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求:通过转融通遏制所谓上涨即风险,其逻辑结构是不成立的

​吴晓求:通过转融通遏制所谓上涨即风险,其逻辑结构是不成立的

00:00
05:33

春节刚过,证监会召开专家等系列座谈会,一股暖意开始在市场内涌动。上证指数也用一根连续8个交易日的阳线,做出“回应”。截至2月23日当天收盘时,时隔52个交易日,上证指数重新回到3000点整数关口。

接下来,A股是否有望在3000点震荡调整中逐渐步入内生修复通道?对于市场稳定,当前讨论较多的转融券、量化交易以及“T+0”等机制,是否到了规则的调整改革期?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就此专访了参加过座谈会的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

贝壳财经:证监会宣布进一步加强融券业务监管,限售股出借已自1月29日起全面暂停,转融券市场化约定申报由实时可用调整为次日可用,也将于3月18日起实施。A股市场的做空机制因此备受关注。你如何看待当前市场对此讨论的声音?

吴晓求:中国资本市场的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建设,特别对于市场化,这是一个长期目标。但是当我们的股票市场处于一种“非常状态”之下,让市场恢复信心、稳定预期,是当前一切工作中的重点,其他的都要放到后面去。

可能有些人还不太明白我们正在面临着什么,所以对转融券,也包括对量化交易还有各种讨论声音。

当然作为一类工具、一种股票多空的投资策略,它们有其存在的价值和理由,但是如果这种工具、策略使我们当前的股市某种程度上处于一种卖压之下,当然要阻止。这个道理就像一位病人突发心脏病,我们在这个时候是不能选择反而有加重病情效果的药物。特别对于那些通过变相“T+0”实现日内高抛低吸、利用融券交易实施不当套利的恶意做空者,就是要严惩,这是不存在任何争议的。

无论是直接采取暂停措施、限制融券规模或是交易所的“公开谴责”、出台六大举措建立健全量化交易监管安排,近期证监会体系对融券做空、量化做空所采取的这些举措和市场化建设的长期建设目标并不矛盾。

贝壳财经:证监会在2024年系统工作会议提到,重点完善量化交易、融券等监管规则,旗帜鲜明地体现优先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对此,你有何期待?关于长期目标中的市场化建设,你又有何建议?

吴晓求:关于市场化,我们其实更应该关注一个现象,即长期以来中国市场似乎被这样一种理念笼罩——一旦股市进入持续上涨通道,总是会担忧,认为资产价格上涨就是泡沫、就是风险隐患,反而下跌倒成为一种安全。

在这样一个对市场错误理解的理念影响下,过往一段比较长的时期,我们在市场政策工具的设计方面,试图遏制资产价格上涨产生泡沫的想法,要更占上风。所以我们在工具箱里面使用了类似转融通,特别是转融券这类的工具,通过做空机制去实现这些想法。

但在逻辑结构上,这些想法都是不成立的。

一般是在一个长期的牛市里,大家会担心这其中有泡沫被吹起来、越吹越大。因此我们需要一些做空的工具去对冲一下风险。但如果你就是在一个牛短熊长或是完全没有上涨的市场情况下,把工具箱弄得这么丰富,甚至让做空的工具在其中还能挣到大钱,这就是一件非常不符合逻辑的事情。

3000点,从来都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是希望中国股市能够涨起来的,中国资本市场能够逐渐成为全球重要的财富管理中心。同时我们也认为我们的优质上市公司是值钱的,而且未来还会更加值钱。但在中国市场中,你会发现试图遏制资产价格上涨产生泡沫的声音,实际上是比较常见的。

当然,中国资本市场成长不起来,也有它内在的深层次的原因,包括理念认知、功能定位、制度设计等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平衡的问题,而当这些问题混合在一起的时候,就出现了抑制市场上涨的效果。

面对这样一个复杂的市场条件,我们要非常清晰地了解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就是要稳定市场、稳定预期、稳定信心。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万古青帝秦轩秦长青

    还真是。一个人都得了大病,有生命危险了,这边急需治疗和一段时间将养,结果那边还有人说,你每天的例行身体锻炼不能停,这简直就是在鬼催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