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1500余公里 一个乡情警务站五年实践的背后是2200多件“握手言和”的故事

跨越1500余公里 一个乡情警务站五年实践的背后是2200多件“握手言和”的故事

00:00
13:28

拿着新开的身份证明走出四川省广安市公安局前锋区分局观阁派出所大门后,警务助理游忠华挂念的事才了结,着手准备返工。

证明是替远在1500余公里外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务工未归的朱洪云开的,这样类似的证明,游忠华开起来已是得心应手,毕竟他服务的对象实在是太多。

前锋区观阁镇旁不到十公里,便是游忠华老家广兴镇,镇上随处可见粤S牌照的汽车。这座总人口2.58万余人的小镇,有1.5万余人在东莞市大朗镇务工,游忠华也是其中之一。

这个数字,放大到全区更为庞大。前锋区现有约8万户籍人口在大朗镇就业,约占前锋区户籍人口总数的26%,约占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外来人口的10%。

数据之下,是鲜活的生命个体。针对高度集中的务工人群如何做好距离1500余公里跨省域治理?一个乡情警务协作站让这个问题在2019年有了答案。

五年之后,从春天出发,封面新闻记者跟随广安市公安局前锋区公安分局及游忠华的脚步一路南下,将目光投向这场跨省域警务协作治理,探索其五年实践背后更深处。

“特别的返工”

刚将乡亲们自制的四百余斤腊肉香肠收拾装车,整理好需带走的资料证明后,游忠华便接到另一名警务助理邓康兵的电话。电话那头,邓康兵询问归期,催促游忠华早日返工。

两天后,游忠华从广安带着几位乡友开车跨越多个省份一路南下。第二天傍晚时分,游忠华到达目的地,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巷尾社区育民七街5号,他的毛织厂所在地。

厂房门口,已有乡友们翘首以盼游忠华带来家乡的味道。人群中,邓康兵神色焦虑,尤为着急。还没来得及和游忠华搭上话,便又接到一个调解电话,这已经是当日第四个。

安抚完电话那头后,邓康兵开始一阵竹筒倒豆子向游忠华讲述近日群众纠纷,所站之处挂着几幅牌匾,写着广安市公安局前锋区分局广兴派出所驻大朗镇乡情警务站等内容。

游忠华的“返工”和这里务工的前锋区众人不太一样,他的毛织厂早已交给妻儿打理,无需操心。他返的是在乡情警务站的工作,在毛织厂楼上四楼便是乡情警务站点位之一。

在大朗镇巷头、巷尾社区广安前锋籍农民工聚集地,随机向过路者提起两人来,皆无人不知晓。他们的乡情警务站点位就在社区里一头一尾。两人常在站点之间奔走,调解各类矛盾纠纷。

邓康兵、蒋成军、游中华三人巡逻巷头社区 蒋俊伟摄

“不夜城的双刃剑”

大朗,这座被称为“世界毛织之都”的小镇,街头五颜六色的广告牌上是多到眼花缭乱的纺织品牌。

步行街头小巷之间,耳畔纺织机械轰鸣声断断续续,与之相伴最多的却不是粤语反而是四川方言。

将目光投向1983年,四川广安前锋人陈昌德从广东湛江退伍,来到东莞市大朗镇的毛织厂打工,成为第一个在这里“吃螃蟹”的前锋人,为家乡亲友撬开一丝商机。

四十余年间,这里风起云涌,产业集群迅速崛起,吸引着人们前仆后继来“淘金”。整个大朗镇实有人口82.6万,外来人口便占据其中82%,而这群人里,几乎每10人便有一个来自前锋区。

每当夜幕低垂时,大朗毛织加工厂聚集之处灯火通明。为赶在凌晨前出厂样品,大家日落而作,日出而息,也由此催生出高度繁荣的“夜经济”。而这种“夜经济”成为一把双刃剑。

每天凌晨三四点,是大朗派出所接警电话最繁忙的时刻。结束疲惫之后,下工的工人习惯在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饭馆大排档里喝上几杯。酒后打架闹事的治安管理问题,让时任大朗派出所所长的莫勇坚头疼不已。

方言不通、地域文化差距等让莫勇坚工作开展困难重重,时常一晚上便是十来起报案。2018年,莫勇坚面临的问题出现转机。

“警务站的雏形”

就在同一年,千里之外刚上任广兴派出所所长的蒋成军面临着类似的烦恼困扰。广兴镇大量人口外流,辖区内治安管理问题常发,管控治理成为当地难点痛点。

另一边,跨越1500余公里的距离使得群众办理各类证件两头奔波成本升高。当时群众办户口及身份证无法跨省通办,两省间往返一趟各类成本费用加起来达到数以千计。

如何才能有效解决?辗转反侧之间,蒋成军不断思索。2019年,一个名叫“向人民报告”的微信群出现在乡民们的会话列表。群里,乡民们常常七嘴八舌向蒋成军反映各类问题,寻求帮助,蒋成军解答不厌其烦。

