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外经》卷一4《天人壽夭篇》淺釋(张岫峰,冯明清,刘淑华)

《黄帝外经》卷一4《天人壽夭篇》淺釋(张岫峰,冯明清,刘淑华)

00:00
03:10
《黄帝外经》卷一4《天人壽夭篇》淺釋(张岫峰,冯明清,刘淑华)

《天人寿夭篇》的中心思想是“寿夭定于天,挽回天命者人”,亦即我们无法改变自己的先天禀赋(遗传),但可以做好后天的保养,藉此而“挽回天命”。方法是“节天之有余,补人之不足”,既珍惜、维护先天的长寿因素又注意养生以补后天之不足,希望“善全其天命”,天命就是“天年”,既人的正常寿命;正如《黄帝内经》所说,只要能重视养生之道,“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坐牢”,就可以“形与神俱,而尽終天年,度百岁乃去”。
如果先天禀赋很好,本来可以健康长寿,却因为仗势这种有利条件而任情纵欲,声色犬马,无所不为,“戕贼其形骸,泄泻其精髓,耗散其气血”,结果就糟蹋了优良的体质,“不必至天数而先夭”!天人寿夭篇的重点为 “从形体上看寿夭”,凡是形冲、气顺、骨大、肉坚、皮厚者长寿;反之形急、气衰、骨小、肉脆、皮薄者短寿。这些原则也就是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中的“望”诊断基础理论之一。其次就是强调“修吾之夭,以全天命”,即通过修养、锻炼,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全其天命”。这些观点值得当代医学家重视和研究。
《内经》和《外经》在内容上前后呼应,为了进一步理解“天人寿夭”的关系,请参阅《内经素问·的上古天真论第一》和《灵书·天年第五十四》。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