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年,炮兵团长谈起老家,不料友军政委大哭:哥哥,可找到你了!

53年,炮兵团长谈起老家,不料友军政委大哭:哥哥,可找到你了!

00:00
13:39

1953年9月,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人民志愿军刚在马踏里东山打了一场胜仗,正在举行表彰大会。

正在介绍战功时,137师政委赵振远突然对五一八炮兵团政委向守义说道:“四十四团的炮兵团长也姓向呢,你俩还都是四川老乡,不会是亲戚吧?”

赵振远本就是开玩笑的一句话,没想到向守义真的将此话放在了心上,因为他真的有一个失散多年的亲兄弟。

庆功会结束后,向守义立马找到了那位炮兵团长,与他攀谈了起来。看到那熟悉的面庞和口音,向守义确定这就是他的哥哥,不禁鼻腔发酸,流泪说道:“哥哥,我可找到你了。”

这对亲兄弟是如何失散的?又是为何会在朝鲜战场上相见呢?

全家一起当红军

向守义和向守全两兄弟出生在四川的一个小山村,家里靠种地为生,本来还能勉强生活。可是天不遂人愿,1926年四川大旱,粮食减产,向家的田地一整年颗粒无收。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因为没有食物,两兄弟的母亲患上了严重的胃病,年仅35岁就撒手人寰。此后,两兄弟的父亲向以贵一个人拉扯着两个孩子长大。

可向以贵一个人要当爹又要当妈,日子过得更加艰难了。为了多挣一点钱,他只好给地主抬轿子。

抬轿子是一个出卖尊严的活计,虽然钱多了一点,但动不动就要受到地主的打骂。好在两个孩子很孝顺,看到父亲身上青青紫紫的伤痕,就主动帮他擦药。

1933年,红军来到了父子三人所在的村子。起先村子里的村民看到“军爷”来了,都十分害怕,向家父子三人也不例外。

然而经过了几天的相处,村民们发现这支头戴五角星帽子的队伍好像不太一样,他们从不抢夺老百姓的东西,总是和和气气的。

向守义鼓起勇气他们问道:“你们是谁啊,为什么和其他军队不太一样?”

“当然不一样了,我们可是红军。”一位士兵这样回答道。“红军是什么?”向守义好奇地问他。

那红军就又慢条斯理地解释道:“红军就是穷人的军队,就是专门来打倒地主的。是一支为了让劳苦大众过上好日子的队伍。”

听到这番话,向守义张大了嘴巴,他以前从未听说过还有这样的军队,便他兴冲冲地将消息告诉了父亲和哥哥。

向以贵听完后却是沉默了,经过了一晚上的思考,他问两个儿子:“我想去参加红军,你们两个想不想去?”其实两兄弟也早有此意,立刻答应了下来。

他们立刻去找了那位红军战士,正式加入了红军队伍。就这样,父子三人成为了光荣的红军。然而在一年后,由于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败,红军进行了战略转移。

三人被编入了不同的连队,进入了不同的革命队伍,父子兄弟就此分开。谁知道这一分别就是二十多年。

父亲不幸牺牲,兄弟就此失散

三人分别后,父亲向以贵被分到了红33团当炊事员,哥哥向守全进入了红33军当一名战士,而弟弟向守义则是被分配到了红军后方医院看护伤员。

长征开始后,3人就此分别。向守全是最先踏上长征路途的那一个,年仅15岁的他就开始拿着枪械对敌作战,多次穿梭在枪林弹雨中。

1935年8月,向守全凭一己之力击败了3名敌人,被提拔为排长,也是全军年龄最小的排长。

与意气风发的哥哥不同的是,弟弟向守义身子骨瘦弱。长征开始后他又要行进,又要背着不少物资,有好几次都险些掉队。好在两兄弟坚韧的意志是共通的,向守义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

1936年哥俩的两支队伍竟然在川西相遇了,见到一年没见的亲人,他们忍不住紧紧相拥。平复完激动的心情,向守全对弟弟说道:

“如今战事吃紧,你如果遇到父亲记得提醒他要注意安全。到时候我们一家人到了延安再会吧!”

因为部队的时间紧急,兄弟俩相见不到半个小时就匆匆分别,含泪回到了自己的队伍中去。

可他们并不知道,父亲已经永远到不了延安了。为了掩护战友们撤退,向以贵被敌人的子弹击中,已经牺牲在了“吃人”的草地中。

战友们发现向以贵时,他已经奄奄一息了,他气若游丝地说道:“你们一定要长征胜利,如果见到我的两个儿子,不要告诉他们我的死讯。”说罢,就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抗日战争爆发后,兄弟二人的部队也陆续奔赴前线作战。向守全因为优异的作战才能,在八路军中屡建奇功,1942年被推荐到延安的炮兵学校学习。

