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全国政协委员张兴赢:提升城市早期预警能力,会减少不少灾害损失

专访全国政协委员张兴赢:提升城市早期预警能力,会减少不少灾害损失

00:00
14:39

今年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张兴赢履职的第七个年头,也是他第二次作为全国政协环境资源界别的委员提交提案。今年他的提案继续围绕气候变化适应性的相关工作,他准备提交的提案包括:全面提升早期预警能力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引发健康风险以及加强我国地球综合观测系统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张兴赢

今年全国两会,张兴赢带来的三份提案分别是关于全面提升早期预警能力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提案、关于推进我国地球综合观测系统建设的提案、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引发健康风险的提案。仔细研究这几份提案会发现,这些提案存在内在关联,都是围绕应对气候变化适应性建设,这也是一个长年关注气候变化的委员对于这个问题的坚持。日前,张兴赢接受了红星新闻记者专访,分享自己对于气候变化问题的真知灼见。

提升早期预警能力,城市灾害损失能减很多

张兴赢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当前的气候变化已经越来越严重,影响也越来越大,气候变化短期内不可逆转。虽然在减排二氧化碳,但极端灾害天气、气候变化至少在短期内不可能变好。所以这种现象只会越来越严重。人类要想生存下来,只能去好适应它。比如极端暴雨还会存在,城市是否可以适应得更好,比如每年有极端高温存在,怎样避免人类、动植物被“热死”烧死。

“去年汛期,很多大城市都遭受了极端降雨和高温影响,对城市安全,正常运转,都产生了很大影响。今年,我又进一步提到了要早期预警,数据显示,只需提前24小时预警,灾害损失就能减少30%。”张兴赢这样说。

张兴赢发现,当前的预警信息共享发布仍存在许多问题。《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要加强跨地区跨部门的突发事件信息交流与情报合作、及时向社会发布监测、预报、预警,从实施情况看,很多地区和部门仍然存在“不愿发”“不敢发”“不会发”等情况,在各类突发事件监测、预警、风险提示发布上缺乏细化的法规、规章。

同时,预警信息的“消息树”特别是“发令枪”作用还未完全发挥作用,应急预案、应急规程等依据预警信息需要相应采取的行动措施不具体、不明确,削弱了预警信息在国家突发事件应对、综合防灾减灾救灾中的作用。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跨部门、跨领域的科研和业务体系,以及应急管理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协作机制,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整体效率。

建“最后一公里”可操作预警系统

张兴赢还注意到,日本在预警信息发布方面有完善的媒体即时播报机制,制定了《放送法》《灾害对策基本法》和《大规模地震特别措施法》等法律,具体规定了不同级别灾害发生时,媒体应该采取的报道措施,可以很好地规范预警信息的发布与传播。我国目前突发事件发生后,传播渠道信息来源复杂,数据不一致,有的甚至互相矛盾。

张兴赢表示,各部门和地区之间数据标准不统一,影响了数据共享和信息整合的效率,降低了预警系统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自然灾害预警系统中涉及的监测设备、传感器等技术设备,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影响了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和数据的准确性。自然灾害发生后,不同地区和部门的应急响应和救援标准不一致,导致协同救援的困难,降低了应对自然灾害的效果。

“在信息反应速度方面,我国还存在不足。一是快速及时发布能力不足。二是缺乏全民覆盖手段,在偏远地区覆盖方面尤其不足。三是传播精细度不够,预警信息传播内容不满足现在社会公众的需求。”

因此,张兴赢建议,建议尽快组织开展战略研究和顶层设计,加快制定《中国全民早期预警行动计划》,强化应对灾害风险能力,提升全民防灾减灾水平,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早期预警经验和借鉴。

同时,大力提升全民早期预警能力建设。全面加强全民早期预警科技创新。做好灾害风险知识和管理,即对危害、脆弱性、生计、社会融入和风险暴露等方面进行深入且立足当地的分析。采取迅速有效的行动,建设针对最脆弱社区“最后一公里”的可操作预警系统,并建立反馈机制,解决儿童、残疾人等在理解预警和采取行动方面面临的知识不对称和不平等问题。

建议加强我国地球综合观测的顶层设计

“要加强早期预警能力,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就是对地球系统进行多圈层长期、连续、立体、综合观测。”张兴赢的第二份提案就是“推进我国地球综合观测系统建设”,这与对早期预警的呼吁相互补充。

张兴赢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我国地球观测工作在顶层的管理体制机制上还是存在一些短板,各部门没有统筹管理起来。现在各自做各自的,但实际上中间有很多交叉重叠的,然后数据也没有共享得很好。当前我国只有气象部门作为一个“第三方”在全国建立了一盘棋的统一规范的地球系统相关的长期业务观测,但是同时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交通部和中国科学院等机构,也按各自的业务领域和科研需求分别开展了地球系统多圈层的观测,各部门分别制定发展规划,分头开展相关的观测。不同部门也会建设一些观测站,但这导致了重复建设,数据共享不好,标准不统一。

