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子也悔青了!还好医生及时手术,帮我保住右眼视力,才留住了看世界的最后一点光。”3月13日一早,宁波市眼科医院青光眼专科病区,46岁的张悦一边接受出院视力检查,一边由衷地向主任医师徐晓萍表达谢意。
今年3月10日-16日是第十七个世界青光眼周。作为不可逆的致盲性眼病,青光眼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偷走了人们的视力,素有“视力隐形杀手”之称。
“青光眼发病隐匿,但仍然有迹可循。”徐晓萍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碰到过多例像张悦一样因青光眼发作而失明的案例。她提醒市民,一旦出现眼睛胀痛、头痛、恶心呕吐、视力骤降等症状,一定要来眼科及时检查。
以为是短视频刷多了费眼睛
一查竟是青光眼找上门
张悦是个讲究穿搭的上班族,平时也爱赶时髦。近两年,她沉迷刷短视频,下班后总是捧着手机,刷到停不下来。3个月前,她感觉自己的眼睛有点胀鼓鼓的,视力也渐渐变得模糊,但一般睡一晚上第二天起来就有所好转。
张悦检视了一番自己的作息时间,得出的结论是手机看多了,这些症状都是视觉疲劳引起的。尽管看手机的时间减少了,但她眼睛的情况却越来越差,有时候就算早早睡下,第二天仍然改善不了。“有时候看东西很暗,看不全。”3月10日,她起床时发现左眼突然看不到了,右眼也有视力缺损,这才慌张了起来。家人带着她直奔宁波市眼科医院,找到徐晓萍主任医师。
经过检查,张悦的右眼裸眼视力为0.2,左眼已经没有光感。房角检查结果显示她的房角很浅,排房水的管道大部分都堵塞了。综合检查结果,确诊为双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双眼并发性白内障。
得知这个病有家族遗传性后,她“哇”地喊出了声:“我家兄弟姐妹9个,我大哥大姐也得了这个病,他们是急性发作的,我是慢性的,看来还是没有逃脱出青光眼的魔掌。”
张悦接受出院视力检查
3月11日,张悦在该院接受了右眼小梁切除和前房成形术。虽说右眼的视力保住了,但左眼已经失明的她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工作没了。
“偷走视力的小偷”有多可怕?
发病隐匿但仍有迹可循
徐晓萍介绍,青光眼是一种以视神经损伤、视野缺损为主要特征的眼病。
“青光眼发病隐匿,很多人发现时已到中晚期;另外,视神经萎缩是不可逆的,一旦发生萎缩,视功能、视野就不可能再恢复。”据介绍,目前青光眼的治疗方法仅仅是控制眼压,营养视神经,防止视功能进一步下降。
有些人可能会关心:青光眼是如何产生的?她举了个形象的例子,“我们眼内可以产生房水,也有‘下水道’可以排出房水,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房水循环,生成和排出的平衡,对保持眼压的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房水流出通道受阻,就会导致眼压升高,损害视神经,如果未能及时治疗,高眼压将导致视神经的逐渐萎缩,进而使视野缩小,最终可能导致永久性失明。”
青光眼分为原发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先天性青光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青光眼的一种,发病率高,且具有家族遗传性。
早期青光眼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这并不意味着无迹可循。她提醒,这些可能是青光眼给出的征兆,“比如眼睛经常胀痛,但休息后会得到短暂缓解;老年人突然出现视力下降;年纪轻轻就出现老花症状;视力时好时坏等。”
徐晓萍主任医师为患者检查
医生:早诊早治很关键
哪些人群更容易患青光眼?
徐晓萍说,根据青光眼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青光眼有家族史者;具有前房浅、眼轴短、晶体厚、角膜直径短,小眼球等解剖特征的人群;高度近视、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激素的人;40岁以上有不良生活习惯以及喜怒无常者,更易罹患青光眼。
她强调,“早诊早治很关键!对于罹患青光眼风险比较大的患者,比如有青光眼家族史者,定期检查与随访也是预防青光眼的重要措施。”
在生活中,有什么办法可以预防青光眼?徐晓萍给出了5点建议:
1. 定期眼部检查
尤其是对于那些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或者已经有一些眼部问题如高度近视、白内障等的人,应该定期进行眼部检查。
2. 控制眼压
眼压过高是青光眼的主要风险因素。避免长时间用眼,保持充足的睡眠,以及避免过度用力等行为。
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以及戒烟限酒等。
4. 眼部保护
避免长时间阅读或者使用电脑,以减少对眼睛的伤害。
5. 情绪管理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抑郁等情绪。
来源 宁波晚报 记者 庞锦燕 通讯员 陈怡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