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航重建的普遍性和全员参与经营

日航重建的普遍性和全员参与经营

00:00
07:19
第十章 复苏的心灵



日航重建的普遍性和全员参与经营

对于日航重建,稻盛先生经常说:“不希望大家认为,这是只有我才能做的特殊的事。如果这样认为,那么谁都不会去挑战同样的事情了。事情并非如此,不管是谁,只要像我一样努力,都可以把事业做大,或让破产企业重建成功。所以,希望大家认真学习日航重建的案例,吸取有用的经验,用于自己的经营。如果更多的企业能因此获益,那么,我拼死投入日航重建,就有了更大的价值。”


稻盛先生说得非常中肯。确实,如果大家都认为“日航重建是一个特殊案例”,到此为止,那么,日航经验就无法普遍化,而仅仅成为历史的一页装饰。


“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这句话表明,不管是什么样的组织,决定其盛衰的一定是领导人。从这个意义上说,日航的重生,是由稻盛先生这个卓越的领导人实现的,这是事实。而且,并不是谁都可以成为稻盛先生那样的领导人。


尽管如此,但尽可能从日航重建中多学一点,并将学到的东西应用到自己的人生和工作中,这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的。这样的话,日航重建就有了更大的社会价值。


去年,《日本经济新闻》有过报道,“根据美国的调查公司的调研,日本企业中只有6%的员工具有工作热情,这不仅在发达国家,而且在全世界都属于低水准,这也是日本经济低迷的主要原因”。据说,泡沫经济以前的日本,哪怕环顾全球,干劲儿十足的员工的占比是很高的。欧美企业因此都学习日本推动经营改善。但现在,日本反而沦落到了全世界的最低水准。


用成功方程式来解释的话,在泡沫经济以前,日本企业虽然“能力”平平,但企业全体员工的“思维方式”和“热情”的数值都很高,所以持续高成长。但现在,“能力”倒是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员工的“思维方式”却多多少少变得利己了,而拥有“热情”的员工又急剧地减少了。结果,企业业绩也就停滞不前了。


“热情”低的企业,“能力”自然会下降,这样的话,日本经济的未来也就很渺茫了。


有热情的员工只有6%,这意味着日本企业仅依靠这6%的员工支撑,也就意味着根本没有实现全员参与的经营。如果这个数字能提升到接近100%,那么日本企业的业绩就能飞跃提升。稻盛先生反复教导我说:“仅靠干部无法经营好企业,经营的要谛是实现全体员工的参与。哲学也好,阿米巴经营也好,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目的。”通过日航的重建,我切身感受到这就是企业经营的真理。


但是,要实现全员参与,也就是营造公司风气,让全体员工都充满干劲儿,都意气风发地投入工作,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一边说“推进全员参与经营”,一边却不相信员工,只靠从上向下发出指示,员工的干劲儿不可能提高。但遗憾的是,实际上在很多日本企业中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那么,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


我在日航重建的过程中学到的是,要实现全员参与的经营,必须先改变包括干部在内的全体员工的心态和心性。


经营者要明确事业的目的和意义,为了实现这个目的,仅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因此必须相信员工。要向全体员工谦虚地诉说:“希望大家协助我,和我一起为实现经营理念而奋斗。”然后为了公司的发展,也就是为了员工的幸福,率先垂范,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这样的话,员工就能感觉到被信任、被期待,就会真心诚意,努力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这样,经营者和员工同心同德,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实现全员参与的经营。经营者和员工之间,只要有一丝一毫的不信任感,实现全员参与的经营就是不可能的。


前面的事例中也介绍过,稻盛先生到任日航伊始,在明确经营目的的同时,就说要“相信员工,推进以心为本的经营”。稻盛先生细心讲解为此必须具备的思维方式和心态。结果,包括干部在内的全体员工之间形成了强有力的心灵纽带,不仅阿米巴经营顺利导入,而且真正实现了全员参与的经营。


如果说日本企业中有热情的员工只占6%的话,恐怕破产前的日航中有热情的员工就更少了。这样的日航是怎样增加有干劲儿的员工,最后实现全员参与经营的呢?我认为,其步骤过程绝无特殊性,而是具有普遍性的,可以学习的地方很多。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