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戏迎新生:名角走进“村晚”直播间

老戏迎新生:名角走进“村晚”直播间

00:00
14:23

正月初十,锣鼓声声。

郑州市中牟县万滩乡王庄村的村文化活动广场上,新春的红灯笼映着张张喜悦的脸,村民们裹着厚厚的冬装从四面八方纷纷聚拢而来:拎着板凳的、骑着电动车的、开着小三轮的……更有不少老戏迷们吃过午饭就早早进场,只为占据前排的好位置。

王庄村“村晚”现场

“咱们村也办村晚了!”,得知“赢冠有戏”的演出时间后,王庄村支书许瑞敏第一时间在村群里发出通知消息。短短一会,就有不少戏迷想要观看甚至报名参与,不少人都是“赢冠有戏”直播间的铁杆粉丝。

随着各地群众自办自演的民俗“村晚”受到关注,2023年12月,在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指导下,中国文化馆协会和抖音直播联合发起“我要办村晚”乡村文化能人扶持计划,邀请全国才艺主播及乡村文化能人在家乡举办“村晚”活动并上线直播。

“上‘村晚’舞台,演一出好戏。”这是“赢冠有戏”负责人田冠军新年规划中的重要一步——以贴近民众的方式,在直播间打造梨园盛宴,让更多人看到传统戏曲,依然“有戏”。

送戏入村,“村晚”直播双丰收

“有个小媳妇,娘家本姓孙,为婚姻不如意终日泪纷纷。可恨我的二双亲,包办了俺的婚姻……”

风雪愈发大了,戏腔却愈发清亮,一场融合曲剧小品与中原民俗风情的别样“村晚”在新年伊始的王庄村拉开帷幕。作为曲剧经典的《李豁子离婚》,演员唱念做打间,生动的民间故事便通俗易懂地展现在观众眼前。

这是一群平均年龄40岁左右的专业戏曲演员,成员大多来自抖音“赢冠有戏”直播间。过去的几十年里,他们活跃在剧院的舞台上、电视的荧屏里,其中多位成员还曾获得河南卫视戏曲节目《梨园春》的“擂主”称号。

演员们正在“村晚”后台妆扮

流行文化的冲击下,这群曾在电视时代风靡的老艺术家们几乎都经历过“十几年没戏唱”的窘境,有人在剧院艰难谋生,也有人毅然转行下海经商。

直到2023年,一方小小的镜头将这群人聚集起来,他们把戏台子搬进直播间,对着摄像机演出,粉丝网友成为了新“票友”,直播打赏也成为了电子“戏票”。

短短一年时间,“赢冠有戏”账号就开展了近250场直播,累计直播时长达700个小时,吸引粉丝过30万,获赞超55万。

“能让戏曲演员做着自己喜欢和擅长的工作,挺着腰板把钱挣了,有什么不好?”田冠军说,在直播间收获了新观众、新收入后,“赢冠有戏”开始尝试户外直播,“希望通过乡村晚会的形式回报家乡,在直播的同时也为家乡父老带来欢乐。”

从剧院到乡村的线下演出,王庄村并不是他们的第一次尝试。早在去年7月份,田冠军就和几位老朋友在南阳市社旗县进行了“回报家乡”主题的首场演出,现场观众摩肩接踵,人多到广场上都站不下,还收获了近150万的线上“票友”。

首场演出的成功给大家带来了信心,“村晚”的流行也为线下演出提供了新的机遇。田冠军一鼓作气策划了2024年新春伊始的三场戏曲表演,所受欢迎程度也一度超出了他的预料——除了演出所在的村庄,周边的几个村庄得到消息也都前来观看,最多的时候现场有近2000人。

除了当地村民,不乏有资深外地戏迷大老远前来追星。一位60岁的老粉丝“雪梨”退休后,大段的空闲时间无处消磨,偶然一次点进“赢冠有戏”直播间,便被戏曲演员们的演唱所吸引,此后每天下午两三点,更是准时“蹲守”在直播间等戏曲开播。

“村晚”直播

得知线下演出的消息后,“雪梨”第一时间自驾来到郑州现场观演,还为这些老艺术家们送来了表达心意的水果礼物。

除了老戏迷们,也有更多的年轻人被他们的唱段所吸引,“太多粉丝在后台私信、评论想要来现场看,印象里一个新疆小伙子也是特意跑到河南来听戏。”据田冠军统计,直播间有近3000位铁杆粉丝,几乎是场场不落看完了他们的所有演出。

现场、线上观演人数的背后,承载着戏迷的期待,也饱含了演员的热爱。田冠军坦言观众带给他的感动,“能够感觉到自己确实能给老百姓带来一些实实在在精神的享受,能满足这些戏迷们的精神文化、娱乐需求,这是非常重要的。”

老戏新生,梨园擂主走进直播间

从传统戏曲表演的舞台剧院,到在直播间对着摄像头演出,田冠军并不是一开始就有这样的想法。

2023年初,他偶然看到公司里两个年轻人在直播。“他们就把手机往桌子上一架,对着镜头唱一段戏,再说会话,就有几百个人观看。”

怀着好奇,他点进一些戏曲直播间,看到里面的观众甚至有成千上万人,“我们在大剧院里演出的时候,现场观众坐满也只有一两千人。”

这让他非常惊讶,进而产生了热情,“我们有演员也有舞台,他们能播,我们为什么不能播?”说干就干!田冠军一向雷厉风行,先把人组织起来,再购入设备,布景要,舞台也要,灯光要,乐队也要……直播要进行,专业度也要足够。

