不是梦

南海这下稳了:中国公开10000千瓦国之重器,3天造一座岛不是梦

00:00
12:46

阅读此文之前,辛苦点击右上角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这下南海可算稳了!

此前南海风云搅动之时,网友不断呼喊我国的“重器”,呼吁在南海再“造”出几座人工岛来。

“造岛”这样的事情在别的国家可能是难以实现的事情,但是我国却已经拥有了“天鲸”“天鲲”这样的造岛重器。

而且,我国还开始制造绞刀功率更高的10000千瓦超大型挖泥船。

那么,这种挖泥船能给我国在南海带来多大的好处呢?

南海的重要性

从清朝末年开始,中国的历史进程便开始被来自海上的力量所影响。

先有八国联军海岸登陆打跑了慈禧,后有日本甲午海战战胜清廷、金山卫登陆扭转淞沪战局,海洋的战略重要性可见一斑。

另外,南海还有着丰富的矿产和油气资源。

据说仅石油一项就能够与“富得流油”的中东各国石油储量总和相媲美,这还不算其中所蕴含的锰、铁等重要的金属矿产储量,以及产量丰富的渔业资源。

新中国成立之后,毛主席也曾经多次指出南海对于我国的重要性。

只不过当时我国的工业能力和科技相对落后,不能自主生产大型舰船对我们的南海进行有效的保护,同样也限制我国的海上远洋贸易发展。

随着我国开放后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我国凭借着自身的经济基础和南海的地缘优势,与周边国家签订了一系列的合作协议,并以南海为平台加大了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贸易合作力度,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扩大了我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也正是因为我国的快速发展,美国在南海划定了所谓的“三段岛链”,企图通过这种“链条”来锁住我国的腾飞和发展。

因为南海的海域广阔,并且有着平均1212米的水深,再加上有着包括马六甲海峡、菲律宾海峡、苏门答腊海峡相邻的得天独厚地理位置,所以这里也成为了我国的海上防御阵地最前沿。

不过,因为历史的遗留问题,越南、菲律宾等国家都曾经想非法占领我国南海的岛礁以及周边领海,幸而我国近年来实力不断壮大,用实力捍卫了我国领尊严。

正是因为南海在经济、军事等方面的重要性,我国才会在加强海上军事力量的同时,采用了在南海上建立岛礁的方式来稳定南海的局面。

“吹”出来的岛

我国的南海领海,主要是由东、南、西、中沙四个大型群岛组成,大大小小的岛、礁、滩绵延南北1800多公里、东西900多公里。

其中南沙群岛就有230多个岛礁,只不过这些岛礁大多面积不大,并且长时间埋在海面以下。

尽管这些岛礁都在海上,但那也是我国固有并不可分割的领土,所以在岛上驻防就成为了必须进行的军事操作。

1945年国民政府从日本接收回台湾之后,便开始对这些曾经被日本占领的岛礁进行恢复命名、派遣驻兵的工作。

从永兴岛、太平岛到其他可以住人的南海诸岛,逐渐开始有中国军人驻防。

因为当时的科技和生产条件限制,一直到20世纪末期,驻防岛礁的官兵们也只不过可以在一些大型岛礁上驻防。

从1986年开始,我国的经济发展、建筑质量大大提升,开始计划改善南海驻防条件以及增加驻防、观测点。

于是1988年永暑礁海洋观测站顺利建成,观测站上的生存措施也相比之前有了很大的改善。

不过,这也同样仅限于对那些大型岛礁的改善,因为当时我国还没有办法对那些小型岛礁、沙礁进行改造,一直到了2014年,这个情况才有所改变。

华阳礁位于永暑礁的南方,虽然礁盘面积有7.6平方公里,但是露在水面上的面积很小,而且还经常会随着海面的涨幅变小。

所以,当时岛上的解放军战士们只能在岛礁上面建造高脚屋,不仅要在里面站岗、休息,而且还要在里面存放弹药和维持生活的食品。

虽然从粗竹、木板修建的高脚屋在1989年改成了钢铁材料,1992年之后也开始有了钢筋混凝土建筑,面积和强度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战士们的生活环境却依然艰苦。

2014年3月,在美国的卫星转发给智库CSIS的报告上显示,一艘大型工程船正在华阳礁的珊瑚岛礁上进行作业,美国方面马上就对此进行了关注;

到当年的9月时,华阳礁的水上面积已经增大了20倍以上;到了第二年3月,岛上已经有了3个混凝土施工点、2座直升机起降坪、卫星通讯设施以及5个以上火炮和导弹阵地,整体面积已经达到了40个足球场。

