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南京大屠杀的张纯如,为何饮弹自尽?曾遭日本右翼分子恐吓

揭露南京大屠杀的张纯如,为何饮弹自尽?曾遭日本右翼分子恐吓

00:00
12:47

一位敢于向世人揭发历史真相的“女斗士”,却在36岁的美好年华被迫开枪自杀。

而这一切的真因源于她的一部作品《南京大屠杀》。

这本被日本列为“禁书”的史料,究竟向我们传达了什么信号,让中国人愤怒,让日本人不敢直面。

她是谁?她为何会在该书推出7年后选择自尽?这本《南京大屠杀》到底说了什么让日本人如此害怕?甚至一度想要“围剿”此人?

我心是中国心

张纯如女士出生于1968年。

虽然她是一个在美国长大的女孩,但是她的父母始终不忘提醒她,她身上流淌着的血液是炎黄子孙的血液,总有一天她要回到祖国的怀抱之中。

张纯如的童年时光还是很幸福 ,她的父母都毕业于哈佛,在工作后赚到了不少钱,有能力为她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在父母的培养下,张纯如从小就热爱生活,热爱学习。

她在大学期间不仅修了数学和计算机两个学位,更在毕业前夕对新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她转系进入新闻院继续深造。

在毕业之后,张纯如成为了优秀的新闻记者,用她的笔和镜头去探寻和记录世界的点点滴滴。

尽管身处异国他乡,张纯如始终牢记自己的根在中国。

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让她的同胞们更加自豪地称自己为中国人。

这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正是她身为一个自小生在美国的中国人所独有的。

后来,一位中国人的朋友给了张纯如一张《南京大屠杀》悼念展览的门票,让她去看看祖国的历史。

而这张门票也彻底改变了张纯如的一生。

这个展馆并不是很大,却处处体现着日军的残暴与病态,他们对中国人施行了各种惨无人道的折磨手段,火烧,枪杀,刺杀等等。

虽然历史的照片是无声的,但却刺激着每一个看完展览人内心。

在看完展览后,张纯如顿时想起了爷爷曾经对她说过的一番话:“孩子,你要记得中国的历史,记得日本人的残暴,他们曾经在南京杀害了我们30万的同胞!”

所以她下定决心,要将南京大屠杀的真相揭示出来,让全世界都看到这场被遗忘的暴行。

张纯如作为一名新闻记者,最擅长的就是书写。

于是她选择撰写一本书籍,用文字记录这段悲惨的历史,让更多的人了解真相,为那些无辜的受害者发声。

只不过当时的她并没有想到,正是这个决定让她的死亡来得更早一些。

实际上在做这些事之前,张纯如已经想到日本人会对她展开疯狂的报复,只不过没有想到他们的报复如此恶劣。

不过,她仍然选择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写作之旅,张纯如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历史正义尽一份力。不过想要做成这件事并不容易。

有一次,张纯如在寻找当时的战役以及伤亡情况的英文资料时,惊讶的发现全美图书馆都没有几本能够有力证明这段历史的书籍。

无论是美国的二战研究文献,还是向周围的美国朋友求助,都没有得到多少有用的信息。

这一发现让张纯如眉头紧皱,她清楚这件事情没有这么简单,但如果自己不去做,就更加没有人愿意做了。

深思熟虑之后,张纯如坚定了寻找相关证物资料的决心,也从此踏上了“不归路”。

历史的说明

在张纯如的不懈努力下,她终于对南京大屠杀的真相有了突破性的发现。

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她找到了两本珍贵的日记,它们分别是后来震惊世界的“拉贝日记”和“魏特琳日记”。

这两本日记为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让更多的人得以了解这段悲惨的历史。

关于拉贝,这位在二战时期身处南京的外国人,他用日记的方式为我们揭示了日军疯狂杀戮的真相。

他在日记中描述了自己亲眼所见的惨状,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悲痛与愤怒竟是如此真实。

日记中记载,那天拉贝像往常一样开车前往电厂。沿途的中山北路,尸体遍布,惨不忍睹。

更令人震惊的是,城门前的尸体竟然堆积如山,仿佛一座座死亡的标志,触目惊心。

拉贝不仅记录下了这些触目惊心的画面,还积极投身于拯救南京人的行动中。

他的日记,成为了那段黑暗历史的有力见证,也成为张纯如书写《南京大屠杀》的有力证明。

随后张纯如回到祖国,开始实地走访。

她先后走访了北京、上海、杭州和南京等地,在前往南京之时,她鼓起勇气向受难者家属讯问当年的真相。

尽管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日军的残暴和受害人的惨状还是让她落泪了。

听着同胞们的诉说,张纯如感到很痛心。在进行了为期几个月的深入调查后,她克服了种种困难,坚持到最后,带着资料回到了美国。

1997年,《南京大屠杀》正式出版。此后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国外的民众首次深入了解了日军人的凶残,他们在中国历史上施行的那段残酷而又泯灭人性的暴行。

