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一个“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国家。
1962年10月20日,在经过了十天十夜的冥思苦想后,仍然百思不得其解的毛主席终于下定了自卫反击的决心。随后早已忍无可忍的解放军边防部队以猛虎下山的态势,对咄咄逼人的所谓印度精锐展开了猛烈反击,中印战争全面打响。
战争的一边倒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短短一个月时间,印度不仅将侵略战打成了首都保卫战,17万大军更是跑出了非洲角马迁徙的队形。
战争结束后,尼赫鲁在惶惶不可终日中中风偏瘫并很快郁郁而终,印度也彻底掉下了第三世界领袖的神坛。
虽然这场战争在新中国的历次对外战争中时间不算太长,规模不算太大,影响也甚至不太深远,但却对印度造成了空前的创伤,以至于今天的印度,纷纷患上了“1962综合症”,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都习惯性地将“我们再也不是62年的印度”挂在嘴边,爸爸再打我一次的愿望不是一般的强烈。
那么,印度真的不怕再来一次“黑色1962”吗?为什么印度敢于咄咄逼人地挑衅中国,静夜史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1、我们的开局“准王者”
所谓“起点决定眼界”,当印度有了一个“准王者”的开局,那么它的嚣张跋扈也就不足为奇了。
虽然顶着文明古国的帽子,但今天的印度和古印度没有一卢比关系。千百年来,来自中亚、西亚甚至中亚的征服者前赴后继地走过了开伯尔山口的“打印”绿色通道,建立了一个又一个政权,将印度文明压成了秀色可餐的千层饼。
大航海时代到来后,西欧各国陆续崛起并纷纷漂洋过海地到南亚次大陆碰运气。经过一系列激烈火并,英国最终打败葡萄牙、尼德兰及法国同行笑到了最后,并最终消灭莫卧儿帝国成为南亚次大陆的实际统治者,号“英属印度”。
虽然英国对印度的巧取豪夺无以复加,英属印度也成为日不落帝国的模范殖民地,被誉为“英国女王王冠上的明珠”,但印度客观上也受到了英国文明的充分熏陶,独立后的印度也第一时间成为西方国家眼中的“民主典范”和“自由先锋”。
在印度土著经营见识到外面的世界并萌生了“翻身农奴把歌唱”的思想进而成立了国大党之后,英国第一时间扶持全印穆斯林联盟与之对抗,为“印巴分治”埋下了祸根。
因为“印巴分治”以宗教为分野依据,所以印度教支撑的印度体量远大于巴基斯坦,并以庞大的国土继承了英属印度的大部分财产。再加上印巴分治前印度划走了东旁遮普和西孟加拉,为印度争取到了棉纺和麻纺基地,印度的开局条件更为雄厚。
庞大的体量、西方化的思维再加上雄厚的起步条件,于是印度还没有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就很快天降大任,成为第三世界的领袖国家。
所以,印度有充分的理由对新中国不屑一顾,毕竟新中国的成立时间更晚,且基础更加薄弱,而且更重要的是印度的精英接受的是西方文明的洗礼,说难听点就是披着黄皮的白种人,正宗的雅利安子孙,岂是“东亚病夫”能随便相提并论的。
对于印度而言,62年的战争也许很痛,但更可能是意外,是偶然,因为屁滚尿流的印度不仅有生力量没有被毁灭性打击,依然非法窃据着北方邻国领土,更在战后继续保持着咄咄逼人的态势。
所以在静夜史看来,西方化目空一切的起点,再加上认不清自己几斤几两的自我感觉良好,是印度敢于不断挑衅的根本原因。
2、我们的敌人不经打
今天的印度人之所以对62年的战争念念不忘,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除了这场战争,印度独立以来的所有战争几乎都保持了全胜的战绩。
尤其是对巴基斯坦,虽然印巴两国出自一个娘胎,战斗力对半开,但印度靠着体量上的优势还是取得了巨大的优势,尤其是第三次印巴战争,直接促成了东巴基斯坦的自立门户,巴基斯坦也被彻底肢解。
巴基斯坦尚且如此,其它小国就更不值一提了,在印度的淫威下,尼泊尔、不丹等国噤若寒蝉,尤其是锡金,直接在1975年被印度生吞活剥,不丹虽然因体量稍大避免了锡金那样的悲惨命运,但也不得不内政外交悉从印度,并在印度的控制下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
印度之所以能如此不可一世,除了印巴分之后,印度体量远大于其它国家之和的块头优势,说白了就是耗也能耗死你,更重要的是印度和其他南亚国家处于国际地缘版图的边缘部位。
虽然开伯尔山口对打印者而言历来畅通无阻,但这不能掩盖南亚次大陆作为“绝地”的尴尬。北部的青藏高原,西部的伊朗高原和兴都库什山脉,东部的横断山脉,几乎彻底阻断了南亚次大陆和其它大陆板块的交流。
虽然印度很想从海洋方向另辟蹊径,但美国对于这种将“印度洋”作为“印度之洋”的野心非常不爽。当然,只要印度不威胁美国的印度洋权益,美国愿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所以在南亚的小天地,印度可谓“脚踢它国养老院,拳打周边幼儿园”,是名副其实的黑恶势力。
在南亚范围内战无不胜的情况下,请给印度一个不自信和不膨胀的理由!