“真正做气候变化研究需要方方面面的数据,远不止一种数据。”张兴赢表示,比如需要知道气候对健康的影响,气候变化对冰川、林业、农田的影响,数据掌握在不同部门,没有统筹一盘棋。观测没有形成合力,使其发挥最大效益。一旦国家来统筹,数据质量、业务运行都非常规范。数据也能共享得很好。所以要呼吁加强顶层设计和体制机制建设。

建议编制应对气候变化健康风险国家行动方案

今年张兴赢的第三个提案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引发健康风险的提案”。

张兴赢说,关注气候变化对健康的影响,也是气候变化适应的一个范畴。未来气候变化远不止造成灾害,威胁生命财产安全。还有一些长期性的影响,那就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前人们都不太关注,比如高温天气出现的热射病。未来气候变化对疾病的影响会加大,国际社会已经非常关注了。去年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上,有123个国家签署了一份关于气候与健康的宣言。可见国际社会也把它提上了议程,所以自己今年也提到要关注气候变化对健康的影响。

他建议,建立气候变化健康风险部际联席制度。建立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构成的气候变化健康风险应对部际协调工作机制,加强顶层设计与统筹谋划,形成工作合力。编制应对气候变化健康风险国家行动方案,统筹部署气候变化健康风险的监测预警,搭建气候变化与健康数据共享平台,建立多气象要素的健康风险早期预警系统,提出因地制宜的气候健康适应策略,实现信息共享、数据共通、资源共融,为我国科学精准地应对气候变化人群健康风险提供科学支撑。

同时,加强气候变化与人群健康的适应性研究。研究设立气候变化与人群健康重大科技专项,支持气候变化健康风险应对的基础研究、适应技术发展与试点示范等。厘清热浪、洪水和台风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人群健康的复合级联式影响,加强分区域、分气候灾害、分人群、分健康结局和疾病类型的精细化研究。制定面向不同主体的健康适应指南,加强各主体的适应能力,构建面向生命健康的气候变化风险防控体系。

开展多渠道、多层次的气候健康领域科普宣传与国际合作。加大气候变化与健康科普知识宣传力度,组织并实施气候变化与健康全国性科普宣传活动,提高公众气候变化健康风险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立足我国优势,提出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健康威胁的国际倡议,深度参与国际治理和国际规则制定,主动引领和参与气候变化健康议题话语体系建设,增强国际影响力。

新界别履职回顾:

不同领域委员一起头脑风暴,会碰撞出许多火花

今年是张兴赢履职的第七个年头,也是他第二次作为全国政协环境资源界别的委员提交提案。不仅这两年的提案围绕“气候变化适应性建设”,作为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日常工作中他也深度参与了许多气候变化适应性建设的工作。

去年全国两会,他提出的“关于加强城市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建设”这一提案,为国家在去年汛期应对极端强降水、极端高温冲击保障城市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具有预见性和针对性的建议。去年8月,生态环境部、中国气象局等八部门积极落实提案建议,联合颁布开展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积极推进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

张兴赢介绍,中国气象局也设立了气候变化影响的专题研究项目。这个项目面向社会,主要面向高校、科研院所,来做前沿性研究。其中包含比如气候变化对交通,对农业,对水利,对健康影响的研究。其中对健康影响的研究就是清华大学的团队参与的。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团队来申报、答辩、评审。相当于从政府管理的角度,去推动气候变化适应研究。

去年是全国政协新设的“环境资源界别”第一次亮相。作为环境资源界的委员,张兴赢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说,“环境资源界别”的设立让环境资源领域的人才聚在一个平台上,一起来参政议政,能够把综合性的环境资源大课题的研究进一步体系化。

回顾这新界别一年的履职,张兴赢介绍,“去年我和环境资源界别的委员做了很多工作,我们一起去欧洲三国访问,考察比利时的农业,到奥地利调研水利设施,以及气候变化的应对策略。与环境资源界的委员一起沟通,碰撞出了很多东西,大家的知识互相补充,相互启迪。”

张兴赢提到,去年六月,全国政协组织了关于防灾减灾短板的专题调研,这是环境资源领域的重要问题。调研中他们去了青海,也是环境资源界不同领域、不同部门的委员坐在一起。“我们把灾害全链条发生的复合性过程梳理了起来。因为自然灾害的发生会带来一环扣一环的影响。所以处于灾害面不同层级的科学家、政府管理者在一起,调研的时候共同去做头脑风暴,会碰撞出许多火花,产生解决问题的思路。”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