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市场回暖”是去年以来大家的切身感受,在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前门都一处餐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华侠看来更直观,“去年都一处营业收入创下了历史新高,每天前来就餐的市民和游客都排着长队。”即便如此,都一处前门店仍坚持让顾客坐下来看菜单点菜,对此吴华侠说,生意越红火,越要注重服务体验。
今年是吴华侠第二次参加全国两会,相比去年,她更加从容。为了让自己的视野更加开阔,过去一年,她通过积极走访、调研,了解民情民意,参加各类培训活动,尽心尽力履职尽责。“今年我将更多聚焦民生问题,尤其将关注养老问题。”她认为,随着老年人逐步增多,养老问题应该被重视。
积极走访调研,尽心尽力履职尽责
新京报:今年是你第二次参加全国两会,相比去年有何不同?准备了哪些建议?
吴华侠:去年是我首次以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参会,我非常自豪,但也有些紧张,作为新代表,我想更多地向大家学习。提出的建议也与我的本职工作有关,比如建立国家级“老字号”数字博物馆、发展城市蓝领公寓、推动餐饮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等,这些建议都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反馈。
我认为,作为人大代表,需要把自己融入环境中,去了解最新情况和数据,才能更好地履职。过去一年,我通过积极走访、调研,了解民情民意,参加各类培训活动,尽心尽力履职尽责。今年,我提出了关于优化餐饮业用工政策的建议,同时也非常关心民生问题和城市管理,提出依托互联网平台数字化能力构建社区老年助餐服务体系、建立老城区平房院落房屋规范编码,提升城市数字化治理水平。
我关注到,中国一些家庭更多的爱是“向下”延伸的,一个孩子可能有四五个人看护。但有的家庭里的老人,尤其是空巢老人,没有人照顾,一日三餐可能都成问题。随着老年人逐步增多,养老问题应该被重视。
生意越红火,服务体验越不能丢
新京报:去年北京消费市场全面复苏,特别是餐饮业加速回暖,从都一处的经营情况来看,有哪些变化?
吴华侠:去年疫情平稳转段后,随着市民回到久违的线下场景,加剧了市场回暖,都一处的生意非常火爆。同样的客单价,营业额却创造了历史新高,基本上每天前来就餐的市民和游客都排着长队。
生意红火的同时,如何提高服务水平,一直是我在思考的问题。在提高翻台率与服务水平之间,最终我们选择了后者。都一处是个老字号,我们的定位是介于快餐和正餐之间的。很多餐馆为了提高翻台率,推行扫码点餐,我们想让客人体验好一点,仍然坚持让客人坐下来看菜单点菜,有不明白的或者需要更好地了解的,方便服务员与他们交流。比如客人常问,为什么都一处的烧卖有24个褶儿?不同的烧卖有哪些特点和区别?虽然这样做就餐时间会延长,降低了我们的翻台率和营业收入,但顾客的感受非常好。
另外,我们也会尽量为等位顾客提供服务,比如送茶水、时令水果等。近年来,都一处的客流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往,都一处前门店主要依靠外地游客,现在前来就餐的顾客中,本地顾客占了很大比例。
走进社区、单位,与顾客面对面沟通交流
新京报:北京市鼓励老字号企业运用直播探店等方式拓展新渠道,近年来,都一处在这方面有哪些新尝试?
吴华侠:我们现在主要做了几种尝试,一是在每个季节推出新品时,会制作小视频,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与电商平台合作,加强推广。同时,我们也会不定期地走进社区、单位、大学,讲解非遗技艺的制作,让公众亲手体验都一处非遗烧卖的制作工艺,为他们讲述都一处的品牌故事,不仅扩大了品牌的知名度,还为我们吸引了很多本地顾客。
作为前门大街上的非遗老字号,都一处在外地游客中的知名度,超过了北京本地人。通过进社区、进大学、进单位宣讲品牌故事、讲解非遗制作工艺,不少北京市民会专门来到都一处品尝非遗烧卖。
我认为,对老字号企业来说,这种与人面对面沟通交流的方式,比上直播效果更好。因为上直播,我们面对的是屏幕,只有单向输出,缺少互动交流。而走进社区与顾客近距离接触,感兴趣的居民还能体验制作烧卖。做一个烧卖需要16道工序,一张烧卖皮要擀出24个褶儿,代表24个节气……很多居民听完故事体验制作烧卖,也体会了为什么这种技艺会成为非遗。
新京报:老字号创新是大家持续关注的热点,近年来,都一处在产品创新方面有哪些新的尝试?
吴华侠: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多元需求,老字号产品的推陈出新不可或缺。但要处理好传承和创新的关系,无传承不叫老字号,不创新没有新生命。创新过了,会失去原有的味道,创新不够,又和现实脱节,要把握好这个度。
近年来,都一处在恢复一些老菜式和老工艺方面,投入了很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比如,有200年历史的经典菜式马莲肉、糟肉和炸三角目前都得到了恢复。我们还结合时令特点推出了很多新产品,包括“四季时令烧卖”“五谷烧卖”等。借助冬奥会召开的契机,推出了冰皮烧卖,限量供应,一经推出就被抢购一空。
最近我们又在传统猪肉大葱烧卖的基础上,推出了猪肉沙葱烧卖,沙葱的味道类似洋葱,但比洋葱更清香。我们邀请了很多新食客和专业人士品尝,已经准备上市了。我们还计划推出冷链物流,让外地游客不用来北京就能品尝到地道的都一处美味。
建议老字号跨界合作,激活消费潜力
新京报:去年你提出要推动老字号以互动体验激发消费新活力,在前门大街推出了和各大老字号跨界融合的非遗体验项目。如今该项目有新的发展吗?顾客反响如何?
吴华侠:疫情期间,我们在前门大街推出和各大老字号跨界融合的非遗体验项目,希望为市民提供花样繁多的老字号消费体验。最受顾客欢迎的线路之一是,可以先去内联升体验纳鞋底,再去广誉远亲手制作药丸,饿了就到都一处品尝烧卖,再到吴裕泰感受茶文化,要是累了,还可以去天乐园戏院听京剧……这项体验活动试行以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不少年轻人前来参加,还有带着孩子来的。很多老字号品牌可以跨界合作,形成“1+1>2”的效果。
这个跨界融合的非遗体验项目反响非常好,每次我们都是在网上召集,有名额限制,一上线就抢没了,很多顾客说预约不上。我们还在陆续增加“新成员”,比如前门大街上的杜莎夫人蜡像馆已经加入到线路中。
除了这种体验项目,我们还有其他形式。比如在都一处就餐后,我们会给客人发杜莎夫人蜡像馆的优惠券,顾客拿着优惠券购买门票立减98元。不少顾客反馈,这种优惠“特别实惠”。
北京正在建设博物馆之城,各老字号企业也在打造自身的博物馆。我认为,可以发展集文化、商业、旅游于一体的综合业态模式,推动老字号博物馆集群式发展,形成规模效应,叫响老字号博物馆群品牌。既可以促进老字号产业振兴,也能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文旅融合。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