但跨越1500余公里,线上交流的方式始终不能直击根源,繁杂琐碎的事务也过多消耗警力,使得真正问题无法解决。如何才能真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既然“儿行千里母担忧”,双方彼此牵挂思念,那么前锋大朗两地公安是否能共建一种跨省域警务合作模式互助,用乡音乡情来自治?一次研讨会上,前锋区公安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申化军灵感乍现。

这样的理念,正切中大朗镇关键点,并得到时任广安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副支队长宋疆的认同和支持。对于大朗而言,在人口管理服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深化外流贩毒整治等跨区域社会治理难题方面,寻求一条新形势下的治理之路也势在必行。

外来人口占比大的大朗在人口管理服务、违法打击、普法宣教等工作中,更需要依靠群众力量,让警务工作更具温度与情感。

2019年,莫勇坚四处打听起大朗当地有威望资历久的前锋籍乡民。经人推荐,热心公正有着多年党龄的游忠华和法律服务志愿者邓康兵进入大家眼帘。

机缘巧合之下,乡情警务站有了雏形。

“一加一大于二”

一年之后,为调研乡情警务站,蒋成军从千里之外来到大朗镇用6天时间走访30余名乡友,梳理出广兴乡友在大朗镇工作生活的13个问题和建议。蒋成军、莫勇坚这两个因当地治安头疼的所长也见面碰头,一拍即合。

随后,在大朗公安分局与前锋区公安分局相关领导召开的跨区域公安警务交流座谈会上,双方就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矛盾纠纷化解、服务外乡亲友等方面深入交流,形成共识。

前锋籍乡友也将在大朗享受两地警方携手带来的便民警务服务,包括法律咨询和援助,户政业务异地咨询和办理,矛盾纠纷调解,劳资权益维护等。

游忠华还记得那天是2022年7月26日,东莞大朗公安分局、广安市前锋区公安分局联合成立跨区域警务合作工作站“广兴派出所驻大朗乡情警务站”。

他和邓康兵二人有了正式聘书,被聘请为警务助理,负责警务站日常工作,配合大朗派出所落实警务工作事项。游忠华郑重地将自己的聘书裱起来,随后投入工作。

如今,位于巷尾社区的乡情警务站,放着一本工作台账,上面大致记录着2019年至今游忠华和邓康兵及其余义务警员累计调解纠纷的案件,数量达到2253件,其中包括外地慕名而来寻求帮助的川籍务工人员,警务助理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大。

之前让蒋成军操心的办证问题也有所改善,在大朗的前锋籍乡友只需要将资料直接提供给游忠华等人,再由他们与广兴派出所联系,经过核实后,派出所再将办理好的证件直接从广兴寄到大朗。

五年间,两地户籍窗口累计跨省协作办证500余次,邮寄代办户政业务156件,为乡亲节约跨省交通费用38万余元。

跨越1500余公里的两地联合,有了1+1>2的效果。

“他乡亦是故乡”

如今每年蒋成军都要往返大朗三四趟,摸底乡情警务站情况,收集工作建议。今年游忠华返工,前锋区公安分局副局长申化军与蒋成军顺势同路,并带上了一份准备与东莞市公安局大朗分局商定的《跨区域警务交流合作2024年行动计划》。

前锋区公安分局、大朗公安分局就2024年合作计划展开交流 刘彦君摄

这一趟,大家有了新感受。目前除游忠华和邓康兵两名常驻警务助理外,已逐渐发展出56名前锋籍党员乡友加入到“义警”队伍中,开展义务巡逻防控。

与其余“义警”加入的方式相比,张辉的加入颇有些不同。1997年,张辉从广兴镇来到大朗镇靠帮本地人收房租维持生计。房东涨房租后,租房子的老乡认为房租过高,与代收租的张辉发生冲突口角后报警。

大朗分局接警后,见是前锋乡友便让游忠华来调解。游忠华将双方叫到一起协商,用熟悉的乡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说大家各退一步,让双方化开心结。

解开矛盾后游忠华又动员起张辉加入到义警组织中来。没等一个月,张辉的申请便通过审批,正式“上岗”,成为义警的主力。56名义警里,不乏已经定居大朗的乡友。

尽管莫勇坚已调任大朗分局任刑侦大队大队长,但他更切身感受到大朗治安纠纷案件发生率下降不少。而这些变化,大部分源自于乡情警务协作模式。顺着这种模式,现任大朗派出所所长何锋接棒延续,闲暇时刻便会到警务站看看。

临走前,蒋成军在游忠华毛织厂的四楼警务站开了场会,和新任警务助理王成瑞碰头。而一旁的邓康兵也接到电话,对方询问是否可以加入义警组织。

沿着两地公安分局搭好的警务合作大框架,乡友们一点一滴添补完善,细化勾勒完整乡情警务站的模样。

几十年奋斗,他乡早已是故乡。这条连接两地的警务纽带,承载乡愁,更凝聚着山海两地的家。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