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璟璟
近日,“上海女教师被举报出轨未成年高中生”一事频上热搜,引起广泛关注。2月21日,有消息称多名女主播模仿“上海女教师”妆容擦边直播,并转发多张主播直播截图,多主播模仿上海张老师直播博关注,“模仿上海张老师直播被批蹭流量无下限”等词条登上热搜,引发热议。记者调查发现,几名被指“模仿上海女教师”的主播,曾多次在直播间澄清自己并非事件当事人,“故意模仿”之说并不属实。
就如同以往很多案例一样,“上海女教师事件”同样在网络场域内引发了一连串的余波延宕。事件本身,以及由“事件”所衍生的联想、杜撰与诠释,组成了前赴后继的议程菜单。复盘这整个的传播链,我们再次观察到了两个规律性的现象:一是,热点每每“由中心向外围”扩散,从主线到枝节的“二次加工”,让人眼花缭乱;再者,开放的资讯市场内,对信息的交叉验证、多轮复核,越发成熟——凡此种种,在“主播模仿涉事女教师”的质证交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应该看到,在热点事件发生后,确实不时会有某些博主别有用心地冒充当事人,以此来蹭热点、博流量。也恰是基于此,相关短视频平台,早就制定了一整套完整的巡查、甄别、处置机制。得益于此,这类“冒名”“硬蹭”的做法,已经大为减少。在此次“上海女教师事件”中,对于一些修改昵称仿冒他人、进行特定信息关联的高仿账号,平台也及时进行了封禁处理。发现问题,处置问题,这都属于“按程序办事”。但偏偏,后续又节外生枝,事态的走向,因之复杂化。
在“高仿号”被第一时间封禁的前提下,某些自媒体又搜罗了新的素材,直指多名女主播模仿“上海女教师”妆容擦边直播……然而,有专业媒体求证发现,上述被提及的几位主播,在直播中多次主动澄清、消除误解,并且其配饰发型等也属于日常装扮,并非故意模仿。可即便如此,在被个别自媒体“定性”“挂网”和曝光之后,部分“义愤难平”而未加核实的网友,还是涌入直播间肆意谩骂、恶意诋毁。这类行径,既是误会、误伤,更有滑向网络暴力之嫌。
如果说,以往“蹭热点冒名”是流量密码,那么如今“声讨蹭热点冒名”,则成了新的流量密码。正所谓“我预判了你的预判”,这里面颇有多层博弈、嵌套式博弈的意味。值得警惕的是,在前一个流量密码被严管而趋于失效的大背景下,后一种流量密码似乎构成了更为现实的麻烦。某些人不顾青红皂白,动辄虚空索敌、自己树靶子自己打,明明没有“故意模仿”非要说成故意模仿——在舆论场内,大搞莫须有、“片杀伤”、疑罪从有的那一套。甚至,指名道姓、带节奏搞群殴,这种近乎于游街示众、滥施私刑的做法,不公不义,本身也是极其危险的。
既要打击“冒名蹭热点”,也要警惕那种举着道义大旗行污蔑抹黑之实的冒险行径。互联网上的正义秩序与追责惩戒,只能是基于法律与规则,只能由相关职能部门和平台作为实施主体。须知,真相,特别是准确而完整的真相,很多时候远比一腔道德热情要重要得多。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