至此,原来的“华阳礁”,已经完美蜕变成为了具有战略意义的“华阳岛”。

与华阳礁有着同样蜕变经历的,还有美济礁、赤瓜礁、等7个岛礁,其中最有名的要数永暑礁。

经过8年的吹填、建设,曾经的一片岛礁变成了现在的2.8平方公里“战略要地。

在美国媒体的报道中,永暑礁有4座导弹掩体、4组大型雷达通讯系统、至少12座能够发射红旗9的远程导弹基地,还有着3000多米的军用大型机场跑道。

这里已经成为了在南海上“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那么,我国是怎么做到让曾经的岛礁变成岛屿的呢?

“重器”就位

在南海诸岛的改建项目中,有一种很少见的工程专用船只:绞吸挖泥船。

简单来说,这种船就是用铰刀去搅动水下的泥土或者砂石,再带着海水与船上面的混合材料一起被吸到水面上、抛向目标区域,用这种方式逐渐增大水面上的沙土面积。

当面积达到一定设计标准之后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打桩、夯实等相关施工工作。

其实填海制造陆地的方法早就已经存在。

荷兰20%的沿海土地、日本关西机场,还有香港和台湾等地区都曾经有过填海造地的工程。

但是这种用沙土石料沉底填海的方法只适用于“临海陆地”,而不适用于处在南海之中的这些岛礁。

相比之下,用挖泥船“吹啥填海”的方式则更适合南海诸岛的实际情况。

当时负责在南海施工的船只,是我国生产的“天鲸号”绞吸挖泥船,也是当时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大型“自行挖泥船”。

其4200千瓦的海底铰刀可以挖得动中等硬度的岩石,就连花岗岩都可以轻松地搅碎、吸出海底。

127米长的“天鲸”号能够把水面下30米的泥沙抛到6公里远的目标地,而且还不需要前方有拖船,真正是一条能够吹沙的“巨鲸”。

虽然当美国方面对外公布我国开始吹沙造岛的动作时,许多国家都笑我们是“痴人说梦”,也有日本、菲律宾以及远在欧洲的英国、美国都表示抗议,英国还飞到东京进行了“会谈”。

但是一群外人的抗议又怎么能够影响我们在自己国家领土的施工呢?

眼看着我们不卑不亢、不被干扰的态度,尤其是当南海上8座被人工吹填出来的岛屿成功竣工之后,苦于国土面积狭小的日本也开始动起了心思。

毕竟,日本填海造出来的关西机场使用不久后就已经开始塌陷,对冲之鸟岛礁的填岛项目也阻力重重。

当然,无论是“天鲸号”还是整套的疏浚技术,中国都不会轻易卖给日本,即便是在“天鲸号”之后我国又有了铰刀功率6600千瓦的“天鲲号”,日本也只能“望岛生叹”。

要知道,我国在1966年首次拥有挖泥船,是从全国仅有的2100万美元外汇储备中拿出了500万美元购买的“二手旧货”,而且一用就是接近20年。

也正是因为我们吃了“穷”和“落后”的亏,所以才在2003年开始致力于自主研发自己的绞吸挖泥船。

经过多年的研发和实践,我国从“天狮”“天鲸”到“天鲲”,技术和质量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如今已经能够处于世界技术顶流行列,总装功率和铰刀功率也都是世界第一。

根据这几艘挖泥机的设计方中交天津航道局总工程师秦斌透露,我国自主研发的世界首艘10000千瓦级自航绞吸挖泥船已经实现了技术突破,与大家见面的时间不会太远。

虽然目前秦斌没有透露这艘世界最大的挖泥船将会以什么名字命名,但却足够震撼。

原本“天鲸”和“天鲲”的组合就已经能够在三天“吹”出一座小岛,再加上即将上马的万千瓦级大型将会实现超过20000千瓦的超大功率。

仅仅这一个数据,就足够让南海增加更多“不沉航母”,也足以让我国稳稳地对日本、菲律宾以及美国等试图从南海分一杯羹的国家产生震慑。

有这样的成就并不是简单的技术进步,而是国力强大、国运昌盛的表现,我们也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去维护国家的尊严。

参考资料

[1]《突破核心技术 实现绞吸式挖泥船高端引领》中国船舶报

[2]《超大型自航绞吸挖泥船发展现状及设计特点》刘荣振

[3]《南海争端:美国介入和中国面对——论海权在当代的重要性》李海丽

[4]《天鲲号绞吸挖泥船挖岩作业配套船舶技术研究》中国港湾建设2024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