所以在印度看来,中印战争的折戟沉沙绝对是偶然。虽然中印战争重新定义了两国边界,使印度不得不常年被北方邻国居高临下地完全压制,但印度早已顶住压力成功研制核武器。虽然印度的核武器水平和北方邻国不是一个档次,但核武器毁天灭地的恐怖威力足以保证印度能拉平与北方邻国的差距。
虽然在核平衡思想的感召下,“近墨者赤”的巴基斯坦突然开挂,仅用15天就完成了核武器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蜕变,并编制了中文说明书准备向中国推销。但问题是正因为核武器杀伤力太恐怖,即便是万不得已也要三思而后行。所以常规对抗依然是战争主流,甚至冷兵器也成为打印神器。
因此,打遍南亚无敌手的印度自然对邻国不屑一顾,再加上核武器这个定海神针,印度势必更加有恃无恐。
3、我们的大哥遍天下
在这个世界上,论人缘,印度说第三,没人敢排前二。
一般而言,因为大国的存在本就是其他国家尤其是其他大国的巨大威胁,所以大国总是不受待见,在印度似乎是个例外。
虽然高唱不结盟,但印度的盟友似乎天下最多,尤其是美俄这样的顶端玩家,虽然背地里打得昏天暗地,但在印度面前总是能亲如兄弟,这就是印度的最大魅力。
二战结束后,美苏两极争霸格局也逐渐成型,为围堵社会主义阵营,美国在亚欧大陆周边先后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巴格达条约组织”和“东南亚条约组织”。
因为印度高喊不结盟并坚持所谓的中立,所以美苏两国都想将和印度沆瀣一气。毕竟这里不仅是美国围堵社会主义政权的关键一环,更是苏联冲出亚欧大陆并走向印度洋的重要窗口。
而因为苏联的突围愿望更加迫切,所以从赫鲁晓夫时代开始,苏印关系就长期暧昧。苏联在给了印度比新中国更慷慨的工业化支持后,今日印度万国牌武器中俄制武器超过70%。
除了手把手教工业化,苏联和印度之间还流传着俄罗斯“不计前嫌”接受印度白纸还债,以及俄罗斯“一个火烧卖航母”的外交佳话,两国关系更加亲密无间。
而印度与美国的关系,则显得跌宕起伏。
在印度的江湖上,至今仍然流传着这样一个动人的传说:
话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日理万机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在百忙之中找到尼赫鲁,说什么也要让印度屈尊加入五常,好让安理会蓬荜生辉。
面对突如其来的馅饼,尼赫鲁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淡定。在经过长时间的思想斗争后,尼赫鲁最终做出了选择。为了全人类的共同福祉,大公无私的尼赫鲁最终将五常席位让给了自己的东方邻国。
虽然故事很扯淡,但美印关系的亲密空间则是人所共知,印度人民不会忘记:在被解放军打得屁滚尿流,整个印度都惶恐不安时,是美国急尼赫鲁之所急,派出航母到孟加拉湾给印度壮胆。
为了拉拢印度,美国也相当下本,尤其是在中印战争迫使尼赫鲁主动撕下不结盟的伪装后,美国应时而动,甚至在1971年踹开盟友巴基斯坦,转而和印度眉目传情。
看看今天的印度工业化产品,尤其是30年磨不出一剑的光辉战机,集合了大量的外国技术,比如美国的F404发动机,法国的飞行员座舱多功能显示屏,以色列的无线电台和探测雷达,英国的弹射座椅,俄罗斯的23毫米双管GSH-23航炮等,这是印度人缘爆棚的最好答案。
这意味着,虽然印度军队一如既往的不能打,但却有大量的靠山可供倚靠,作为大国的共享棋子,印度有充分的理由活下去,即便是再度被暴揍。
所以,印度敢于上蹿下跳地疯狂挑衅中国绝非偶然。
当前的中国,对印度的频繁挑衅之所以保持克制,根本原因是中印战争带来的红利依然还在,重新定义了中印边界的我们依然对印度保持了居高临下的压迫态势,这是印度即便贼心不死也依然没有卵用的根本保证。
而因为我们的重心一直是一带一路方向上的东西拓展,所以印度作为绝地自然不在我们的关注范围内。
而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让印度更加有恃无恐。当前的南亚,除了中巴“双面打印”,加上尼泊尔等国组成的“3D打印”局面也逐渐成型,在打印的选择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印度再努力也终归难以颠倒乾坤。
毕竟,勇气不代表实力,印度的大国崛起,注定遥遥无期。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听你这么一说,感觉印度胆子不光大,头铁得很嘛
甲午战争之前大清根本都瞧不起小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