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里游击根据地的革命往事

罗汉里游击根据地的革命往事

00:00
06:24

      欢迎收听由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推出的《闽都风华——红色遗迹》。

       “两条竹子弯又弯,红军开进罗汉山。三条竹子做扁担,千年奴隶把身翻。斗争地主和恶霸,分田分牛分家产……”这是1936年在永泰、福清、莆田三县交界的罗汉里游击根据地广大乡村流传的一首山歌小调,讲述的是闽中红军游击队在罗汉里根据地军民革命一条心的故事。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罗汉里游击根据地革命往事的故事。

      1934年4月,中共福州中心市委机关因叛徒出卖遭破坏,幸免于难的中心市委委员黄孝敏和互济会主任刘突军转移到福清,成立了福清中心县委,不久成立了工农红军福清游击大队。19355月,在正式成立的中共闽中特委中,王于洁任书记,黄孝敏、潘涛、刘突军、余长钺、陈炳奎为委员。福清、莆田游击大队也整编为闽中红军游击队第1支队和第2支队。其中第1支队就是看准罗汉里山高林密、地处多个县的交界、易守难攻的特点,在此建立根据地并进行了长达1年多的游击斗争。

      罗汉里的群众平日里受到国民党和土匪的欺压,因此游击队刚进入罗汉里时,不明真相的当地群众立即藏起家里的粮食和家禽,以防受到抢夺。然而,一段时间过去,当地群众发现,这一群操着南腔北调的人,不仅不抢夺老百姓的粮食和家产,还主动帮助老百姓开荒种地,他们天天住草楼、吃粗粮,却为村民们扫除匪患。

      红军游击队还开办夜校,教村民读书识字,宣传革命道理。渐渐地,红军的为民精神感染了当地群众,大家把红军游击队当作亲人看待,腾出房屋、分享粮食,与游击队同吃同住,甚至与游击队一同参加革命斗争。

      罗汉里游击根据地建立后,先后发动了多次对国民党地方统治势力的军事打击,比较重要的战斗有5次。其中,19362月,闽中红军游击队第一支队在河村桥设伏,拦截了国民党解款专车,抓获省银行副总经理等8名要员及宪兵,缴获现钞200余万元及金银和武器,震惊了国民党福建当局。省政府主席陈仪亲自部署,抽调3000多人的武装力量从四面八方向罗汉里扑来,妄图在3个月内把游击队彻底消灭。

      由于罗汉里的村民与红军游击队亲如鱼水,人民群众为游击队提供了基本的粮食和及时有效的情报,使红军游击队临危不乱,沉着应对。村民们主动参与关隘的值守,盘查和抓获国民党探子,争当游击队交通员。在游击队处境艰难的时候,冒死上山为亲人送军粮、当向导。一都镇后溪村连大妹的房子在敌人的“清剿”中被烧毁,儿子郭兴在反“清剿”斗争中不幸牺牲。但她忍住悲痛,坚持穿越敌人的封锁线为红军战士送粮食。交通员棋三妹,为游击队送情报返回时不幸被捕,遭敌人严刑拷打后残忍杀害。为了红军游击队,被敌人抓捕的无辜群众数以百计,100多间房屋被捣毁,10余人惨遭杀害,老区人民为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

      “不怕牺牲、艰苦奋斗、一心为民、坚定不移”,罗汉里根据地精神从革命时期走来,在根据地千家万户中不断传承,如今已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强劲的红色动力。

      本内容由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喜马拉雅福州服务中心共同推出。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