第一场直播开始前,田冠军琢磨着,“以前大家听戏都是看角,那我们也做知名度,把咱们省剧团最知名的那些老艺术家们、大腕们都请过来,请到咱们的直播间来助阵。”

田冠军找回了曾经一起学艺的师兄弟,请来了一众曲剧、豫剧名家,但他的心里也有些忐忑,“老师们一辈子都在舞台上唱戏,我担心他们不能接受这种新的表演形式和传播方式。”

但接到邀请的师兄弟和老师们一听他的想法,第一时间纷纷表示支持,这让他非常感动。

从面对观众到面对镜头,习惯上的不适应,就一遍一遍反复地练习;没接触过短视频平台,就一点一点地学怎么登录账号,怎么开一场直播,怎么看评论与直播间的观众互动;每个人都把每场演出当作自己还在舞台上演出一样,力求以最好的状态出现。

5月18日,第一场直播正式开机,名角荟萃的直播间,得到了观众最高的热情支持,“最多的时候有两三万人同时在直播间,这是我们在舞台上从来没有的观众数量。”

不少戏迷在直播间留言,为他们竖起大拇指,95岁高龄的豫剧表演艺术家王善朴老师在直播间开唱代表作《海港》的时候,整个直播间几乎都沸腾了,不少人留言“听着您的戏长大,几十年了,乡音不改,乡思不断”。

王善朴老师在直播间献唱豫剧《海港》

口碑得到认可,粉丝也飞速地往上涨,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涨粉几万人,两个多月的直播之后,“赢冠有戏”账号积累了23万粉丝,每场直播人数基本稳定在一万人以上。

“人人都爱看,人人都能看,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只要拿起手机打开APP,无论在哪里都能直接看到我们的表演。”几场直播之后,出身于传统舞台的田冠军,对戏曲直播产生了新的看法和理解,“时代在变化,直播间确实更接近老百姓,在这里让更多人看到戏曲、喜欢戏曲,也是我们的心愿。”

厚植沃土,豫戏传承新篇章

而今已经54岁的田冠军,到现在入行已整整42年。他学过曲剧、当过老师、做过演员、开过录音棚、拍过电影,几乎一辈子都在围着戏曲行当打转,他坦言,“从上世纪80年代的河南农村孩子走到如今,这一路并不容易。”

1982年,12岁的田冠军被家里人送进了平顶山市鲁山县一所戏曲学校,学习当地最为流行的曲剧,几年历练后考入南阳艺校,并在21岁那年留校任教。

十几年教师生涯,田冠军心里却始终有一团灭不了的火——他想唱戏。

想唱戏,就得加入剧团,想加入剧团,就得放弃这份来之不易的教师工作。几经思考,他最终在34岁毅然辞掉稳定的工作,进入郑州曲剧团,成为一名真正的曲剧演员,并正式拜入曲剧名家胡希华门下。

这是他和戏曲的第二段缘分,田冠军异常珍惜。功底好,人也勤奋,领衔主演了《卷席筒》《屠夫状元》《曹操与杨修》几部大戏后,他很快就在曲剧团站稳了脚,成为“名角”。

时代发展瞬息万变,在帮朋友打理录音公司的时候,田冠军又机缘巧合接触到戏曲电影。2012年,有人找到田冠军,希望将其恩师胡希华的代表作《李豁子离婚》翻拍成曲剧电影《李祥和的婚事》,他欣然答应,“电影艺术能留住经典作品,我觉得很有意义。”

他把当时河南省内基本所有的戏曲艺术家都邀请来参与这个电影,甚至在当时戏称“河南戏曲电影的大典”。

第一部电影大获成功,拍摄戏曲电影的合作络绎不绝,田冠军几乎来者不拒,“能让老一辈艺术家的作品在荧屏上留下来,我没有拒绝的理由。”他甚至全身心投入到电影制作中,组建起专业的电影拍摄制作团队,直到现在,戏曲电影仍旧是“赢冠有戏”的主要业务。

“感觉自己需要为这个行业留下点什么,即使是做幕后。”此时,距离田冠军上一次正式登台唱戏,已经过去了15年。

在河南曲剧甚至全国的戏曲行业里,像田冠军一样因现实所迫,不得不放弃苦练多年的功夫转而为谋生奔波的人,并不在少数。即便是留在这个行业的,很多人也因种种原因,无法被真正爱戏、懂戏的人看见。

在“赢冠有戏”直播间的主播们,对这方小窗口都有着独特而浓厚的情感。田冠军的师父胡希华老师,今年已79岁高龄,退休了很长时间,还有一些曾在电视时代大火的“梨园擂主”,网络时代的“明星擂主”,在家的自由职业者……几乎都是原本已经离开这个舞台多年的人,因为一份热爱而聚集到一起,成为一个团队。

“赢冠有戏”的戏曲主播们

“实际上作为一个演员,没有人不想要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在田冠军看来,“赢冠有戏”直播间更像是一个新概念的戏班子,将这些平时热爱戏剧却没有舞台演出的人汇聚到了一起。

“大家在这里能够延续自己的爱好”,而未来,田冠军希望能够在直播间打造一场新的“梨园盛宴”,让更多人知道,被认为日渐冷门的传统戏曲,依然“有戏”可看。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归正观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正观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本文,请后台联系取得授权,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同时注明来源正观新闻及原作者,并不得将本文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正观传媒科技有限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