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记者梳理后发现,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多项北京的重要工作,涉及洪涝灾害应对、灾后恢复重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服贸会、京津冀协同发展、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等。
应对洪涝灾害,加强灾后恢复重建
在回顾2023年工作时,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有效应对海河等流域特大洪涝灾害,做好甘肃积石山地震等抢险救援,加强灾后恢复重建。”“增发1万亿元国债支持灾后恢复重建、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在“23·7”极端强降雨天气中,北京的房山、门头沟等地区受灾严重,不少民房被冲毁、大量山区道路破坏严重。
灾害发生后,北京市立刻开展抢险救灾,同步推进恢复重建,30余万名受灾群众得到妥善安置,759所受灾学校全部如期开学,1万余套受损农民住房完成修缮,水电气热保障基本恢复至灾前水平。
按照“一年基本恢复、三年全面提升、长远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北京编制提升防灾减灾能力规划体系,重点河道防洪标准、内涝山洪防范能力、房屋道路安全标准等进一步得到提升。
“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共造成北京全市23处水文站、104处各类水文监测设施出现不同程度损坏,目前,北京全市54个水务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已全部开工,总投资约100亿元计划今年汛前全面完工,恢复至灾前水平,确保汛期水文数据的正常监测。
山区水毁公路的重建修复工作也在全面进行当中,北京全市恢复重建的百余条水毁道路,将于今年入汛前全部完工。北京市交通委按照“一年基本恢复、三年全面提升、长远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路,提升山区公路、桥梁的抗灾能力。
今年春节前,北京市首个装配式农宅整村灾后异地重建项目在门头沟区沿河口村落成。作为北京市为受灾群众提供的“暖心安居”项目,突破性实现了在严寒天气环境下40天内“从无到有”、60天全部建成交付。该试点项目具有建造快速、绿色环保和性价比高的特点,为灾后房屋重建以及装配式农宅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大国外交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3年,成功举办中国—中亚峰会、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重大主场外交活动。
其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就是2023年10月在北京举行的。论坛期间,各方共形成了458项成果,数量远远超过第二届高峰论坛。企业家大会还达成了972亿美元商业合同,有助于为各国创造更多的就业和增长。
2023年10月14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附近拍摄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景观布置。图/新华社
2023年也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10年来,“一带一路”合作网络从亚欧大陆延伸到非洲和拉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和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10年来,中国与各方合作开展了3000多个务实项目,拉动近1万亿美元投资。
在互联互通高级别论坛上,中国在会上发起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引起各方高度重视;在绿色发展高级别论坛上,参会各方合力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建立绿色发展投融资伙伴关系,为绿色发展赋能。
将继续办好服贸会等重大展会
会展经济已经成为城市经济新的重要增长点,对于推动产业转型和消费升级都具有重要作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我国还将继续办好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数贸会等重大展会。
其中,服贸会已经成为北京的品牌展会,影响力不断增强,“北京服务”品牌越来越响。
2023年9月4日,服贸会首个公众开放日,国家会议中心展览现场迎来了大批观众。 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2023年的服贸会上,83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以政府或总部名义设展办会,比上届增加12个,线下参展企业国际化率超过20%,覆盖28个服务贸易前30强国家和地区,线下参展企业2400余家,线上参展企业6700余家,“朋友圈”进一步扩大。
借助服贸会大平台,参展企业持续挖掘新商机,一批服务贸易重点项目正加速落地。作为2023年服贸会的主宾国,英国2023年组织了四年来规模最大的来华商业代表团参展,2001年至2022年,英中服务贸易以年均10.7%的速度快速增长。借助服贸会平台,两国企业不断寻觅合作新机遇。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也是中法文化旅游年,法国已确认担任2024年服贸会的主宾国,这也让不少法国企业看到了市场新机遇。
京津冀协同发展,优势地区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
在区域协同发展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经济发展优势地区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抓好标志性项目在雄安新区落地建设。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主持召开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京津冀协同发展由此上升为国家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着力点和出发点就是解决北京“大城市病”,核心问题就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由聚集资源求增长,到疏解整治促提升,北京成为全国第一个减量发展的城市。
十年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取得突破性进展,成为全国首个减量发展的超大城市,追求“大而全”的经济体系成为过去式。十年来,北京市全面实施新版城市总体规划,严格控增量、疏存量。持续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2023年,已实现城六区常住人口比2014年下降15%的目标,城乡建设用地减量130平方公里。
在三地的协同发展之间,各类产业有序调整,多种生产力要素合理流动。数据显示,京津冀三地的经济总量连跨5个万亿元台阶,2023年达到10.4万亿元,是2013年的1.9倍。
位于河北雄安新区启动区的史家胡同小学雄安校区。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北京市“新两翼”,就是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目前,雄安新区进入大规模建设和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的阶段,城市的框架已经基本显现,对外骨干路网全面建成,白洋淀水质基本保持在Ⅲ类,新区也有了自己的行政区划代码、车牌等;北京科技、商务、文化、信息等高精尖产业新设市场主体占比由2013年的40.7%上升至2023年的66.1%。城市副中心生机勃发,每年千亿级投资强度,城市承载力和吸引力稳步增强。
十年来,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超2800亿元,中关村企业在津冀两地累计设立分支机构超1万家。京津冀区域高铁总里程达2576公里,“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形成。群众蓝天获得感极大增强,截至2023年底,京津冀三地细颗粒物年均浓度与2013年相比降幅达六成左右。
发挥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辐射带动作用
科技创新为发展提供源源动力,其作用日益凸显。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国家实验室运行管理机制,发挥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辐射带动作用。
目前,北京正在着力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2023年,北京全市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2.9%,中关村规模以上企业技术收入增长超过30%,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3》中北京位列第3,稳居国际科技创新城市第一阵列。
2023中关村论坛展览上,观众与众多高精尖科技产品零距离接触,感受前沿科技的成果与魅力。 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北京市依托高校、科研院所、领军企业等创新主体,合作建立了6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78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高水平推进“三城一区”建设。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政策向中关村示范区全域推广,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怀柔科学城16个科技设施平台进入科研状态,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聚态势已成;未来科学城深化央地合作、校城融合,研究型医院等一批项目建成启用;创新型产业集群示范区承接三大科学城成果超过270个。
北京教育、科技、人才资源优势突出,近年来在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积极进展。3个国家实验室高质量运行。在京全国重点实验室达77家,占全国总量28%以上。同时,北京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服务业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医药健康、集成电路等8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人工智能领域的大模型研发机构数量居全国首位,高端医疗器械、AI医疗创新产品获批上市数量位居全国首位。
如今北京打造国际科创中心也有了制度上的保障。1月25日,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从2024年3月1日起施行。《条例》是北京市关于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建设方向性、基础性、综合性的重要地方性法规,是北京推进“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方面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成果。《条例》的颁布实施,将为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高质量建设北京国际科创中心,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法制保障。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