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惊蛰至,过罢惊蛰季,农耕不能歇

春回大地惊蛰至,过罢惊蛰季,农耕不能歇

00:00
03:07
惊蛰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今天(2024年3月5日)10时23分
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
此时节,数九将尽,大地回春
蛰伏了一冬的小动物们纷纷出动
尽情享受和风暖阳
春天的气息越发浓了

惊蛰最初的名字叫“启蛰”,“启”意为开启,“蛰”的意思是藏。汉代时,为避汉景帝刘启的名讳,人们将“启蛰”改为“惊蛰”。

“惊”,指惊醒;“蛰”,指藏伏。惊蛰时节,春雷乍响,使得入冬藏伏土中的蛰虫惊醒,这便是春日第三个节气惊蛰的由来了。

或许因为醒来蛰虫中不乏有害的蛇虫鼠蚁,久而久之,广东便演化出这一天“祭白虎化解是非”的习俗;很多地方还会选择在这天吃梨,寓意和害虫分离,远离疾病。

惊蛰有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此时,随着气温逐渐回暖,樱杏桃梨等春花次第开放,一团团如霞似锦,鸟儿则在林间鸣叫出美妙的歌声。

其实,被惊醒的何止蛰虫,惊蛰如同春日的号角,春雷阵阵、雨水增多、天气回暖,为万物复苏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为什么惊蛰与春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呢?这是因为此时大地迅速回温,冷暖空气碰撞形成强对流天气的情形下,就容易成雷了。

眼看寒冷的冬季就要结束,民间农谚简单明了:过罢惊蛰节,耕地不能歇。我们聪明的老祖宗根据二十四节气安排农事,惊蛰便成了春耕的开端。春耕虽然具有季节性强、时间窗口期短等特点,但根据统计,春播粮食面积能够占到全年的一半以上。中国人就是在惊蛰春雷的“提示音”中,年复一年地辛勤劳作,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明。
岁时迎惊蛰,春雷响彻云霄,小动物从梦中醒来,风俗传说丰富多彩。又是春耕备耕的好时节,尽显我们老祖宗的农耕智慧。想知道如何吃梨除害虫?又或者春日增温与春雷频发有什么密切联系?一起去发现惊蛰背后的故事与现代应用吧!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迷离的睡眼

    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