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璟璟
今年春节期间,社交平台上诸如“有哪些表达祝福的词汇”“拜年时怎么说显得有新意”的帖子引发很多关注。走亲访友不知该说什么、拜年信息要复制粘贴……不少年轻人觉得自己“词穷”了。近日,一项调查显示,53.3%的受访青年感觉近几年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下降了,47.1%的受访青年感觉自己词汇量匮乏、表达单一,43.2%的受访青年表示用笔写字变少,41.5%的受访青年遇到过词不达意,难以准确表达想法的情况。
一些年轻人语言表达能力的衰退,此前已多次成为热议的话题。对此现象,诸如“文字失语症”“词穷”等概括,贴切而刺眼。就当下而言,日常使用的高频词汇,其趋同度、集中度不断提升,甚至往往还会在特定时段形成铺天盖地、无孔不入之势。这种脉冲式、一边倒的“语言景观”,对于我们的语言生态和话语谱系,构成了深度而持续的破坏。这种影响“悄无声息”,却根深蒂固。蓦然回首,不少人方才惊觉“自己不会说话了”。
不知从何时起,对于流行语和表情包的调用,成为了彻底的滥用。这种平庸的跟风、效仿与无脑引用,在彼时彼地的语境下,却似乎是最“时兴”“安全”和“好用”的。事实上,语言能力的发育和表达习惯的养成,原本是高度个人化、个性化和多元化的,其取决于我们的教育背景、阅读文本和生活经验等等。但是,在新的信息传播语境下,大众的视域被极大压榨,而高度拥挤在热搜、网红和算法推荐所构成的“有限议题”中,这必然导致语言的萎缩。
对于“词穷”现象产生的原因,调查显示,阅读量少、表达能力弱化排在首位,之后是过度依赖网络语言和表情包,缺乏创造力,碎片化浏览信息,难以形成系统思维等等。语言,既是沟通的工具,更是思考的延伸。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是,与所谓“文字失语症”相伴相随的,其实还有“思维的单线化”“理解的简单化”——现实的复杂性被忽略、被压减,人们的表达,在很大程度上沦为一种情绪的宣泄和立场的站队,那么必然是那些最直接、最强势的“流行语”脱颖而出。
一个热衷于寻找“嘴替”、附和“嘴替”的年代里,太多人想成为有趣的灵魂,却最终在“流行语的羊群”中遭遇了语言的失魂。我们总是寻找着“最合适”的表达,却走向了一种庸众式的盲从。“词穷”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做一个独立的个体,找回自己的主体性,才能找到失去的文字。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