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在国新办举行的吹风会上,《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表示,《报告》“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在起草《报告》过程中,起草组充分听取了各地区、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仅中国政府网就收到网民建言超过160万条,比去年增长82%。留言的网民中,年龄最大的82岁、最小的12岁。
把准政治定位是《报告》最突出的特点
“《报告》上接天线、下接地气。”黄守宏解释,所谓“上接天线”,是《报告》把准政治定位,全面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这可以说是今年《报告》最突出、最重要的特点。今年《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去年工作的回顾和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预期目标、宏观政策取向、重点工作任务等,都是按照总书记在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起草的。
今年《报告》部署了十项重点工作任务,其中九项是按照总书记在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起草的。同时,考虑到科技、教育、人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地位,考虑到党的二十大把“科技、教育、人才”单列一章,所以《报告》增加了一条“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
同时,《报告》根据惯例,增加了文化、社会治理、政府自身建设、民族宗教侨务、国防和军队建设、港澳、对台、外交等方面内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党中央又召开了一系列重要会议,比如中央深改委会议、中央财经委会议等,这些会议上也都制定了一些重大举措,每次会后起草组都及时学习领会,在《报告》中予以体现。
广泛听取意见,反映民心民意
所谓“下接地气”,黄守宏介绍,就是《报告》把准社会脉搏,充分反映了民心民意、回应了各方面,特别是基层、群众、企业的关切,各项政策和举措符合实际、贴近群众、贴近企业。怎么做到这一点?就是广泛听取意见。《报告》稿形成的基础是各地区、各部门提出的工作意见和建议。稿子形成后又印发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征求意见,今年发出4000多份,从中梳理出1100多条意见和建议。
社会各界对《报告》起草高度关注,通过各种方式提出了大量建议。其中,很多的新闻媒体、网络平台、微博、论坛等也都整理了网民的意见,数量达到几百万条,涵盖了各个职业和年龄段人群,具有广泛代表性。比如,中国政府网联合29家网络媒体平台开展了“@我为政府工作报告提建议”的建言献策活动。截至昨天,累计收到网民建言超过160万条,比去年增长82%。
“中国政府网从中精选出1150条有代表性的建言转给起草组,他们做了初步梳理,转给我们的这些意见建议每次都是厚厚的一大本,里面的内容很翔实,有理由、建议,甚至有网民还提出了政策建议的可行性分析、出台时机等,想得非常周全。”黄守宏称,留言的网民中,有老有少、有男有女,年龄最大的82岁、最小的12岁。有网民对政府工作报告广泛听取意见予以了肯定,有网民说“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让《报告》更接地气、更有底气、更有生趣”。
在征集活动中,还收到了来自40多个国家的网友建言,包括投资人、经济学家、教师、医生等,他们对在中国投资兴业、签证办理、到中国旅游购物等提出了意见建议。此外,从今年来看,外国网友的数量和国家数量比前些年大幅增长,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国际上越来越多人关心中国、看好中国,愿意与中国合作、与中国人民同行。
安排各项政策和工作举措时注重讲干货
黄守宏表示,对于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包括网民建言,起草组都逐条研究,反复斟酌讨论,按照“能吸收尽量吸收”的原则提出起草组的建议,按程序报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后写入《报告》。“今后几天,我们还要根据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继续进行修改。”
《报告》上下贯通、融为一体。把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把社会各方的诉求、意见建议结合起来、统一起来,转化为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具体的任务书、施工图和政策清单。由于《报告》涉及方方面面,需要表述的内容很多,但篇幅又有限,起草组在尽可能精简文字的同时,每句话要反复推敲修改,尽可能用最简短的语言表达更丰富的内容和含义。
按照李强总理的要求,今年起草组特别注意加强了《政府工作报告》和计划报告、预算报告的统筹衔接。《政府工作报告》现在1.69万字,主要讲重点、讲概要;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讲具体、讲翔实,现在计划报告5.89万字,预算报告1.95万字。三个报告相互补充,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大家在看《政府工作报告》的时候,同时要结合看计划报告、预算报告,这样就会对今年政府总体工作安排有个全面把握和理解。”黄守宏说。
此外,今年《报告》遵循报告的文体规范,力求平实朴素,尽可能做到言之有物。讲去年的成绩,注重用事实和数据说话,不作渲染;讲去年工作突出年度特色特点,也没有面面俱到。部署今年工作着重讲新安排、新举措,对需要持续推进的重要工作、需要持续实施的重大战略,尽可能精炼概括;安排各项政策和工作举措时注重讲干货。《报告》力求针对性强,提出的政策举措有用管用,真正以实招、硬招、暖招回应社会各方面的关心关切。语言表达上尽可能通俗简洁,让老百姓听得懂、能理解。
为何每年制定的目标任务都能完成?
“最近我看到一些国际上的报道,有些人感到很疑惑的是,同样面临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各种风险挑战,很多国家经常出现政府提出的发展目标实现情况不及预期或者差得比较远,为什么这些年中国制定的目标、提出的任务总是能够完成?”黄守宏说,这里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方面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制定发展目标、提出重要政策,走的是群众路线,发扬的是民主,寻求的是最大公约数,所以具有坚实的社会基础、民意基础,而不是少数人在那里闭门造车,反映的也不是少数人的意愿、诉求。
他表示,今年的《报告》充分体现了党心民心交融,政声民意共鸣,也充分反映了全国人民的意志、愿望和要求。“相信经过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后,一定会变成全国人民的共同遵循和自觉行动,一定能凝聚起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提出的目标任务也一定能够完成。”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