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懂得留意孩子的表现和你懂得如何反应吗?

你懂得留意孩子的表现和你懂得如何反应吗?

00:00
05:10
你懂得留意孩子的表现和懂得如何回应吗?
小秋,三岁,时常要妈妈抱。
那天妈妈抱着她,正和一位很久没有见面的婶婶寒暄。小秋用手推向婶婶,示意不要婶婶靠近,口里还嚷着说“走、走、走。”
敏俐也是三岁多,平时很活泼,对大人、小朋友都很热情。
有一次,她的小表弟出世了,亲戚们到她家来玩耍。
敏俐的妈妈很想抱抱小姨甥,她哭着脸要求妈妈不要抱他,还坚持要把小表弟交回给他的妈妈。
那一个午后,在游乐场看见小孩们在玩耍,两个人要轮流骑一头木马。
于是,大的表示要骑三分钟,“那弟弟呢?”“一分钟。”他答。
小孩子年纪小,他们的表达是最“直接”的。本来,古代儒学对生命的了解,“直”是“仁”、是“性情”的自然流露,如孔子所说:“‘直,在其中矣!”(《论语·子路篇》)那是人之为人对自己的性情最真实、最纯粹、最深感受的表现;就如我们爱父母,便自然的孝顺、支持、维护他们一样;这才是性情的“直”。可是以上的小孩子们所表现的“直接”却似乎有点不近人情了。因为按道理,小秋应该依赖母亲、信任母亲;而母亲与婶婶的交谈既是善意的,本来并不会对小秋有任何的损害。
所以,若父母能留意到小秋这种不合道理的反应的一刻,是父母须及时学习体谅她生命中开始出现一些障碍的时候——譬如缺乏安全感——这种不安的感觉,令她产生不快,于是以“拥有”妈妈,甚至抗拒别人来表达自己的不快,她并不是对婶婶有恶意的!敏俐是愿意和别人分享的。但是,当看见妈妈抱其他孩子的时候,她的妒忌(即负面的情绪反应)便流露出来了。
《颜氏家训教子篇》提到:
“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
是以,敏俐的表现,不只是她是“乖”或“曳”(粤语淘气的意思)的问题;而是在提醒父母:从孩子的生命成长过程中,父母须懂得学习从反面进路来了解未受后天的文化教育、生命教育、性情教育的生命,是有他的夹杂不纯的障碍——譬如负面的情绪——只要懂得从正面开发孩子的性情——如:教她感受到对幼小的怜惜、同情——这些微小的障碍是可以消除、化解的。须加强留意是第三个例子:大哥哥表现的关键不在于他玩的时间比弟弟长,对弟弟“不公平”。
父母切记不要只懂得为小的“争取公平”,因为争取表面的、一下子的公平,并没有处理到问题的根本。
问题的根本在于哥哥的生命,到了这个阶段,尚未懂得友爱弟弟,不能友爱弟弟,便不懂得礼让弟弟,这样,兄弟关系如此发展下去,弟弟也不会懂得恭敬兄长、尊重兄长了。
这才是更长远的兄弟关系,更重要的根本。若父母不懂得明白生命是由性情来浸润、来支撑的,只是从枝枝节节的生活小节来要求“合理”、“公平”的话,一定是无风起浪的开始——终致醸成兄弟俩互相争斗、互不服气、甚至哥哥开始怀疑父母偏心、弟弟亦会因父母这样的处理而生起计较心,便开始仇恨哥哥了……试想,后果堪虞啊!
所以,当遇上这种情况,不用发愁、不用担心,父母只需明白到由这一刻开始,你要教导兄弟俩了——引导他们如何做哥哥、作弟弟、如何承担“兄友弟恭”的本分便是了。
孩子是最依赖父母的、最听父母话的。只要从他们小的时候,对他们多加留意,学习懂得分辨生命中之本末、重与轻,有所分寸;对孩子的成长有恰当的接引、对孩子的障碍有恰当的疏解,才算是作父母本分表现的开始。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