由于《南京大屠杀》具有深远的影响力,该书连续多月被美国《纽约时报》评为最畅销的书籍之一。

后来,《南京大屠杀》里面的内容被改编为电视节目,在历史探索频道播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与此同时,日本人在看见《南京大屠杀》如此畅销的情况下,他们慌了,日本右翼势力开始对张纯如进行威胁和恐吓,企图迫使她屈服。

当时日本驻美国大使甚至“狗急跳墙”,掩耳盗铃的公开发表声明,指责她的书是对历史的错误描绘,并要求她公开道歉并承认错误。

迫于种种压力,张纯如的情绪变得敏感起来,她感到自己仿佛被某个神秘组织盯上,走在街上都会感到被人跟踪。

这种痛苦和折磨让她无法忍受,给她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本来书写这段残忍的历史就已经让张纯如掉发严重,精神紧绷了,加上亲眼目睹那些历史的照片,张纯如的内心变得脆弱了。

但是在巨大的压力和威胁面前,张纯如并没有屈服。

她坚信自己所写的是历史真相,是对那段残酷历史的真实记录。她勇敢地面对威胁和恐吓,坚定地维护着历史的真实性和公正性。

原本人们以为,张纯如会继续站出来对抗日本右翼势力,但令人惊讶的是,2004年,张纯如在车内自杀了。

历史的英雄

在张纯如自杀前,她给父母留下了一封遗书。

书中记载着在过去7年内,她是如何遭受着日本间谍的电话骚扰与恐吓,以及在街上被人跟踪的情况。

字里行间透露着她遭受了巨大的压力,同时还受到了生命的威胁。

整整7年的时间,张纯如始终不想和父母提及这些事情。

每当父母察觉到她的精神紧张时,她总以工作为由搪塞过去,目的就是不想让父母知道她受到了威胁,担心因为自己的书籍,将父母连累了。

所以这些年来,张纯如一直独自默默坚持着,所有的演讲活动,新书推荐会等等,她都细心准备着,好让世人都清楚这段历史,知道日本人丑恶的真面目。

但长时间日本人对她的各种过分的监视以及恐吓,让张纯如的精神紧张得不到缓解,导致了她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甚至要通过定时的药物控制,病情才会稳定下来。

而在张纯如离世后,她的葬礼成为了一场跨越国界的哀悼活动。

尽管许多人未曾与她谋面,但他们还是抽出宝贵的时间,前来送上鲜花,人们赞叹张纯如的勇气。表达对这位勇敢女性的敬意和怀念。

在她的墓前,花束堆积如山,每一束都代表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深深哀思。

为了永远铭记张纯如的贡献,美国圣荷西市政府以全票通过的方式,决定修建一座以她名字命名的公园。

在中国南京的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也树立起了她的雕像,以此表达对她的深深敬意和感激之情。

不仅如此,张纯如的祖籍所在地,淮安也建立了她的纪念馆。

世界各地的人们以各自的方式,纪念着这位年轻而勇敢的女性。

2011年,张纯如的母亲张盈盈决定将女儿的光辉岁月书写出来,这本书就是——《张纯如:无法忘却历史的女子》。

这本书向世人展现了张纯如短暂而有意义的一生。

直到今天,中国人没有忘记张纯如,更没有忘记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不仅仅是记载历史,更是向后世人揭露日本人当年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恶,这些罪恶并不会随着历史的长流而消散,反而会被世人铭记在心。

日本右翼分子总是大言不惭的表示:不要记仇,但不记仇中国人怎能加强防范意识?中国的土地,中国的人民曾经遭受到的一切非人对待又由谁来补偿?

日本曾经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南京大屠杀》也将是永远记载历史真相的宝贵文书。

结语

《南京大屠杀》这本书和张纯如女士一样的珍贵,它带给我们的价值远远不止是铭记历史这么简单,它还是一位勇敢的,爱国的女士为了真相和正义,英勇献身的写照。

身为中国人,我们不能忘记日本侵华事实,不能忘记南京大屠杀,更不能忘记张纯如女士,铭记历史的同时,更要向前看,往前走,因为中华民族的前方,是一片坦途,是无限光明。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与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