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9遍《孝经》,解析《庶人章第六》

1889遍《孝经》,解析《庶人章第六》

00:00
14:13
1889遍《孝经》,解析《庶人章第六》
《庶人章第六》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这一章是孔子专门讲平民百姓的孝道。平民,为国家社会组织最基本的成员。书云: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因此,列为五孝之末章。
孔子讲到众百姓的孝道,他说:‘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国家,农人的孝道,要会利用四时的气候来耕耘收获,以适应天道。分辨土地的性质,来种植庄稼,生产获益,以收地利之果。庶人的孝道,除了上述的利用天时和地利以外;首先,还要谨慎保重自己的身体和爱护自己的名誉,不要使父母遗留下来的身体有一点损伤,名誉有一点败坏。其次,要节省用度不要把有用的金钱,作无谓的消耗。这样保健身体、爱护名誉、节省有用的金钱,使财物充裕,食用不缺,以孝养父母,那父母一定是很喜悦的。不但可以孝养父母,子女的教养费,社会的应酬,也足以应付了。这就是庶人的孝道。
所以说: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孝道虽然有五种类别,但都本于每一个人的天性,来孝顺父母,所以孝道是没有终始的。如果有人说恐怕尽不了孝道的话,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大家都知道《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是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序而诗之,用训童蒙,成为宣传孝道的通俗读物。取材于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而成。又称《二十四孝图》。为中国古代宣扬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读物。“孝”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伦理思想之一,二十四孝包括的二十四个故事,全部讲述的是孝爱文化的源远流长,它是一种理念与精神,是每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是社会责任意识的源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我们讲述的是“一位母亲两个儿子,37双磨破的鞋,跨越1000多个城市,517天徒步行走了37000里的一段感恩之旅,2007—2009年间,自制房车取名感恩号载着80岁的老母亲,不避寒暑,畅游祖国大好河山。沿途许多老百姓深受感动主动提供各种帮助,帮母亲实现畅游祖国大好河山的梦想的感恩故事。他们是2011年感动中国十大孝子荣誉称号获得者王凯、王锐兄弟。他们的旅程也被称为“孝行天下”。这一段感恩的旅程,铸就了中国孝子的典范。王凯、王锐两兄弟也被评为“绥化市道德模范”、“感动龙江十大人物”、“感动中国人物”、“中国第二届十大慈孝人物”,被国家八部委评为“中国十大敬老孝亲之星”和“全国十佳孝贤”。王凯、王锐两兄弟用实际行动向大家证明了“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他们更是现实生活中落实《孝经》孝行的践行者!

好,今天就学习到这里,下节课我们共同学习圣贤文化,开启生命智慧,提升生命能量。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