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围剿中国粮食安全的战争

一场围剿中国粮食安全的战争

00:00
16:44
一场围剿中国粮食安全的战争
原创 智sir 智先生 2024-02-19 21:00 广东 840人听过
2022年发生的俄乌危机,虽然战争硝烟只停留在东欧,但它所带来的次生危机辐射了整个世界。

当乌克兰和俄罗斯两大粮仓同时宣布停止出口粮食作物后,有50个依赖俄乌进口小麦的国家,面临着严重的粮食危机。

这样一来,本就不稳定的国际粮价开始暴涨,粮食价格飙升到近十年来最高水平。

也有一些国家虽然能种粮食,却非常依赖化肥进口,俄罗斯也一并断供了,所以同样过得很惨。

为了应对粮价高涨,不少粮食生产国都实行了出口管制,先满足国内需求,就连印度这种一边大量出口粮食,一边让老百姓挨饿的魔幻国度,也罕见出台政策,禁止出口小麦。

同年5月,世界粮食计划署发出警告,2022年将是灾难性的饥饿年,人类将面临「二战以来最大的粮食危机」。

美国彭博社发文称,这一轮粮价上涨的原因,主要怪罪于中国,理由是中国追求粮食自足的战略,推高了全球粮价。

图片

欧洲媒体为了转移国内矛盾,也跟着抛锅给中国:「因为预知冲突的发生,所以中国提前扩充粮食储备,这才导致全球粮价上涨」。

同时还呼吁,中国应投放20%的战略粮食储备来解救欧洲。

嗯,类似的锅这些年我国也背不少了——

早期说我国的工业发展忽略了环境保护,现在说中国植树造林破坏了沙漠自然生态,中国人消耗的肉蛋奶直接导致了巴西雨林的消失,还有全球变暖是因为中国能源消耗大……

回到粮食危机,外媒之所以发表一些奇葩观点,一方面是我国的粮食储备量非常大,在全球粮食储备的比重超过50%,口粮自给率达到98%以上,老百姓要吃饱完全不是问题;

另一方面,2021年我国粮食进口量也达到1.64亿吨,同比增长18.1%。

于是给了外媒断章取义的机会,说中国广积粮,还搬空了别国的粮仓,是别有用心。

那为什么一直以来,中国的粮食进口量都那么大,不是自给自足了吗?

虽然我国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但在饲料、工业等方面的用粮缺口依然很大。

以大豆为例。

我国大豆常年消费量超过1亿吨,但国产大豆产量只有1600多万吨,自给率不足20%,缺口只能靠进口来填补。

2021年我国进口了9652万吨大豆,是粮食进口中的绝对大头。

如果不是因为市场需求增加,我国根本没必要花冤枉钱进口那么多大豆。

所以逮着中国来使劲批评,其实还是掩盖了粮价高涨的真正黑手。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说过:「控制了粮食,就等于控制了人类。」
这话一点都不夸张。
美国是全球第一粮食出口国,占到全球总出口量的22%,有87个国家在吃饭这件事上得看美国脸色。
世界四大粮商有三家是美国的,它们控制了全球80%的粮食交易量,掌控了从种子、化肥到运输通道的整个链条。另外全球三大农产品期货交易中心都位于美国,掌握了全球90%以上农产品的定价权。
换言之,全球各国的大豆、玉米、小麦和高粱的国际价都得听美国的。
图片
英国《卫报》这样形容四大粮商:「只要你活在世上,就不可能摆脱四大粮商。」
他们最擅长的是狩猎,一旦找到了目标国,利用资本优势和专利技术,迅速破坏对方的正常产业链条,让该国的粮食体系沦为四大粮商的附属环节。

像巴西、阿根廷等产粮大国的种植市场,就是这样被四大粮商占领的,正如它曾经对我国大豆市场下的黑手一样。

1995年以前,中国一直是大豆净出口国,自从四大粮商大规模进入国内市场后,情况就有所不同了。 

当时美国孟山都的转基因大豆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出油率比国产大豆还要高。

加上规模化的大农业生产模式,还有美国政府的高额大豆补贴,让美国大豆的价格远低于国产大豆。

于是,国内许多大豆加工企业为了节省成本,都跑去采购美国大豆,而孟山都充当四大粮商先锋,向中国倾销了大量转基因大豆。

可四大粮商的野心远不止于此。

2001年,随着中国加入WTO,对外开放大豆市场,四大粮商剑指中国大豆业。

图片

从2001年-2003年,在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带动下,我国的大豆合约不断升高,从1700元上升到3500元。

