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李东生建议:①考虑防卫人所处情景及由此引发情绪的合理性,将合理情绪列为出罪事由,让司法裁判的结果更合乎人性,保障实质的公平正义;②执法层面,完善正当防卫制度适用实施细则,针对部分特殊情况适当降低门槛,放宽法律的容忍限度;③司法程序层面,扎实推进正当防卫案件的司法公开,充分发挥司法责任制作用。
通常来说,法律的人性公式是“法=情+理+力”;全国人大代表李东生的建议正是基于这层思考,指出在正当防卫的裁判中,除了要遵循客观事理,还要重视主观情绪,给予正当防卫更多的宽松和理解空间。
面对突发的不法侵害,人的情绪反应往往直接且强烈;很多正当防卫的行为也必须超过侵害行为的强度,否则难以防卫。这种情绪波动和应激反应,实质上是生存本能的一部分。如果司法裁判不考虑“人情”,而过于严苛地判断,或以“谁死伤谁有理”“唯结果论”的逻辑简单办案,那么该如何为防卫人撑腰?如何捍卫公平正义?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这句话用于正当防卫,或许是:没有经历过那种紧迫环境,就不要以事后视角轻易地评判是非,甚至强求防卫人绝对理性和冷静。
从法律角度,将合理情绪纳入考量,是对正当防卫制度的重要补充。这意味着,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正当防卫的认定更加人性化和具体,更加注重防卫人的实际处境和心理状态。兼顾情理法的平衡,才能更全面、公正地评估案件。
社会层面上,认可合理情绪,也契合民众的朴素正义。当法律给予更多的自我保护空间,人们对法律的信任和尊重也会随之增强。法治的进步,不仅是对个人权益的保护,更有助于激活正当防卫的正能量。
“法不能向不法让步,公平正义应该是双向奔赴的,才能让犯罪的成本更高,惩恶扬善”,全国人大代表李东生的建议,有助于真正激活正当防卫的法律条款,减少适用障碍。尽管放宽正当防卫认定仍存在不少问题,例如怎样界定情绪的合理性?如何确保标准不被滥用,并完善相关细则?但其每一次激活与完善都是不小的进步。
近期上映的普法影片《第二十条》将正当防卫相关话题,拉回到大众视野。这或许就是一个时机,希望能有更多人为之努力,让“融情于法”以及法律的人性公式更多生效。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归正观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正观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本文,请后台联系取得授权,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同时注明来源正观新闻及原作者,并不得将本文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正观传媒科技有限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