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行集序》三苏的家族文学基因

《南行集序》三苏的家族文学基因

00:00
09:17

摘要:写文章越努力、越刻意经营、越在乎结果,就会和初衷背道而驰。

大家好!欢迎继续收听古文素养课第74课。我是主讲人常方舟。

1

唐宋八大家之中,眉州苏氏独占其三,一门父子三词客,在文学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曹丕在《典论·论文》当中提过,文气是非常个性化的存在,“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写作能力是没有办法传承的东西。但在三苏这里,这条规律却似乎被彻底打破了,三苏的家族文学基因显得特别强大。今天的课文是苏轼的《南行集序》,是他给《南行集》所作的序文。《南行集》是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在赴汴京途中合著的一本诗文集。在这篇序文当中,苏轼阐发了他对写作这件事情的理解,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他们家的人都这么会写文章。

2

我先给大家念一遍原文:

夫昔之为文者,非能为之为工,乃不能不为之为工也。山川之有云雾,草木之有华实,充满勃郁,而见于外,夫虽欲无有,其可得耶! 自闻家君之论文,以为古之圣人有所不能自已而作者;故轼与弟辙为文至多,而未尝敢有作文之意。

undefined

3

下面我们来看第一句。夫昔之为文者,非能为之为工,乃不能不为之为工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过去写文章的人,并不是他能够写就会写出好文章,而是到了他不能不写的时候才会写出好文章来。

“乃”,这里是然后、才的意思。

下一句是。山川之有云雾,草木之有华实,充满勃郁,而见于外。夫虽欲无有,其可得耶!

这句话的意思是,就像高山川流之间有云雾缭绕一样,就像花草树木会开花结果一样,是因为它们内在都已经充实饱满,郁积勃发,才向外展现出来。即使想要不呈现出这样的结果,也是不可能的。

“山川之有云雾”和“草木之有华实”,这两句话当中的“之”,是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来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这两个句子就成了主谓结构的短语而不是独立的句子。

“勃郁”,勃,是兴起的样子,郁,是草木茂盛的样子。

“见”,是被看见、出现的意思。“见于外”,是状语后置句。

“虽”,是即使的意思。

“其”,这里是副词,表示反问语气。

“耶”,是语气词,表示反问。

下一句是。自闻家君之论文,以为古之圣人有所不能自已而作者。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听父亲议论写文章这件事,他认为古代的圣人都是到了不吐不快的地步才开始写作的。

“家君”,指的是苏洵,对外人称呼自己的父亲为家君。

“以为”,是认为的意思。

最后一句是。故轼与弟辙为文至多,而未尝敢有作文之意。

这句话的意思是,所以我和弟弟苏辙写作的文章很多,却从来没有为了写文章而写文章的意思。

4

接下来,我们把这段文章从头到尾串讲一遍。

过去写文章的人,并不是他能够写就会写出好文章,而是到了他不能不写的时候才会写出好文章来。就像高山川流之间有云雾缭绕一样,就像花草树木会开花结果一样,是因为它们内在都已经充实饱满,郁积勃发,才向外展现出来。即使想要不呈现出这样的结果,也是不可能的。我听父亲议论写文章这件事,他认为古代的圣人都是到了不吐不快的地步才开始写作的。所以我和弟弟苏辙写作的文章很多,却从来没有为了写文章而写文章的意思。

5

这篇文章写作于嘉祐四年(1059年)十月。这一年,苏洵五十一岁,苏轼二十四岁,苏辙二十一岁。当时,苏轼和苏辙服母丧期已满,兄弟二人就跟随父亲苏洵再次入京。三苏第一次共同赴京是在嘉祐元年(1056年)三月,目的是为了参加科举考试。在次年由欧阳修主持的科举考试中,苏轼和苏辙双双考中进士,连同苏洵在内的父子三人都受到欧阳修的赏识,三苏之名由是天下远扬。但是,苏洵的妻子程氏突然去世,父子三人就匆忙赶回四川老家料理后事,并居家丁忧。三苏第二次一起入京已经是两年多以后的事情了。这一次,苏家全体出动,从眉山出发,沿着岷江坐船南下,先到江陵,然后再从江陵去到汴京。这一路上非常惬意,边走边游,一共花了大约半年的时间。父子兄弟三人就把沿途所作的诗文汇编为《南行集》,有一百多篇作品。苏轼给这本集子做了一篇序文,是为《南行集序》。节选文章就是序文的第一段。第二段文字大意就是表明南行途中,父子三人所作诗文都是“得于谈笑之间,而非勉强所为之文也”。但是,非常遗憾的是,这本由三苏亲自编定的《南行集》早已经失传,只有个别篇目可以确定为是南行时所作。

undefined

三苏像

尽管苏轼写下这篇序文的时候还很年轻,但可以看出他的论文主张深受其父的影响,而且已经淬炼得比较成熟。我们先来看看苏洵对文章写作的看法,在后边的课程当中我们还会具体介绍他的写作实践。《三字经》里面就讲,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其实并不是说苏洵真的直到二十七岁才开始看书,准确地说,是苏洵到二十七岁才真正领会古人文章的真意所在,他自己闭门读书读了七八年,到三十四五岁才开始重新提笔写文章。苏洵写的一系列文章,着眼于政治、经济、文化大势,而且往往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他讲过,“不求有言,不得已而言”,不是为了写而写,而是不得不写,就可以看出苏轼所说闻家君论文所言非虚。再来看看苏辙。他十九岁的时候和苏轼一同考中进士,当时他在写给韩琦的干谒书当中就讲,“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认为文章不是一门可以学习得到的技艺,而是作者要涵养自己的气,气充足之后自然就下笔成文,这自然也是受到父兄论文见解的影响。

undefined

苏轼书《归安丘园帖》

而苏轼对自己的文艺观点表达得更加充分,论述得也很多。随便举几个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例子。比如,他评价自己的文章毫不谦虚,说“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自己的文章就像行云流水一样,有一种随物赋形的能力。在围观友人画竹的过程中他就说,在画笔落纸之前,其实画家胸中已经早有成竹,要做的工作只不过是把这个竹子的象给呈现出来。写文章从来不是有意为之,只是遵照内在已经形成的文字把它誊写出来罢了。显然,三苏在文学方面的体会互相呼应,彼此习染,有很多如出一辙、一脉相承的地方。最突出的、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他们都认同,写出一篇好文章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结果。如果对写文章这件事越努力、越刻意经营、越在乎它的结果,就会和初衷背道而驰。说白了,苏氏家族的不传之秘其实也是大道至简,多读多看多作,在胸中反复涵泳,在文章之外多下功夫,但这种境界从来都需要每个人自己在实践中去摸索和体会。

这一讲就到这里,我们下一课再见!

总结:

今天的课文是苏轼的《南行集序》,是他给《南行集》所作的序文。选文表达了苏轼的作文主张,即文章应该是在表达欲充沛的情况下不吐不快而作。然后我们介绍了《南行集》的诞生背景,这本集子是苏氏父子三人第二次入京途中所作。接着我们介绍了苏氏父子三人的论文主张之间的关系,以及苏轼的文艺观点,具体介绍了三苏的家族文学基因,即三苏在文学方面的体会的互相呼应,彼此习染。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