弟弟向守义也不愿再在后方做伤病看护员,于是组织就将他调到了129师的警卫连。1938年,向守义来到冀南军区出任宣传委员。

解放战争开始后,兄弟俩又经过多次调动,最终哥哥被分配到东北野战军,跟随部队南下,参与了多次解放城市的战役,很快升为炮兵副团长。弟弟也到了湖南军区成了团政委。

虽然都牵挂着对方,但那个年代通信不发达,兄弟俩又不知道对方到底在那个军区,找了十几年都杳无音讯。

新中国成立后,向守义和向守全两兄弟已经十几年没有见过面了。他们也曾经在时局稳定的时候发表过寻人启事,可最终的结果也是石沉大海。

到最后二人几乎已经到放弃了,他们都默认对方已经牺牲了,毕竟战场上刀剑无眼,牺牲也是常有的事。至此,兄弟二人也都歇了找对方的心思。

1950年,距离新中国成立还不到一年的时间,朝鲜又再度开始战争。中国深知“唇亡齿寒”

的道理,同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了鸭绿江,开始了抗美援朝的伟大征程。

虽然向守义、向守全两兄弟分割在天南海北,但他们不约而同地主动要求奔赴朝鲜战场,为抗美援朝做贡献。

此时的哥俩都没有想到,主动的要求竟然成了兄弟二人再次相见的转折点。

兄弟二人重逢在异国他乡

抗美援朝战役开始后,向守全所在的137师是第一批入朝的。还没等部队驻扎下来,向守义的队伍就遭到了美军的袭击。

面对美军密集的火力,向守全毫不畏惧。他冷静地指挥战士们向着美军的指挥部开炮,这招果然有效,美军被炸得四散奔逃。

接下来的两天里,向守全不眠不休,紧盯美军的动向。不断指挥炮兵战士摧毁美军的防御工事,逐步向前推进,与步兵部队默契配合,攻下了龙川里阵地。

最终,向守全所在的部队,以歼敌1000多名的优势,赢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这场胜利也是志愿军队伍在朝鲜取得的首次胜利,极大地鼓舞了战士们的士气。

龙川里战役结束后,由于优秀的作战能力,向守全又升任为44团的炮兵团长。此后,向守全一直活跃在朝鲜战场上。

随着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的展开,朝鲜战场的战线不断拉长,有更多部队加入了这场战役中。

1952年9月,接到中央命令,46军137师518炮团也进入了朝鲜作战。无巧不成书,这个518炮团正巧是弟弟向守义所担任政委的队伍。

时隔将近二十年,兄弟俩再次奔赴同一个战场,不得不说是天意弄人。

1953年夏初,志愿军对敌人发起了两次进攻,一共歼敌4.5万人,使敌人损失惨重,朝鲜半岛的分界线稳定在了“三八线”附近。在这种情况下,中美双方都打算签订协议停战。

然而当时的韩国总统李承晚却不愿就此停手,强行扣押了朝鲜俘虏人员,企图使战争继续。

为了打击他不切实际的妄想,志愿军决定在7月发起夏季反击战。

此次战役不仅创造了“奇袭百虎团”等光辉战例,还奇迹般地将向家兄弟的部队拉在一起,一同创造了马踏里东山战役的胜利。

直到1953年7月17日,中美在板门店签署了停战协议,马踏里东山战役这才结束。此次战役一共歼敌1600余人,大获全胜。

为了庆祝停战,也为了此次战役的胜利。志愿军特意召开了庆功大会,也就有了本文开头时的那一幕。

失散二十年的亲兄弟在朝鲜战场相遇的消息传了出去,大家都极为震惊。志愿军留守人员办事处得到消息后,还特意将哥俩在国内的家人接到了朝鲜,好让他们全家团聚。

兄弟俩回到国内后,都被授予了上校的军衔。只不过哥哥向守全在广东警备区担任副司令,而弟弟则是转业成了一名干部,在吉林化工系统内任职。

虽然分别在祖国的南北两端任职,但兄弟俩逢年过节都会特意到对方的家里坐坐,平常的时候也会互相寄信和明信片。

经过了接近二十年的别离,向守义、向守全两兄弟终于团聚,想必他们的父亲看到两个儿子再次重逢也会非常欣慰吧。

结语

在那个通信不发达的年代,亲人失散是常有的事,向家兄弟两人能够再次重逢实属幸事。

像向家父子三人一样参加革命的家庭还有很多,可他们大多倒在了枪林弹雨的战场上,终其一生都没有再和亲人相见。

在这篇文章的结尾,我们再次被向守义和向守全这对亲兄弟的故事所打动。他们的经历,如同一部感人至深的史诗,展现了亲情、勇气、坚韧和牺牲精神。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坚韧不拔的精神,什么是无私的奉献和牺牲。

他们的故事,将永远激励着我们珍惜身边的亲人,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用爱和勇气书写属于我们自己的传奇。

参考文献:

[1]林少汀. 相逢在朝鲜战场上的红军两兄弟 [J]. 党史博览, 2003, : 50-51+54.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与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