2003年8月,在大豆上市前夕,美国农业部宣布,由于天气不好,接下来一年美国大豆可能会歉收,所以调低了大豆库存。

库存量一降,产量自然跟着降低。

消息一发布,美国大豆价格翻了一倍,国内大豆价格也一路暴涨到4400元/吨。

国际粮商趁热打铁,大肆炒作,宣称大豆会突破5000元每吨价格。

由于大豆价格涨得太快,导致国内的大豆加工企业慌了。

2004年初,中国农产品采购团赶赴美国,以4300元人民币/吨的高价「抢购」800多万吨大豆。

可交易完成不到一个月,美国农业部又改变了主意,临时宣布要调高大豆库存。

国际金融炒家们紧随其上,疯狂抛售大豆,势要做空大豆市场。

中方抢购的大豆还没开始交割,国内市场大豆价格就已经腰斩了,暴跌一倍,八百万吨大豆就这样砸在手上。

许多企业不仅成本暴亏,就连对冲都没做,所以每吨还要额外赔付2000元。

算下来,中国这趟从美国抢购大豆,足足多花了数亿元人民币,有七八成的大豆加工企业宣告破产。

也是这时,四大粮商秉承传统,出来趁火打劫:「今年是进军中国,整合大豆行业的时候了。」

他们趁虚而入,大量收购破产的中国大豆企业。

原本就薄弱的中国大豆产业链被彻底蚕食。

这场大豆危机,让四大粮商成功控制了中国80%的大豆进口货源、85%的大豆加工产能,国内食用油市场等一众知名品牌也被收入囊中。

这还没完,控制大豆只是四大粮商图谋中国粮食市场的第一步。

下一步是操控食用油定价权。

由外资大豆加工企业出高价收购转基因大豆,同时拒收国产大豆,迫使我国农民该种转基因大豆。

当中国市场都被转基因大豆占据后,定价权自然落在了他们手中,进口渠道还被人垄断,两头都被掐着,中国大豆市场彻底成为了外资乐园。

四大粮商挖空心思想控制中国的大豆定价权,不仅仅是为了赚加工利润,背后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围绕中国粮食的战略布局,而大豆市场只是其中一环。

所以四大粮商卷土重来,把手伸到水稻、小麦、玉米三大国内主粮市场。

一场没有任何退路的「粮食保卫战」悄然打响。

2006-2007年,由于极端天气影响,全球粮食大面积歉收。

外媒报道称,全球将有超过1亿人陷入饥荒

消息一传出,各大产粮国都限制出口大米。

这剧本似曾相识。

从2005年12月-2008年7月,国际小麦价格涨了3.5倍,玉米价格也翻三倍。

四大粮商囤积了大量粮食,准备和其它国际资本一起哄抬小麦粮价,想再次从中国身上大赚一笔。

只可惜,这次它们碰到了中储粮集团。

四大粮商只要大量买进小麦,中储粮就会高价抛售,从而平衡市场供需。

一开始,中储粮是每半个月抛一次,而且每次抛售,四大粮商和国际资本都会瞬间吃进。

到后来是每周一次,对手也非常配合,照数全收,继续哄抬价格。

到2008年,抛售频率已经变成每隔一两天就有一次。

不管国际资本如何疯狂吃进,中粮储的态度始终不变,你要买多少我就给多少,量大管够。

吃着吃着,四大粮商察觉到不对劲,为什么中国粮仓的储量像一片汪洋,粮食越抛越多?

也是这时,中储粮集团适当放话,说中国的储备粮食还有1亿吨,足够全中国老百姓吃一年。

这一役,终于让国际资本吓住,纷纷认亏跑路。

2008年的全球粮食危机中,中国一战成名,不仅在国际资本的围追堵截下全身而退,还把中国粮仓底蕴十足的名头给彻底打响。

国内粮价也回落到了正常水平。

时至今日,四大粮商依然没有胆量继续挑战中国的主粮储量。

说到中国粮食的底蕴,还是得提一下我国的当代神农,袁隆平。

在他去世后,网上曾兴起一阵古怪风气,说为什么要对袁隆平歌功颂德,高估了估杂交水稻的重要性,还强调中国人吃饱肚子是靠市场经济,而不是杂交水稻技术。

常见的观点是,杂交水稻口感不好,大部分中国百姓吃的是普通水稻和进口大米,市场上鲜见杂交大米,所以国家拿出超过一半的耕地来种杂交水稻,没啥意义。

但他们不知道杂交水稻的真正作用。

杂交水稻之所以口感一般,是因为从上世纪6、70年代培育开始,它就是奔着成本低、高产这条路去的。

更何况,杂交水稻的流通方向本就不是普通食用米市场,而是食品加工业,比如我们常吃的米粉等大米制品,就是以杂交水稻为原料。

比如生猪喂养,光吃豆粕远远不够,得用其它粮食作为补充,而杂交水稻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来源。

所以杂交水稻是我国战略储备粮食的支柱,是主粮自给率100%的底气。

这也是为什么,当年四大粮商宁愿做多吃进小麦,也不敢去碰大米,有杂交水稻的存在,国内大米价格就翻不了天。

所以为什么我们经常强调,既要拥抱国际社会,也不能扔掉吃饭的家伙。

在任何时候,中国人的饭碗,还是要端在中国人自己的手里。

—— END ——
往期文章
《美国是如何稳坐世界第一的宝座》


智sir
如果有价值


10人喜欢

阅读 2.0万
文章已于2024-02-19修改





人划线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清晖君

    把大豆换成小麦,作者又写了一篇爽文

    大喵说书 回复 @清晖君:

  • 李仁为美

    "迫使中国农民种植转基因大豆"???? 2024年中国自研的转基因大豆刚刚通过审批,开始商业化种植。 孟山都迫使中国农民?哪一年拿到了中国政府的批文?

  • 彭哥139

    鬼精

    大喵说书 回复 @彭哥139:

  • 自称师傅_sf

    板凳

    大喵说书 回复 @自称师傅_s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